跣

跣:“足”與“先”聯合起來表示“搶先行走”。本義:赤腳走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跣
  • 鄭碼:JIMR,U:
  • 筆畫數::13,
  • 露出腳背):光著腳,不穿鞋襪
字形字音,基本信息,字義詳釋,通假字,英譯,古籍解釋,

字形字音

xiǎn ㄒㄧㄢˇ

基本信息

(1)光著腳,不穿鞋襪:~足。~跗(露出腳背)。
(2)鄭碼:JIMR,U:8DE3,GBK:F5D0
(3)筆畫數:13,部首:足,筆順編號:2512121312135

字義詳釋

(1)(會意。字從足,從先,先亦聲。,甲骨文(之,即“趾”,表示行走)+(人,他人),“之”在上,“人”在下,表示走在他人前面。造字本義:走在他人前面。故而,字在字裡面表示先走一步,意為不穿鞋襪光著腳搶先行走。
跣:本義:赤腳走路。
跣,足親地也。——《說文》
公跣而出。——《國語·晉語》
祭不跣者,主敬也。——《禮記·少儀》注
古者以跣為敬,故非大功臣,不得劍履上殿。——《五雜俎》
(2)又如:跣足(赤腳);跣剝(脫)

通假字

通“灑”
“跣、灑——西,古音讀先,故西、先同音同義。《詩經·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我征徂西……’西與天為韻,它音先始葉。故《文選·枚乘〈七發〉》中‘西施’亦作‘先施’:‘使先施、征舒、陽文……之徒。’《水經注》中‘先零’作‘西零’。由於‘先’可借為‘西’,所以‘跣’亦可通假‘灑’,都是先禮先珍二切,同音同義。按《說文》:‘跣,足親地也,從足先聲。’又‘洗,灑足也,從水先聲。’由此可知古人一切灑滌,起源於跣足。因為先民生活之初,沒有鞋穿,自然足髒,所以一切洗滌,必先由洗足起。跣足是專名,洗滌是共名,這是由專名變為共名。它們的音義,同出一源。”(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73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英譯

xiǎn
Barefoot, do not wear the shoes and sock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字部】跣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典切,音銑。《說文》足親地也。《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禮·問喪》雞斯徒跣。《史記·蕭相國世家》入,徒跣謝。
《集韻》此演切,音淺。
鎖本切,音損。義𠀤同。
蕭前切,音先。蹁跣,旋行貌。一曰舞容。
與踐通。《前漢·文帝紀》自當給喪事服臨者皆無踐。《注》孟康曰:踐,跣也。晉灼曰:漢語作跣。跣,徒跣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