跨文化視域下的愛默生思想研究

跨文化視域下的愛默生思想研究

《跨文化視域下的愛默生思想研究》是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雲。

基本介紹

  • 書名:跨文化視域下的愛默生思想研究
  • 作者:龍雲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0月1日
  • 頁數:13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 9787300196794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跨文化視域下的愛默生思想研究》採用倫理學、美學、歷史學和社會學等多重視角分別從作者、讀者、文本和世界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愛默生的思想,旨在揭示其思想的時代意義和啟示意義,研究結論有助於化解多年來學界關於愛默生的思想價值和文學地位的各種分歧性觀點。
《跨文化視域下的愛默生思想研究》先從歷時和共時的角度追溯了愛默生思想形成的淵源,結合愛默生哲學思想的發展歷程總結出一條“經驗—理性”的認知思維作為貫穿全書邏輯結構的線索,結合愛默生文學思想的發展淵藪將“倫理化存在”確立為《跨文化視域下的愛默生思想研究》的核心主題,然後從文學創作倫理準則、文學閱讀倫理準則和文學文本倫理功能三個層面立體地把握愛默生的思想,並勾勒其思想的文學意義和文化價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跨文化視域下的愛默生思想研究》提煉出愛默生思想中普世價值的內涵,結論指出愛默生的思想具有文學和文化的雙重意義,指明了文學創作的三重境界:倫理的(作者)、人性的(讀者)、社會的(文本),並從巨觀視角闡釋了世界文化中普世價值和“世界大同”構想的內涵和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研究思路和結構安排
第三節研究課題的學術價值
第二章愛默生思想形成的淵源
第一節哲學影響之源
一、蘇格蘭常識哲學的“道德感”
二、格蘭多哲學的關聯認知
三、斯多葛哲學的理性之維
四、康德哲學與道德自律
五、黑格爾哲學與普世精神
第二節文學影響之源
一、柏拉圖:文學的總體認識
二、柯勒律治、卡萊爾、華茲華斯:文學的創作思維
三、歌德:文學的“人性”寫作
四、蒙田:文學的創作策略
五、錢寧:文學的民族性
第三節小結
第三章愛默生的文學創作倫理準則與作者的“倫理化存在”
第一節作者創作的倫理責任
一、作者的倫理使命
二、人格化書寫
第二節作品倫理思想的表現過程
一、基於生活的直覺式表述
二、基於生活的道德理性
三、“倫理化存在”主題的意指
第三節文學倫理效果的實現策略
一、基於自然的想像與象徵
二、人物性格的典型化
第四節愛默生的傳記創作實踐理念
一、傳記文學的功能
二、傳記創作中實現精神性表述的要素
三、敘事的主觀性與歷史的客觀性的平衡
第五節小結
第四章愛默生的文學閱讀倫理準則與存在意識的讀者建構
第一節讀者閱讀的倫理使命
一、讀者的閱讀態度
二、自主化閱讀
第二節讀者的倫理導向性閱讀的理解層次
一、基於生活經驗的審美情感
二、基於倫理道德的理性思考
三、“倫理化存在”的道德感悟
第三節文學倫理內涵的剖析策略
一、閱讀的想像性體驗
二、讀者的自我闡釋:自主性與自律性
第四節小結
第五章愛默生的文學文本倫理預設與文學的“公共之善”
第一節文學文本的“整體倫理功能”
一、“審美合力”的文本意圖
二、倫理精神的傳承
三、文學的“整體性”內涵與意義
第二節文學文本基於“社會倫理功能”的倫理預設
一、和諧:人與自然間的倫理存在
二、交往:人與人之間的倫理存在
三、責任:人與社會間的倫理存在
第三節文學倫理文本的“公共之善”
一、文本與“倫理化存在”的意義
二、“個人之善”走向“公共之善”
第四節詩歌的倫理預設:從“天地自然”走向“人化自然”
一、“人化自然”詩歌的構成與內涵
二、從“天地自然”走向“人化自然”:以《杜鵑花》為例
三、“人化自然”詩歌的意義
四、“人化自然”與“道法自然”的文化啟示
第五節小結
第六章愛默生的普世價值理念與文化啟示
第一節普世價值理念的內涵
一、文學中普世價值的共鳴
二、普世價值與共識民主
第二節愛默生“世界大同”的構想
一、國家的民主化存在
二、國家:作為“世界公民”的倫理責任
第三節世界主義視域下文學和文化的交往模式
一、文學從“意境”到“意蘊”的詩學反思與對話融合
二、世界主義視域下民族文學的閱讀模式
三、全球化背景下由“點”向“域”的文化思考
第四節小結
第七章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愛默生作品中譯本
後記

作者簡介

龍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入選2013年度北京市屬高校青年拔尖人才計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西方文論。曾在A&HCI索引期刊發表論文1篇;在CSSCI索引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篇;其它專業期刊或論文集發表論文10餘篇;出版編著2部;譯著2部;教材1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