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長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魯北平原縣
- 職業:省物探院黨委書記
- 畢業院校:南京地質學校。
趙長河院長風趣幽默,談工作和生活條理清晰,娓娓道來,這讓記者的採訪省了好些事,變成了忠實的聽眾。
聽從組織安排 臨危受命
山東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原本是名聲在外、業績顯赫的地勘單位,被授予“鋼鐵元帥”、“有重大貢獻地質隊”等榮譽稱號,五院先模曾出席過地質部的“群英會”、國慶二十周年觀禮,受到過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可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地勘單位的改革到來時,五院的命運發生了顛覆性的轉折。地質骨幹、地質資料、先進設備全部被抽調走,而將其他院的探礦工人集中起來一併劃到五院門下,導致五院變成了“老弱病殘”的“集中營”,離退休人員數量一下子飆升至全省地礦系統第一,占五院總人數的60%!在地勘行業的“寒冬”中,五院也選擇了“掙扎”和“突圍”,經營起了搪瓷廠、火腿廠、篷布廠……結果,因為外行和市場前景暗淡等原因,不但未扭轉危局,反而遺留下很多難以處理的包袱和問題。雪上加霜的是,2003年前後五院又因為院領導人犯事,民怨沸騰,告狀上訪不斷,錯過了抓礦權的大好時機,最終導致五院如同掉到了泥淖里,艱難掙扎!
五院將向何處去?如何才能化解危難走上正軌?省地礦局的領導們也在思考著這個問題,他們經過多次開會研究,決定選派精兵強將進駐五院,穩人心、強管理,扭動被動局面。斟酌再三,大家的目光一致盯住了能人趙長河。
這時,趙長河的事業正風生水起。2004年,省地礦局號召機關精兵強將下一線,當時擔任局組織處副處長的趙長河,民意測驗高票首批通過,由此他被派往省物探院擔任了黨委書記。局領導的這個委任是經過縝密考慮的,他黨性原則強,組織工作中做得很出色,有著豐富的閱歷和知識儲備,局領導希望趙長河到任後理順物探院黨務等工作的局面。
趙長河不負眾望,和院長在工作中配合默契,政工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任物探院黨委書記當年的年底,在全局系統的院領導班子考核測評中,物探院從倒數直衝到全局前列!
這時,趙長河接到了擔任五院院長的調令。聽到這一訊息,無異於釜底抽薪,趙長河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一股林沖發配的悲涼感從心中湧起。
同樣“不願意”的還有趙長河的愛人,因為當時她病得很嚴重,下不了床。如果趙長河離開濟南到外地去工作,只能托人照料她。
現在的工作“順風順水”,一片光明,而要去的五院卻是個是非之地,表面上看“升”成院長了,可乾不好有可能到那裡就翻船。但是經過思前想後,趙長河冷靜了下來,作為多年的組織幹部,自己必須要以大局為重,當時他跟局領導表態:“從自身利益講,打死我也不去;但我是黨員,是黨培養多年的幹部,服從組織安排是第一原則,只要死不了我就去!”
2006年初上了任的趙長河很快發現,光聽說五院差,沒想到比想像中的更差。自己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無人才無資料的空攤子,而且是一個亂攤子,一團亂麻,一團難以理得清的亂麻。
比如,某科級幹部擅自把單位的地租出去六十年,有塊基地幾年前就已經賣了,收的錢早花沒了,但還要由他來向上級申請報批賣地,不少職工向他討要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欠發的工資,一些勞動人事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不經院長同意就能辦成,下崗待業的職工成群結隊找上門要上班要待遇,上崗的不少實體嚴重虧損發不了工資,討賬的涌到單位門口持橫幅。中層以上幹部很少是黨員,二級單位的負責人大多是更換頻繁的新人,且多是副職主持工作,沒有正職,隊伍人心渙散,派系山頭林立,互不服氣互相拆台……
鬥智鬥勇闖“三關” 敢於擔當
到好的單位赴任,領導一般是喜氣洋洋,志得意滿,而趙長河沒這個福氣,他接連碰到的是晦氣和麻煩。
上任還沒幾天,山東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就收到了一張傳票:省里的某重點工程建設單位為了一個基礎施工的項目向五院索賠800萬元。
“我的乖乖!”趙長河憶起當時的情景仍心緒難平,“官司如果輸了的話,傾家蕩產也還不了人家啊,還乾什麼院長呀,就得領著職工要飯去了。”
不能等死啊!趙長河馬上組織當時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查找原因商討對策,他發現,這次質量事故的過錯方不在五院,因為該工程的設計方案存在問題,五院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還曾向這家建設單位提出過建議,但對方不予採納,五院據理堅持不過才繼續按照圖紙施工的。即使這樣也不敢怠慢輕敵,萬一出現法院誤斷或偏袒的情況,局面也將無法收拾。趙長河立即邀請省里和全國的專家來做司法鑑定,最終證明五院作為現場施工方沒有一點過錯,當地法院的法官法庭調查時,五院申明觀點據理力爭,證據得到了法院採信,終於贏了官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到2006年底臘月小年這天,趙長河又接到緊急電話:五院的臨沂工地上軋死了一個人!省地礦局伊丕厚副局長分管安全,對趙長河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處理好,不然大家都過不成年!安全生產事故非同小可。
趙長河和省局協助處理事故的孫丙倫處長在臨沂一家小賓館的房間裡苦苦商量對策,吸菸,吸菸,直吸到菸灰堆了滿滿一煙缸。末了,趙長河按滅了最後一個煙屁股,對孫丙倫說:“你回去過年,我來處理!”
