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恩薄

趙恩薄,1897年9月生於直隸天津府鹽山縣韓村區東慈莊村(今屬河北省黃驊市滕莊子鄉)。

1914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17年畢業後入皖系北京北苑參戰第1師步兵第3團任見習官。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使趙博生受到很大鼓舞,立志要做個“模範軍人”。但當時正值軍閥混戰,他已幾次易伍,最後轉入馮玉祥的國民軍,先後任團參謀長、團副、國民軍總指揮部參謀處處長,第5旅參謀長,國民軍聯軍第2軍第5旅旅長,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23軍參謀長。參加了北伐戰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恩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省黃驊市
  • 出生日期:1897年9月
  • 逝世日期:1933年1月
  • 職業:第23軍參謀長
  •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人物生平,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大革命失敗後,他思想茫然,對國民黨反動派屠殺共產黨人感到憤慨。這時期,他仍隨馮玉祥任國民黨軍第2集團軍第14軍參謀長兼特種旅旅長,陝西省西安城防司令。1930年他曾在西安組織“三民主義救國軍”擬占據漢中反對蔣介石的反動統治,開創革命局面,但未能如願。之後他應邀到國民黨軍第26路軍總指揮部任參謀長。由於第26路軍被蔣介石派往江西參加第二次、第三次“圍剿”紅軍的戰爭,並迅速遭到紅軍的反擊,促使趙博生下定決心尋找共產黨人。1931 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趙博生入黨後,在黨的特別支部領導下,很快同紅軍取得了聯繫,與季振同、董振堂等一起多次商討,於1931年12月發動了著名的寧都起義,使原第26路軍17000餘人,攜械起義,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5軍團,趙博生先後任紅5軍團參謀長兼第14軍軍長,紅5軍團副總指揮兼第13軍軍長。他同季振同、肖勁光等率領紅5軍參加了贛州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建黎泰等戰役。戰功卓著,曾多次榮獲中華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的獎勵和表彰,獲得一級紅旗勳章的殊榮。
1933年1月,紅5軍團在江西省的金溪、資溪戰役中,趙博生親自率4個團於金谿縣黃獅渡左側長源廟吸引和箝制3倍於己之敵,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在已勝利完成箝制任務,戰鬥即將結束之際,1月8日,趙博生在距敵只有百米處指揮戰鬥時,不幸右額中彈,壯烈犧牲。

人物紀念

為紀念這位“寧都起義”的領導者、紅5軍團的締造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曾將寧都縣改稱博生縣。以後又在江西省瑞金縣葉坪鎮建立了由朱德題名的博生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