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明正統元年(1436年),紅巾軍將領趙均用的五世孫趙冕,從孫家夼村遷此建村,以姓命村名趙疃。後有黃、馬、於、張、王、孫、徐、阮等姓入贅遷入。 趙疃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6′、北緯36°43′。東與文山後村、項家村相鄰,西與杜格莊、西村莊隔青石公路相望,北與榆林村、瑞宇村、東村莊接壤,南與東山村相連。原屬趙疃鄉,2000年撤趙疃鄉後,劃歸行村鎮。距鎮政府駐地6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3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蔬菜、草莓、花生、蘋果等。 2002年,全村766戶,2105人。有趙、孫、王、徐、黃、馬、於、張、阮等9姓,均為漢族,其中趙姓人口較多。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趙疃初小。1948年建立趙疃完小。1970年,趙疃完小改建成聯辦中學,教職工6人,學生80餘人。1978年,聯辦中學改為三年制,有教職工30餘人,在校學生300餘人。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1995年、1997年,兩次榮獲煙臺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0年,榮獲煙臺市“規範化學校”稱號,獲得海陽市“先進文明單位”稱號。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10人。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專家講課、派人外出學習參觀。全村有20餘人獲得技術員以上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110公斤左右,只能過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解放後,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4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60公斤,全村收入42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3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223輛,機車103輛,電話451部,彩電605台,電冰櫃125台,洗衣機13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齊,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91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整修好村內的東西大街和幾條主要街道,硬化新老房區路面1080平方米。到2002年,硬化路面達278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達26平方米。 集體福利1969年,村合作醫療站建立。1986年,為方便村民,醫療站分為3處,為本村及鄰村村民治病,對老弱、殘疾、重病人上門送醫送藥。1973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75年,購買8.5mm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80年,更換為16mm電影放映機。1981年投資12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96年投資15萬元,修建自流水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來水。2000年,投資12萬元,改造電網線路;投資10萬元,為村民安裝有線電視;投資11萬元,安裝程控電話。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9年,趙路升在村內一釀酒作坊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黨員。1941年建立黨支部,趙路升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村里成立了兩個互助組,並先開後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領導民兵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隨軍參戰500餘次。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53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8個,黨員82名。曾有趙路升、趙炳順、趙連芳、趙風均、趙德南、趙瑞增、趙學法、趙風芝、趙守福、趙炳鐸、趙風和、趙紹民、趙國信、趙玉坤、趙路江任村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1980年末,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趙素臣、趙自仁、趙緒和、趙旭初、趙金奎、趙丙元、趙志誠、趙丙順、趙良德、趙風芝、趙新光、趙紹民、趙清見、趙洪良、趙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