聽上去胸有成竹,其實只是為了寬大家的心,寬省局領導的心。然後,趙長河就與五院有關同志一起一刻不停地忙活開了。這是一起意外事故,在多方打聽、徵求意見並反覆比較之後,趙長河繞開了安監局和交通局,直接找到公安派出所報了案。這也是派出所的職責範圍,不同的是,這樣環節就簡潔了,嚴重程度就降低了。但趙長河對死者家屬的關懷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他說將心比心,那是活生生的一條命啊,誰攤上都是撕心裂肺的痛。
趙長河定的原則就是人家質問要如實回答,人家哭罵不能還口,人家要賠付是人之常情。在情緒上一一安撫,在條件上一一讓步。為使事情能順利解決,不耽誤所有的人過春節,包括死者一家,趙長河沉著冷靜坐鎮指揮,特別請來了死者村裡的領導進行協調。最終,以死者家屬的名字在銀行開了賬戶,把二十五萬元撫恤金打進去,然後約定在遺體火化前將卡親自交到人家家屬手上。
由於處理得當,多方滿意,處理完這一切,只用了兩天時間。
集體上訪同樣麻煩。看到五院情況好轉,幾個在五院困難時間自願解除勞動契約的人慫恿幾十個人到局裡、省里,甚至北京上訪,據說還打著“還我崗位,還我公平”的條幅。年後的一天,上訪者們又沖入辦公樓內,集體喊著口號,把趙長河和幾名幹部堵在了單位辦公室里,拉開了攤牌的架勢。辦公室人員急急慌慌匯報,趙長河堅定地說:“沒事兒不惹事兒,有事兒不怕事兒,慌什麼?”
趙長河淡定地把幾個領頭的上訪者請到了辦公室,一上來就來了個先發制人:
“今天跟你們明講了。之前你們到處去上訪,甚至軟禁五院的人事科長,院裡是比較忍讓的。一是念你們曾經在這兒工作過,部分同志還是咱院的職工子女。有老感情在裡邊;二是念你們年輕,不忍心讓你們受處理;三是你們要吃飯,院裡1100多人也要吃飯,你們群體擾亂院裡的工作,就是影響院裡1100多人吃飯。這件事要是鬧翻了,咱們就依法辦事。你們掂量掂量輕重,想想這么做到底有沒有道理。今天既然攤了牌,從此院裡的門衛就要嚴格把門,你們要是再強行進入,就讓公安部門來處理!你們要衝擊辦公場所,擾亂辦公秩序,是違法行為。我是因公正義,就是拚命我也不怕!”
自此之後,上訪者再沒來單位鬧過。每當有人提及趙長河在上任一年內解決的這三件棘手事時,趙長河都是一句話:經過了這三件事,什麼樣的大事也不在話下了!
