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新(1914—1967),原名趙杏村,曾化名李明、趙辰一,山東省樂陵縣人。1930年夏,考入北平私立藝文中學,1931年8月,任藝文中學團支部書記。1932年2月,到天津寶成紗廠開展反蔣抗日的組織發動工作,同年8月時任天津團市委委員兼宣傳、青工部長的趙明新被捕入獄,後又被轉到北平軍人反省院繼續關押。1936年10月,趙明新同薄一波、劉瀾濤等52名同志一起出獄。根據黨的指示,休養之後他接受了去冀魯邊區發展黨組織,建立抗日武裝的任務。1937年12月26日,同姚仲明、廖容標一起組織發動了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宣告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成立,趙明新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任清河特委宣傳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明新
- 別名:李明、趙辰一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4
- 逝世日期:1967
- 職業:北平私立藝文中學
人物簡介,魯北抗戰,
人物簡介
1939年8月,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1940年到達延安,由於“七大”延期(1945年召開)未出席,而是入中央黨校學習和工作達4年之久。他在參加延安整風運動期間,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積極同王明錯誤路線作鬥爭。1944年9月始,歷任膠東區黨委常委兼組織部長,蘇南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區黨委第二副書記,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等職。
1954年8月,擔任第一汽車製造廠黨委書記,1956年7月15日,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生,1958年,組織專家和科技人員自行設計、製造出了“紅旗”牌轎車,同年8月,趙明新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1965年9月,趙明新調到中國科學院華東分院任黨委書記兼院長。
1967年1月,受“四人幫”的誣陷和迫害含冤去世,時年53歲。1979年2月,經中共中央批准,在上海市龍華革命公墓大廳,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為他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魯北抗戰
至“七七事變”前夕,魯北各縣都已有黨的活動,並逐步成為鄉農校的領導力量。9月24日日寇占領滄州,側翼經鹽山、惠民等地進攻濟南,明新同志決定在魯北組織鄉農學校學員與國民黨軍隊一同抗日,準備在交通要道伏擊日寇,11月10日晚,日軍約400餘人到達離流坡塢6 、7里地的馬頰河,遂決定在陽信流坡塢伏擊敵人,由懂軍事的馮鼎平指揮打伏擊,自己與劉青林到惠民、商河鄉農校去調人調槍來支援戰鬥,由於國民縣長的破壞和逃跑,只有流坡塢和洋湖口鄉農校150名學員參加了戰鬥,由於敵我懸殊,從紀王橋到流坡塢砍倒的樹木路障對日寇的裝甲車根本起不到阻礙作用,面對日寇的裝甲車、坦克、大炮、機槍,鄉農校僅有的10餘桿“湖北造”老步槍,無力對抗,雖然開始時將進入伏擊圈的日軍打得暈頭轉向,但戰鬥僅堅持半小時後就被擊敗,巷戰後主動轉移到惠陽商交界的八里泊,12日趙明新同志主持召開了臨時會議,決定王道和去無棣、樂陵打游擊戰;薛漢三去慶雲組織抗日,後都參加冀魯邊區的武裝起義;孫清野同志回陽信的商店領導工作,成立了陽信工委,與無棣工委創立了陽無根據地;其餘向商河龍桑寺轉移,與丁潤生等會合,結果日軍隨後趕到,此時商河的國民黨軍隊早已全部逃過黃河;由於對形式估計不組,趙明新帶領馮樂進、馮鼎平、萬興詩等20餘人渡過黃河去找山東省委。馮樂進、萬興詩到達長清,與當地共產黨員等取得聯繫,建立了長清黨支部,萬興詩為書記,馮樂進、魏金三、夏頁文等人為委員,組建了長清游擊隊,1938年2月改編為山東省西區抗日自衛團第四大隊,萬興詩同志任副隊長,以後開闢了魯西根據地。趙明新同志找到省委,其過河決定受到省委的批評,由於搞工農運動有經驗,被派到長山縣(現鄒平縣)長山中學準備起義工作,在學生中發展了大量黨員,並於12月26日黑鐵山武裝起義成功,組建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擔任政治部主任,開闢了清河區根據地,1937年擔任新成立的清河區委宣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