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辰,(1875—1928),字遂庵,忻縣大檀村人,1875年10月出生,原山西省實業廳第一科科長。
基本介紹
- 本名:趙良辰
- 字號:遂庵
- 所處時代:90
- 出生地:忻縣大檀村
- 出生時間:1875年10月
- 去世時間:1928年
其父在北路經商,家境貧寒,喜愛讀書,先在本村讀私塾,1895年考入太原優級師範學校,受“教育救國”思想的影響,於1898年畢業後到本縣流江村教書,時年23歲。他所得微薄工資除維持生活外,積攢起來,與北關米庭珍一起捐資參與創辦女子學校。在流江村8年的教學生涯中一直實踐著他“教育救國”的理想,培養了不少優秀學子。由此被新路村急公好義的首富連安堂看重,介紹並資助他考取了日本留學生,在日本商科大學學習。於1906年7月3日在東京由忻州籍留日學生石瑩介紹,榮福桐主盟,參加中國同盟會。時年31歲。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成為他的理想,積極擁護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回國後,以忻縣勸工廠為基地,從事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在城內街頭以擺攤經商賣布為名,宣傳中國同盟會的革命主張並做聯絡同志的工作。
1911年任忻州中學堂堂長,直到民國成立,擔任了忻縣第一任中學校長。1913年被推舉為第一屆民國眾議院審計委員,1915年在第二屆國會制憲會議上,極力反對孔教為國教受到廣西名人趙炳林(後任山西實業廳廳長)的誇讚,贊其“毅力抵持,聲色俱歷”。民國6年11月(1917年)趙任山西省實業廳第一科科長。1923年選為第三屆國會議員,參加了曹錕總統的選舉,在此期間,曾獲兩枚勳章——文虎章和嘉禾章,後因軍閥混戰,回到村中。
回村後,仍不忘公益事業,在村里打了新式自流井兩眼,一眼供村中居民飲用,一眼供村民澆灌田園,還在村里提倡植樹造林,栽桑養蠶等富民實業。同時還在城裡勸工廠打了自流井,當時打自流井是忻縣打井史上的首創,城內勸工廠的自流井成為當時全縣參觀學習的典型。1925年還為重修金元時期愛國詩人元遺山的野史亭和大同教的子范大師塔捐資。為保護忻州文物古蹟出力。
趙良辰於1928年7月29日逝世,終年53歲。逝世後山西省都督閻錫山著專人送匾一面,上書“品學兼優”四個大字,以示獎勵。他一生遵循“教育救國”的思想,從事教育事業多年,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原藏書很多,至今留存的還有《明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及《甲種四書白話文解說》。黎元洪和康有為《甲種四書白話文解說》藏本書首題有“大同先導”與“後生先覺”字樣,山西都督閻錫山為此書作序。其子趙琪七·七事變後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工作,後去重慶做地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