治窮治亂強管理 抓牢“牛鼻子”
作為一院之長,百事纏身,但趙長河心裡明白,有一件事是必須馬上解決的,那就是:收拾起散亂的隊伍。
趙長河針對五院現狀制定了三個目標:抓隊伍,抓經濟,抓管理。三者之中,首先是抓隊伍。沒有一支像樣的隊伍,後面兩項根本談不上,就算能捧回個元寶,那也是瞎碰碰上的。
五院的二級單位多由副科級幹部主持,不光沒有幫沒有襯,而且這個副科級還常常改換,一般主持工作不到兩年就換掉了,有的甚至一年換兩次。不是不想長久,而是能挑大樑的人太匱乏了。
趙長河翻了翻副科級幹部的履歷,不禁恍然大悟:他們大多不是黨員,而且學歷普遍偏低。趙長河認為,這就是問題的根源。於是他抓幹部隊伍建設,與培養黨員和加強培訓一併進行。
至於技術隊伍和工人隊伍,不只是差,還少。趙長河接手五院時,在職職工450多人,而真正在崗的不到270人,另180多人下崗在外謀生,和院裡“兩不找”。
沒有人才就招人才,趙長河從招賢納才開始做起。他揣著一顆真誠的心,對剛畢業找工作的大學生們說:“別看咱五院現在差一點,可是咱潛力大,機會多,舞台大。”然後,他舞動出若干論據來論證。誠心所至,金石為開,幾年下來還真就引進了若干大學生。至於野外一線施工人員,趙長河堅持從地質院校引進,目前已引進超過五十人。
同時,五院加強了對員工的培訓力度,或請高人來講課,或派出去培訓,或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帶。實行內部公開競聘項目經理、項目工程師等低職高聘制度。在政治上積極培養職工中的先進分子入黨提乾,在生活上力所能及地給予關心幫助。
在管理上,趙長河不斷完善促進發展的內部機制。在分配機制方面,五院以發展論英雄,以效益論待遇,不斷完善績效工資的發放辦法,以此來調動和挖掘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在用人機制方面,一是推行項目工程師制,充分發揮現有技術骨幹在項目實施和人員培養上的作用。二是提拔重用民眾公認的政績突出的同志,任用能幹的、會幹的、幹得效果好的同志。三是加快年輕幹部培養步伐,內部公開競聘項目經理和項目工程師,從而促進了五院的快速健康發展。
帶著五院走上致富路 腰桿挺起來
趙長河說,要想讓五院的“老少爺們兒”都把腰板兒挺得直直的,就要把經濟搞上去,叫五院富起來,叫職工富起來。
2006年12月,新上任的省地礦局黨委書記、局長鄭金蘭到五院調研。在匯報完五院讓人糟心的現狀和今後的發展思路及構想後,趙長河不緊不慢地說:“請局領導放心,我們五院雖然是一個病入膏肓的殘疾人,但我們身殘志不堅,有決心把五院搞上去。”不知是打趣還是失口,趙長河把“身殘志不能不堅”說成了“身殘志不堅”,這事作為軼事趣聞廣為流傳。鄭金蘭聽了這話,也撲哧笑出了聲,同時對他有了幾分欣賞。
經濟搞上去,院裡富起來,絕非輕而易舉。趙長河和院班子商量一致的意見就是緊緊圍繞省地礦局提出的以“資源山東建設”為主線,以“三線戰略”為主抓手,走出去找礦抓礦權。找到大礦,找到富礦。趙長河給自己定的原則是,要身先士卒,做千餘人的榜樣,全院的榜樣。
這就要說到趙長河經歷的幾次險情了。
在新疆踏勘時有過一次。當時是六七月份正熱的時候,但河水卻冰得徹骨,山上化下來的雪水只有攝氏三四度的樣子。當趙長河第一個把腳踏入河水後,立刻感覺僵得不能動了。他趕緊喊著告訴大家,大家這才有了心理準備,小心下到水中,一邊走一邊把趙長河硬拉到了對岸。
還有一次歷險是翻越甘肅崇山峻岭。甘肅的崇山峻岭既不堅也不穩,多是些鬆散的碎石頭,連植被也沒有,而且海拔達3000多米,手腳並用匍匐登攀到一半時,趙長河突然沒了力氣,冒出一身大汗,人單薄得好像風一吹就飄走了似的,隨時可能滾下去,葬身深谷險澗。這時幸虧隊員們用地質錘鑿路接應,才化險為夷。
在2011年夏天去印尼考察項目時,熱帶叢林的沼澤中再次遇險,行進中一不小心掉進了沼澤地,在呼喊周圍人的當兒,已經陷到了大腿跟,多虧自保意識強,爭取到了搶救時機,三個人搖著把他拔了出來。
有人說,這就是有善神保佑啊。
趙長河接手五院後確定了新的經濟目標,即三年兩個翻一番——經濟總量翻一番,人均收入也翻一番。這,沒有人相信。大家呵呵一笑,就當是趙長河又在耍幽默。
