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學童的源起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單非與雙非的的產生。內地夫妻認為香港的條件比大陸好,就往香港生子。3年之後,幼兒 需要學習,香港的學校比大陸的優,而且香港的兒女可以享有資助,不需要繳學費,所以雙非與單非的家長都前往香港學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跨境學童
- 外文名:Border Crossing Student
- 時間:上世紀80年代
- 包含:單非與雙非的的產生
- 包括:享有資助,不需要繳學費
發展情況,相關程式,學校申請,學生佩戴證件,邊境檢查,保姆車,產生原因,面臨問題,
發展情況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出現了住在深圳、香港讀書的跨境學童,但當時整個深圳僅500人。1997年,香港與內地的聯繫越來越緊密,跨境婚姻數量劇增。有數據顯示,2005年香港男性與內地女性結婚的人數比2004年增加了兩成。
香港特區政府2007年伊始推行的“學券制”,香港與內地學制的接軌以及兩地交通的便利化,使跨境學童的數量急速膨脹,
2009年的數目達到37253人,是同年香港嬰兒數目的45%。而同樣的統計在2001年則是7810人,數目上升近五倍。當中部分新生兒留港定居,部分返回內地居住,等到了入學年齡再返回香港入學,這導致了一批又一批跨境學童的出現。
2009年跨境學童達8038人,其中幼稚園學生為2681人,較2008年的1780人,增加近5成;中學1267人,較2008年1078人增加近兩成。2010年跨境學生人數已經破萬,呈現每年30%的增長,未來的數目仍將提升。
據深圳邊檢顯示的數據,2013年,共有6001名學生在福田口岸登記跨境讀書。
相關程式
學校申請
保姆車公司承諾,只要是香港戶口的適齡兒童,他們可以代為申請學校。只要交齊孩子的隨港證、隨鄉證、現在家庭地址證明、出生證、香港居民家長的身份證,就能辦好。
學生佩戴證件
通關證件包括當地居民口中的“禁區紙”和“橋頭紙”,即香港有關部門頒發的“沙頭角跨境學童證”和廣東省公安廳頒發的“邊境特別通行證”,均只需要半年或者一年一簽。
邊境檢查
皇崗邊檢站專門在旅客驗證大廳劃定了“深港走讀學童”候檢區域,開設深港走讀學童專用通道,簡化驗證流程,在驗證台前加設了一個腳踏板,以解決學童身高不足不便人證對照問題,並安排多名耐心細緻的女民警加強引導。
保姆車
送孩子上下學的阿姨都是來自各保姆公司的雇員。活躍在深圳四大關口的保姆車公司並不多,主要有三家:葉太保姆車公司、禮姨保姆車公司、蓮姨保姆車公司。
保姆車的收費分為三種:一是,把孩子從家裡送到教室一條龍服務,價格是每月930元;二是,家長把孩子送到關口,保姆車帶孩子過關,價格是每月450元;最後一種是,孩子自己過關後,乘坐保姆車去學校,類似於自由行,價格是每月350元。這是小學生的收費,幼稚園的價格略高一點。
產生原因
兩地學制的接軌,為內地居住的香港孩子以及家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適應空間。香港近幾年人口負增長嚴重。2000年,香港所有國小一年級的入學人數為7.1萬人,2006年則只有4.2萬人,幾乎少了一半,所以教學資源一下子寬鬆了很多。以前教育資源緊缺,半日制學制的學校居多,現在幾乎都是全日制。這就和內地人的生活方式同步了。另外,香港以前是國小六年,中學5年,大學預科兩年,現在和內地完全保持一致了。
香港跨境學童家庭,其實享受了雙重優惠。一方面,深圳的生活成本低,香港掙錢深圳花,節約了不少。另一方面,香港孩子受教育享受很多政府福利,比如不收學費,只需要交書本費、校服費。而且香港教育模式更易於發展全面素質,此外在香港考上優質大學的機會可能也比內地要高。
但很多家長還是希望孩子以後留在香港讀書、工作,因為終究還是要在香港生活。兒童越早來香港接受教育,就越早適應。另外,便利的交通為更多的家庭在深圳居住提供了便利條件。
面臨問題
跨境學童在港的入學年齡越來越小,跨境家庭在深圳,沒有機會接受香港的社會服務,遇到婚姻、管教等問題往往求助無門。2009年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接到370多件跨境家庭案例,其中涉及兒童管養和照顧問題有四成,還有四成則是婚姻、經濟和情緒問題。
2010年國際社和羅湖區婦聯成立羅湖區跨境學童服務中心,自2010年3月至今,提供跨境家庭服務、興趣班、功課輔導等服務,短短5個月,已經服務843名跨境學童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