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誠(英國傳教士)

趙誠(英國傳教士)

約1901年,趙誠在濱州北鎮的全家福(從左至右:趙誠、大女兒Janet (珍妮特)、妻子Mary(瑪麗)、英國帶來的家庭教師、小女兒Eleanor Margaret(艾利諾·瑪格麗特)、二女兒Connie (康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誠
  • 外文名:Alfred Ernest Greening(阿爾弗雷德 埃米斯特 格林寧)
  • 國籍:英國
  • 出生地:英國利茲市
  • 職業:傳教士
  • 信仰:基督教
人物生平,重要事件,

人物生平

100多年前,一位英國的傳教士來到北鎮——當年的中國濱州,他在這裡建教堂,建學校,建醫院,並用相機記錄下了屬於那個年代的濱州影像。趙誠,是他“入鄉隨俗”給自己所取的中文名,他的英文名是Alfred Ernest Greening(阿爾弗雷德 埃米斯特 格林寧),1897年,他拖家帶口從英國利茲市中心的這座教堂出發,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山東。
趙誠,濱州人稱呼他“趙牧師”。據濱州西碾李教堂92歲的蘇德英老人回憶,小時候跟隨母親去鴻文教堂做禮拜,曾見過趙牧師。印象中他是瘦長臉、中等個兒,講北鎮話,他們那幾個外國牧師都會說中國話。
熱衷於研究教會與教堂歷史的濱州人吳津介紹,在當年開展傳教的各州縣中,北鎮是信徒較為集中的地方,所以在此逐步建立起了以北鎮為中心的北鎮教區。濱州教會,則是隸屬於北鎮教區總堂的“堂會”之一。
從一些史料可以看出,趙誠1897年從英國來到中國山東後,先是在青州工作。1900年來到濱州,在位於北鎮西邊的范集村(今濱州經濟開發區沙河辦事處范集村)建教堂、建學校。
1901年,趙誠與家人重返北鎮,在位於北鎮東南角、蒲台縣城東北角(今北鎮苗圃位置)的北鎮大堤上,建起了鴻文教堂。繼而,又在教堂西側建了鴻文中學,教堂以東建了鴻道女學。這片獨立於北鎮大街外的“洋房”基本建成後,教會又在北鎮西大街南頭的黃河大堤北側(渤海五路南首大堤東側)買下一片地,先後建成了可容納近千人的大禮堂和鴻濟醫院。
據老人們回憶,在這片東西長約2華里,南北寬約1華里的區域裡,有教堂,有學校,有居所,所有房屋都是玻璃門窗、水泥地面。房屋前面,有百餘畝土地,栽滿了各種樹木。院內更是樹木蔥蘢,鳥語花香,別有風味。這片像花園一樣的西式建築群,讓黃河邊小鎮上的濱州百姓,長了見識。