三年過去,在同仁們的關注中,趙長河描繪的藍圖果然實現了——年經營收入達到7400萬元,職工年收入超過了3萬元。這些數字,如果拿到其他兄弟院也許算不得什麼,但作為五院,就有著一種非比尋常的意義了,因為趙長河接手五院時年經營收入僅2900萬元,職工年人均收入僅1.1萬元。
經濟抓出了成效,是隊伍建設的成果。
現在五院的隊伍,黨員在中層幹部中占70%以上;推行了政治指導員制度,在邊遠項目和機台都配備了兼職指導員,真正實現了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組織;大力推行院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職工真正實現了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裡話,營造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的環境和氛圍。在下屬15個實體中,每個實體最少配備2個科級幹部,1個準科級幹部,主持、幫襯、監督,一個不少;大力啟用和扶植年輕幹部,八零後的科級幹部已超過15人;先後培養提拔了4名處級幹部。
說到提拔幹部,趙長河很自豪:我們的班子很團結,提拔處級幹部,五院只要提名,省局都十分重視和支持,而且民主推薦和考察都順利過關。
是啊,那年省局20幾個下屬單位一共提拔了12名處級幹部,光五院就占了2名。
說到自己的團隊,五院人很自豪:局裡考核,我們五院全部得優秀票!有些指標還排在前面。我們還贏得了“黨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而五院的管理,也同樣讓人耳目一新。
趙長河抓管理有一招兒,叫作“工作重點下移”。從前,上級和院裡的一些精神傳達貫徹,基本上只在機關里流動一下,等傳達至二級實體的負責人時,已經削弱了一半,到班組時,所剩就更少了,等傳達到職工時,幾乎一絲也無了。為了保證上級精神的能量不衰減,趙長河要求分管領導和機關人員下到二級實體跟蹤開會,宣講局裡的指示精神和院裡的思路,並一路下到基層項目、班組,傳達透徹。
趙長河抓管理還有一招兒,叫“家情式工作法”。趙長河把五院比作一個大家庭:有老有小,有賺錢的有理家的,有主事的有幫襯的。家和萬事興,若全家人把勁兒往一處使,這家沒有經營不好的。
自打趙長河上任,不少老同志就時不時地來他辦公室里坐坐,坐坐不是為了聊天兒,是為了理論歷史遺留下來的鬧心事。當然,說著說著動了感情,口氣也就好不到哪兒去,有時還要配以手杖敲打地板。
遇到“找茬”的,趙長河就會急忙作揖,笑問:老領導來了?然後遞上香菸,仍是笑:今天又為了什麼事兒?
趙長河然後添上茶水,笑道:先喝點水,春夏交替的時候氣候乾燥,別缺了水……不是轉移話題,身體最要緊呢。然後一字一板說起來:老領導啊,咱們是一家人,過的是一個日子啊。俗話說,家和萬事興。這種艱難時候,雜七雜八的事兒特別多,要是老的幫襯一把,或許這難關很快就過去了,可要是老的不幫襯,甚至從中添上點這事那事,這難關就過得麻煩了。老領導啊,我保證把你當老的待,但你們當老的也得反過來關心關心我們這些小的啊,就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小的做的是正事兒就多鼓勵、多支持,當然了,要真是做錯了,該打打該罵罵……
這事兒趙長河做得得體,做得端正,做得智慧,老職工們不由得降低了來趙長河辦公室坐坐的頻率。再來時,趙長河仍是作揖,仍是遞茶,和顏悅色。
到後來,老人們再到趙長河的辦公室,目的跟開始不同了。一是來看看“自家的娃”,二是來看看有什麼能幫襯上娃的事——大事幫不了,幫著做做個別人的思想工作、維持一下“家裡”的秩序還是沒問題的。這一來,鬧心事就變成了開心事,離退休老同志的號召力就成了最好的幫襯。
在五院,每個員工都知道,他們一把手的待遇不是最高的,坐的車不是最好的,連分房子也不是排名最靠前的。五院很多二級單位的負責人都比趙長河的薪水高,而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有人比著省物探院這幾年的經濟狀況給趙長河算了一筆賬,最後總結說:你從物探院到五院,至少少了幾十萬元的收入,要是跟兄弟單位的一把手比,收入相差更大。
也有人替趙長河嘆息:壓力比人家大,吃苦比人家多,錢卻比人家拿得少,你屈不屈?
