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緣督

趙緣督

宋宗室,原籍江西鄱陽,約生於宋元年間。隱遁自晦,或謂其名敬,字,或謂其名友欽,莫衷一是,故世因其自號稱之為緣督先生。

基本介紹

  • 本名趙緣督
  • 別稱:緣督先生
  • 所處時代:宋元年間
  • 出生地:江西鄱陽
簡介,生平,貢獻,

簡介

浪遊東南海上,或乘青騍,隨帶一小僕,往來衢婺山水間,擇寓龍游雞鳴山麓,有女嫁范氏,卒葬於龍游縣南雞鳴山。范氏後代以先祖祀之。緣督長於曆法、數算、尤精天文,築觀星台於雞鳴山,從事研究著述,注重實驗,所著《革象新書》5卷即其觀測實踐,參核前人之說深思推究而成。所發現小孔成象的原理比物理天文學家伽里略之研究早200年,為《四庫全書》收錄。該書提要謂其“覃思推究,頗亦發前發所未發,於今法為疏。於古法為密。在元以前談於諸家,猶為有心得者”。其門生朱暉及再傳弟子章浚,均為龍遊人,精天文,浚於明太祖時任欽天監中官正。
趙緣督的生卒年代不可確考,大概活動於元初。明代宋濂曾為其著作《革象新書》作序。從序中描述,對於趙緣督的學術活動,我們也可以了解一個梗概:他以道家身份面世,通天文星占煉丹術等,淡泊於功名,曾往東海獨居十年。他注釋《周易》,著有《革象新書》等。擇寓龍游雞鳴山麓,常外出遊學,深入自然,或乘青騍,隨帶一小僕,往來於衢婺山水間。有女嫁給龍游范氏。趙緣督死於龍游,葬於雞鳴山。

生平

緣督先生門生中,有名氣者如朱暉及再傳弟子章浚,均為龍遊人。
緣督先生一生與龍游甚有淵源,他“彈卻塵灰一身輕”,避開浮華當“隱士”,棲息在龍游雞鳴山間。後人因此說他隱遁自晦,不求功名利祿一心只鑽研學問,頗具科學家特立獨行的風範。
站在緣督先生的觀象台舊址,眼前的靈山江水緩緩地環抱著雞鳴山,青山綠水、白雲輕風,緣督先生選擇了這一方人間樂土棲居終老。我猜想,松林之下,碧草之上,鮮花環擁之中,星月蟲鳴為伴,緣督先生又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浪漫愜意的感受?一年四季,遠離鬧市,無車馬之喧,無塵土之累,無榮辱之憂,無得失之慮,唯有做學問的無盡探索、無窮樂趣。
緣督先生研究天文有一特點:側重於從物理角度討論問題。這在古代天文學中並不多見。緣督先生運用視覺理論,明確指出日體大、月體小,他的判斷更正了中國古代傳統上認為太陽和月亮大小一樣,都依附在天球上運動的錯誤。緣督先生提出了中天觀測法以求恆星赤經差,這在天文學史上是個創舉。

貢獻


緣督先生在科學史上貢獻很多,其中最為人們樂於稱道的是他為模擬日月食而設計的大型小孔成像實驗。在這個實驗中,他設計了可控制形狀、強度的廣延光源,分別考察像距和物距對成像結果的影響;光源的強度、形狀,孔的大小、形狀對成像的作用;像的大小與照度變化規律等諸多因素,並運用光線直進和光的獨立傳播這兩個幾何光學基本原理對實驗現象作了正確解釋。在13、14世紀,他的這一實驗是空前的。
漫步走下緣督先生曾經生活過的雞鳴山,來到一片開闊的谷地,花香沁人心脾地瀰漫在山地。置身於這片“青水綠林”之中,呼吸著濕潤新鮮的空氣,不覺腦目清明,心情為之一快。我暗自思忖:在這裡,緣督先生的看得見的遺蹟,雖說因年代久遠而湮滅;但緣督先生探索科學的精神卻依然長存,長存於龍游雞鳴山側、靈山江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