重要事件

鴻文中學——魯北地區最早的新式學校
蘇德英老人是1938年就讀於鴻文中學的學生。她回憶,那時候黃河很靠南,鴻文中學就在灘區里,用土墊了地基,院落很高,幾乎和大堤一般高。鴻文中學裡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而兩個大門都朝北。南牆外是土地,種了很多果樹。學校分東、中、西三個院落,東院是女生宿舍、女生禮堂、王守禮院長住處、女教師住處和辦公室等。女生禮堂能放七、八十張課桌,內有講台。女生白天在西半部上課,晚上在女生禮堂上晚自習。中院為外國傳教士的住處和辦公室。西院是男生學區、大禮堂、男生宿舍、教室、校長室,還有一個明經堂在中間部分,能放300人。開設的課程,除國文、數學等,還設有英文、聖經等必修課。鴻文堂一進門是一個活動室,再進一個門才是教堂,教堂內最後一間帶一個小門,是閱覽室。
濱城區北鎮街道義和居委會84歲的簡玉堂1943年在鴻文中學讀書,當時正值日本侵略期間,因為是英國教會學校,日本鬼子不敢來冒犯。每周六要到大禮堂內做禮拜讀聖經,厚的是舊約,薄的是新約。解放前夕,學校又建了校友禮堂,人最多的時候學校里有800名學生、30位老師。學校當時師資力量很棒,有些老師都是國內清華、北大畢業的青年,學生大多來自濱縣,周邊的霑化、利津、高青、博興等縣都有來上學的學生。
據《濱州文史》第一輯中“敵我相爭的教育陣地——鴻文中學”記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教會財政吃緊,壓縮對國外教會投資,牧師趙誠曾奉命回國,鴻文中學因之停辦,改為只收四、五年級的國小,校長改由中國人劉丙乾擔任。1922年,在諸多學生和教徒的要求下,鴻文中學復校。到1930年,國民黨政府公布了“私立學校立案法”,取消聖經課,增設黨義、音、體、美等課程,並實行男女同班。依此規定,鴻文中學不符合辦學條件,畢業生學歷不予承認,該校於1938年被迫再次停辦。“七·七事變”後,社會各方面的政治勢力為培養自己的人才,加緊了對鴻文中學這塊教育陣地的爭奪,在一群鴻文校友的倡導下,鴻文中學於1941春再次復校。1943年春,各派政治勢力再進一步爭奪青少年一代,國民黨、三青團、日本特務都相繼加緊了對該校的滲透。期間,中國共產黨也在鴻文中學開始了有組織、有領導的地下工作。兩年的時間,鴻文中學地下黨組織先後發展黨員12名,學救會員402名,進步學生百餘人。在濱蒲兩縣解放後,校長張思敬帶部分學生南遷張店,後遷至濟南,鴻文中學就此結束。簡玉堂回憶,1952年左右,鴻文教堂和鴻文中學開始陸續拆除,一直到“文革”後期才拆除完畢。
鴻濟醫院——黃河三角洲最早的西醫院
在過往黃河的要道——老北鎮的西大街上,有著趙誠建造的教會醫院——鴻濟醫院。簡玉堂介紹,醫院坐東朝西,大門就在現在205國道下大堤的東面,最初醫院不分科,外國醫生就趙誠自己。濱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朱玉彬介紹,他的岳父杜憲法曾在鴻濟醫院工作過。受一張鴻濟醫院工作人員的合影啟發,他蒐集了不少有關鴻濟醫院的資料,也探訪了幾位在該院工作過的老人。他在《濱州文史》第三輯“黃河三角洲最早的西醫院——北鎮鴻濟醫院”中寫到,鴻濟醫院是20世紀初英國傳教士以辦慈善事業,“救死扶傷、憐貧恤苦”的名義,在黃河三角洲地區辦起的第一座西式醫院。剛開始時,只是一個特建的鎖頭皮形式的三間治療所,中間為藥房,西間掛號、候診,東間看病。當時民眾稱之謂“洋藥房”。這個診療所雖然很簡陋,但在20世紀初期,卻是黃河三角洲上開天闢地以來第一個現代化“醫院”。當時醫院雖小,但相對中醫來說,以其新奇的醫療方法和獨特的療效,令當地民眾刮目相看。
進入上世紀20年代後,北鎮街里蓋起了大禮拜堂,在禮拜堂的北邊,建起了正式醫院,有了單獨的掛號室、門診室、藥房、手術室、男女病房等。醫院大門口赫然掛起了引人注目的“北鎮基督教鴻濟醫院”牌子(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成立後,改稱“中華基督教會鴻濟醫院”)。這時的鴻濟醫院已成為黃河三角洲地區惟一能開刀動手術的正規醫院,並為了貫徹教會的“施醫救人”宗旨,常常派出醫務人員到各教堂所在地給危急病人治病,因而也迅速擴大了教會在當地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國力大大削弱,教會捐款也大為減少,國外傳教士人數逐年減少,1930年以後,北鎮教區的英國人陸續回國。鴻濟醫院卻由於當地人的維持,越辦越紅火。1932年至1934年,醫院已初具規模,有病房8間,病床25—30張,醫護勤工人員已達到16人。門診、病房都對外開放。醫院服務範圍很大,南到高青、博興、廣饒,北至利津、霑化等縣。那時附近幾縣除惠民縣南關教會醫院外,鴻濟醫院便是惟一一所較大的西醫院了。1947年,北鎮解放後,鴻濟醫院的醫療設備、藥品運往霑化縣義和莊八路軍渤海軍區醫院,歷時42年之久的鴻濟醫院至此結束。鴻濟醫院對西醫在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套用、傳播與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