趙長河始終一臉憨笑應對,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打自己的小算盤,需要講奉獻,上要對得起組織的培養,下要肩負好1100多名職工的重託。責任重於泰山啊!
趙長河沒有小我,他的胸懷似海,心裡正想著一件讓五院人興奮不已的事,三十三層的員工住宅樓。
這幢住宅樓從設計到施工絕對是個大手筆!總建築面積43000平方米,高百餘米,三十三層,一梯十戶。這幢住宅樓與另一幢商業樓從2006年趙長河剛上任起,就矗立在他設計的藍圖里了。樓房處在泰安市最繁華的路段。同處於這個位置的樓房市場價7000元/平方米,而五院職工只需3700元/平方米左右。今年底,300多戶職工就能順利拿到鑰匙入住。
趙長河自從到任五院那天起,就開始關注民生,把五院幹部職工的冷暖掛心上。這幾年,單身職工有了自己高標準的公寓樓;償還了老職工十多年間盼望解決的住房集資款;地礦大廈又將為五院人大大改善住房狀況。辦公樓進行了別具匠心的美化,為五院人創造了一個溫馨如家的辦公環境;專門引進了淨水處理設備以用於辦公飲用水;籌資建立了職工食堂;建立了提供安全食品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工程;每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以領取一台筆記本電腦;有老職工生病住院,趙長河掛在心上,問長問短;有年輕人遇到挫折,趙長河寬言暖語,幫助渡過難關;組織全體職工健康查體;建立了一整套全面的“職工家庭重大事項關愛體系”,對紅白喜事及困難家庭設立了專門的制度和工作組。
談到“民心工程”,趙長河誠懇地說: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經濟發展是為了什麼?說到底還是那句話,以人為本,共建共享!
構建和諧幸福家園 二次跨越
經過三年多的“精心調養”,五院在深陷的泥淖中一點點舉步,爬到了地面上,終於得到康復!此時的五院,已基本具備了更好、更快發展的基礎。2010年,趙長河帶領五院一班人再繪藍圖,規劃出五院三年再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單位經營總收入和職工年收入再各翻一番。作為保障措施,趙長河提出了五院今後發展的三大戰略:大項目戰略,合作共贏戰略,從生產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戰略。
趙長河說:要實現跨越就必須進行“腦袋革命”,更新觀念創新思維,鼓勵各實體單位走出去承攬大項目掙大錢,別把目光只盯在掙小錢上。
合作共贏是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趙長河給五院制定的合作方針就是與礦有關的合作要做,與礦無關的合作,只要自己能發展壯大,機會也要把握。五院的房地產項目就是這樣誕生的。除了前面講到的兩幢建築,正在規劃開發的還有寧陽磁窯和萊蕪基地,及正在洽談運作的泰安市區其他地塊,在進一步改善磁窯、萊蕪職工住房條件的同時,把房地產開發業發展成支柱產業之一。他們成立了泰山玉石研發中心,積極參與泰山玉的開發。開發地熱取暖項目,市場前景廣闊。
經營管理型戰略,就是要把自己從“幹活兒的”變成“管人的”。五院利用前期積累到的資質攬項目,再整合社會資源來乾,自己做監管。同樣是一百個人,若干活,就只能幹兩個項目,若監管,就可以幹上百個項目。穿上西服打上領帶,形象就完全改變了。
凡開會,趙長河就講這三大戰略,要大家做任何事都要腦子往這裡想。
大思路必有大作為。再次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已實踐了三年,至今成效非常顯著:2010年院經營收入達到1.2億多元,增長了72%,2011年更是達到了1.87億元,增長超過50%,在崗職工的收入也超過了6萬元,今年預計收入可突破2億元,增長率繼續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趙長河描繪的第二幅藍圖提前、超額實現了。
後記
談起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大,趙長河感觸頗深。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激動人心,尤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奮鬥的目標”這句話說到了全國人民的心坎上,這也說明的黨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作為五院的“當家人”,同樣要不負厚望,不辱使命。要帶頭把十八大精神學習和貫徹好,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五院今後的工作目標定位在“為五院幹部職工增加收入,住好房子,有好環境好心情,過好日子”,實現小康幸福生活。談到這些,趙長河一臉的幸福祥和。
我們衷心祝願,趙長河和五院幹部職工的願景很快能夠實現。
2012年11月30日《山東工人報》 本報記者 高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