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
人物經歷
趙韞如出生在一個農村知識分子的家庭,父親是位中學英語教師,曾經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作為獨女的趙韞如中學畢業後,於1937年進入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是余上沅、曹禺、張駿祥、黃佐臨等大家門下的高足。她在學校就演過顧毓琇名作《岳飛》,扮演秦檜的老婆,受到作者的熱情讚揚。
1940年,趙韞如到了重慶,在抗戰劇壇上很快成為一顆閃亮的新星,是第一個扮演曹禺名作《北京人》里曾思懿的演員,同樣也使作者非常滿意。她還是楊村彬名作《清宮外史》里慈禧太后的第一個扮演者,雖然本人與角色的距離比較大,但是經過刻苦努力表演得十分出色,被觀眾譽為“活的老太后”。此外,她在宋之的名作《春寒》、茅盾名作《清明前後》、夏衍名作《芳草天涯》等劇目里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表現不同凡響,被合作的導演洪深、趙丹、金山等人一致認為是個最優秀的演員。然而,她並不滿足自己已有的成績,1946年又遠渡太平洋到美國的耶魯大學進修戲劇和表演。
20世紀80年代初期,趙韞如離開祖國到美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瑞縣執教中國語文。然而,她的“戲心”仍然不改,繼續在那裡參加戲劇活動,組織、導演兼主演了話劇《蝴蝶夫人》,同時還撰寫表演藝術的文章結集出書。
在美國蒙特瑞語言學院裡,有一個教美國人學中文的華僑女士,她的名字叫趙韞如。她一面執教,一面繼續從事戲劇演出和撰寫藝術生活的回憶錄,同時積攢一些錢贊助國內的戲劇工作者著書立說……
趙韞如已到耄耋之年,但依舊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1980年,退休後已年逾花甲的趙韞如來到美國,很快就在蒙特瑞的語言學院裡找了一份教中文的工作。她在國內中央戲劇學院設立“德藝雙馨獎”,鼓勵優秀教職員工。在她教華語的時候,自己動手寫了兩個劇本,讓學生們排練演出,既可多練習華語,又能增進對於中國文化的認識,演出節目為生活困難的學生向社會募捐。學生很有興趣,老師也很滿意,為此還得了獎。她先後在兩個學院教書,成績斐然,又被國際研究學院請去給學生排戲……她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趙韞如“愛國、愛戲”,她在半個多世紀裡,為此鞠躬盡瘁,痴心不改。
主要作品
在話劇《明朗的天》《雷雨》《虎符》《蔡文姬》《武則天》《王昭君》等劇中,塑造了各種類型的鮮明藝術形象。
在“文革”中,趙韞如被剝奪了十年寶貴的藝術生命。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她才重返舞台,以60歲高齡飾演了曹禺的最後一部劇作《王昭君》中的孫美人,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形象,也成為她表演生涯中的壓卷之作。
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她成功塑造了《明朗的天》中的劉瑪麗、《雷雨》中的魯侍萍、《虎符》中的魏太妃、《蔡文姬》中的卞後、《武則天》中的鄭十三娘、《王昭君》中的孫美人等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 1979年在電影《蔡文姬》中扮演卞後。
作品評論集《夢飛江南—我的戲劇求索之路》,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2005年。《夢飛江海》可以說是趙韞如一生表演藝術事業的總結,書中詳盡描述了她曲折坎坷而又豐富多彩的人生道路,也將她多年的創作經驗和研究成果做了真實記錄。書中有不少篇幅敘述她學習歐美世界級影星和我國藝術家表演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