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東(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振東(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振東,男,1942年9月出生,漢族,山東武城縣人。1965年畢業於南京農學院農學專業,1980年考入湖南農學院攻讀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研究生學業,獲得碩士學位。1984年調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歷任小麥育種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現為作物研究所首席專家、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2013年12月19日,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振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武城縣
  • 出生日期:1942年9月
  • 職業:農業科研
  • 畢業院校:南京農學院,湖南農學院
  • 信仰:無黨派
  • 主要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
  • 代表作品:濟麥17,濟麥22等小麥新品種
主要貢獻,獲獎情況,主要榮譽,奮鬥歷程,

主要貢獻


長期從事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選育和推廣工作,育成濟南17、濟麥19濟麥20、濟麥21、濟麥22等5個高產優質大面積主推小麥品種,累計推廣超過2.6億畝,增產小麥82.6億公斤。
研究創建了以微量沉降值為核心技術的優質麵包小麥育種方法,育成我國第一個年推廣面積過千萬畝的麵包小麥品種濟南17,有效替代進口。
研究確立了優質麵條小麥選育的4項關鍵指標,創新麵條品質評價方法,育成優質高產麵條小麥品種濟麥19。
創新採用微量沉降值和麵粉膨脹體積指標改良麵筋強度和澱粉特性,實現了蛋白和澱粉品質的同步提高,育成麵包麵條兼用型高產小麥品種濟麥20
集成高產多抗廣適品種選育技術,育成小麥新品種濟麥22,實現了高產育種的新突破。濟麥22連續5年在不同生態類型區37個點次培創出700kg/畝以上的超高產典型,實打產量達789.9kg/畝,創我國冬小麥高產紀錄,目前為全國年推廣面積最大的小麥品種。
趙振東趙振東

獲獎情況


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第1完成人2項,第2完成人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第1完成人1項,第2完成人1項)、二等獎1項(第1完成人);在國家和省級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參編專著5部。

主要榮譽

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2000);
山東省先進工作者(2003);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5);
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6);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8);
全國先進工作者(2010)。
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2012)
趙振東所帶領的小麥創新團隊2007年獲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亞太地區傑出農業科技獎;2008年被農業部評為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2009年被山東省委、省政府評為優秀創新團隊,榮立集體一等功。
2015年6月19日獲得“齊魯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奮鬥歷程

趙振東研究員自南京農學院畢業後,便投入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建墾區的建設中,在艱苦的條件下從事農技推廣和農作物良種繁育工作。十五年中老一輩農墾人言傳身教,培養了堅韌不拔、認真負責的作風,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成為團場的技術骨幹,完成團場多項推廣和創新成果,獲農五師和兵團的科技獎。
1984年調入山東省農科院後,我國小麥連年豐收,逐漸呈現出產量供過於求,而優質小麥依賴進口的相對過剩的狀況,因此立題開展小麥品質改良研究,率先提出了產量和品質雙向協調提高的技術路線,以當時國內生產處於空白狀態的強筋(麵包)小麥為突破口開展工作。探索了產質超親的親本配選模式,採用微量沉降試驗進行個體品質篩選,實現了品質和農藝性狀的同步選擇,育成了高產優質麵包小麥新品種濟南17。濟南17在畝產500千克的生產水平上較對照增產顯著,通過山東省審定,高產示範田平均單產636.8千克,創優質麥高產紀錄,品質達到了國標“優質小麥—強筋小麥”標準,通過試驗示範組裝集成了高產優質配套栽培技術,拓建了優質麥產業化體系。濟南17的大面積推廣和產業化,使其成為制粉業替代進口的國產優質麥品牌。中國科學院院士莊巧生先生稱濟南17為“我國調整作物品種結構,發展優質麥的開路先鋒”。
麵條是我國城鄉居民的主食之一,但是我國麵條小麥研究起步較晚,評價方法不規範,標準不明確,育種工作滯後。趙振東研究員為此開展了麵條小麥育種研究。試驗引入簡單快捷的化學方法替代感官鑑定法對大批量育種材料進行麵條優質篩選,以100多個品種為試材,多年多地種植,研究麵條品質與27項小麥品質指標的關係,經最佳化確立了4個關鍵性理化指標,結合育種實際,制訂了優質麵條小麥育種的品質鑑定程式和選擇標準。農藝性狀選擇則以粒葉比和繁茂性為重點。育成了高產優質麵條小麥新品種濟麥19。濟麥19在 2001年和2003年通過山東省和國家審定,較對照顯著增產,品質達到國標優質中筋小麥品種指標,麵條評分86.5~93.6,是農業部和山東省多年的主導、主推品種。
趙振東研究員系統研究了小麥蛋白質和澱粉特性與麵包/麵條品質的關係,提出了蛋白質質量是影響麵包和麵條品質的共同指標,澱粉品質對麵條品質有重要作用,認定選育優質麵包/麵條兼用型品種可行,選育麵包/麵條兼用型品種應重視蛋白質和澱粉品質的同步選擇。在選育麵包小麥濟南17和優質麵條小麥濟麥19的工作基礎上育成了優質、高產、廣適的強筋小麥新品種濟麥20。濟麥20先後通過山東、天津、河南、安徽4省市審(認)定和國家審定,增產潛力大,高產示範田平均畝產達662.4千克,穩產性佳,萬畝示範方平均畝產527.2千克,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抽樣分析,濟麥20達到國標“優質小麥—強筋小麥”標準,品質與DNS(美國麵包麥)相當,麵包評分90分以上,澱粉質量高,多酚氧化酶活性低,麵條評分90以上,氮磷利用率高,抗逆性強,對不同地域的氣候條件具有良好的廣適性,在跨黃淮北片、南片和北部三大冬麥區的8省市大面積種植。2005年以來是山東省的第一大品種,2008年夏收面積2255萬畝,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小麥品種。
提高小麥單產是我國小麥生產永恆的主題。趙振東研究員在從事品質改良的同時,重視超高產品種的選育,採取以葉片耐熱性和根系的選擇為重點,選育“源”“流”“庫”協調提高的高粒葉比類型的育種途徑,育成了高產抗逆廣適的新品種濟麥22。濟麥22於2006年和2007年通過山東省和國家審定,2008年通過江蘇省認定,該品種的高產示範田多年多點單產超過700千克,2008年在“全國糧食高產創建年”活動中,山東有3縣(市)濟麥22的10畝攻關田單產超過700千克,平均727.0千克/畝,9縣(市)的萬畝示範田畝平均單產594.3千克。濟麥22在江蘇、安徽也有尚佳表現,已成了山東和黃淮麥區的主推品種。
趙振東研究員潛心科研,矢志創新,20多年中育成了5個高產優質主栽小麥品種,並進行了產業化開發,累計推廣面積2億畝以上,取得了巨大社會經濟效益,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獲得了多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003,2005)和山東省科技進步獎(2001,2003,2007),被評為山東省先進科技人員(2000),山東省先進工作者(2003),2005年山東省十大自主創新人物,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6)、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2007)。率先垂範建設科研團隊,所帶領的團隊於2007年被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授予“亞太地區傑出農業科技獎”。
趙振東趙振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