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巷鎮志》是《趙巷鎮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巷鎮志
- 作者:《趙巷鎮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2月
- ISBN:978-7-80730-300-8
- 編纂人員:沈龍泉、朱同福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書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通貫古今,略古詳今”。上限1910年;下限2000年,個別內容上溯下延。 二、書志採用篇章節編寫方式,分為6篇、34章、154節。 三、全志採用志、表、傳、錄、圖等幾種形式記載,志為主體,述而不論。主要圖片和彩照置於卷首,也有分排於有關篇中,表格隨文設定。
作品目錄
封面
趙巷鎮志
圖片
青浦區域圖
趙巷鎮行政圖
趙巷鎮政府辦公大樓
崧澤古文化遺址銘碑
社會各界關注崧澤文化
考古工作者在挖掘、清理遺址中的墓葬
敞咴陶罐
釜形鼎
碗形豆
陶盆
玉璧
玉璧
舌形石斧
條形玉璜
石鑿
石(石奔)
石鑿
1998年10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視察方東村
1998年10月6日,江澤民總書記視察方東村“三高”糧田示範方
1996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視察方東村“三高”糧田示範方
1994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視察新城經濟區
1996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黃菊視察趙巷集鎮市容
199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溫家寶視察趙巷特種蔬菜場
1995年3月17日,原上海市委書記陳國棟來趙巷視察並題詞
1995年10月,原上海市委副書記陳沂來“新城”視察
1995車4月,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桓玉珊來“新城”視察並題詞
趙巷鏌歷年來獲得的部分榮譽
1989年12月15日,中國共產黨趙巷鄉第九次代表大會會場
1989年6月19日,趙巷鎮工會召開“我愛家鄉”獻計獻策懇談會
1989年12月1日,共青團趙巷鄉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主席台
1990年3月30日,趙巷鄉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場
1999年1月21日,趙巷鎮十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進行投票選舉
1990年7月27日,趙巷鄉第九屆婦女代表大會會場
1992年6月24日,趙巷鄉殘疾人協會第一次大會會場
1994年3月23日,趙巷舉行撤鄉建鎮掛牌儀式
1995年8月,趙巷鎮商會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
1995年3月3日,聯合國人口基金總部“P17項目”評估專家來趙巷考察
1997年1月5日,趙巷之友(外商投資企業)聯誼會理事擴大會會場
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
趙巷人民法庭
趙巷工商所
趙巷派出所
趙巷影劇院
趙巷文化中心
趙巷鎮衛生院
趙巷鎮敬老院
趙巷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趙巷自來水廠
趙巷林業站、綠化工程公司
涇港公寓
趙巷農貿市場
建設銀行趙巷分理處
農業銀行趙巷門市
圓民華聯超市趙巷店
趙巷信用社
聯華超市趙巷店
金葉超市趙巷店
北崧中學
趙巷中心國小
趙巷成人學校
趙巷中心幼稚園
趙巷田歌隊早在50年代就聞名江南水鄉,並應邀去北京演唱。圖為趙巷田歌隊員在為廣大民眾演唱
趙巷文化站經常組織文藝演出隊,深入各村(單位)進行文化“三下鄉”活動
趙巷桌球隊在市郊體育比賽中屢屢獲獎。圖為趙巷桌球健兒在青浦縣農運會上
2000年趙巷鎮第五屆運動會開幕式
在“趙巷鎮慶祝第十五屆教師節暨教育獎勵基金表彰大會”上,北崧中學學生表演精彩節 目
上海新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新城經濟區一區
上海新城經濟區二區
上海新城經濟區三區(崧澤工業園區)
上海基舜興休閒製品有限公司
怡中紡織實業(上海)有限公司
永恩實業(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金星三相電機有限公司
上海東亞絲綢時裝有限公司
上海申真阿里佳托有限公司
趙巷特種蔬菜場暖棚蔬菜
上海農業教大有限公司花卉基地
趙巷林業站苗木基地
方西村養羊場
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同志題詞
原上海市委書記陳國棟同志題詞
原上海市委書記胡立教同志題詞
原上海市委副書記陳沂同志題詞
《趙巷鎮志》編纂委員會
《趙巷鎮志》編寫組
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篇 崧澤文化
第一章 崧澤文化
第一節 遺址挖掘
第二節 遺存剖析
第三節 文化特徵
第四節 國家命名
第二章 崧澤文化的分布
第一節 福泉山遺址
第二節 其他遺址
第三章 當時的生產
第一節 生產工具
第二節 生產方式
第四章 當時的生活
第一節 生活用具
第二節 生活方式
第二篇 地理
第一章 行政建置
第一節 鎮區概貌
第二節 建制沿革
第三節 新老集鎮
第四節 行政村與居委會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一節 土壤類別
第二節 水面河道
第三節 氣溫氣候
第四節 自然災害
第五節 本地物產
第三章 戶籍人口
第一節 人口遷徙
第二節 人口統計
第三節 人口構成
第四節 長壽百姓
第三篇 經濟
第一章 新城經濟區
第一節 經濟建設快速發展
第二節 區域規模不斷擴大
第三節 管理模式日益完善
第四節 服務體系逐步形成
第五節 精神文明建設卓有成效
第六節 崧澤工業科技園
第二章 農業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土地資源
第三節 生產關係
第四節 經營管理
第五節 作物栽培
第六節 植物保護
第七節 農業機械
第八節 生產基地
第三章 工業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鄉(鎮)辦企業
第三節 村(隊)辦企業
第四節 三資企業
第五節 私營企業
第六節 其他企業
第四章 副業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養殖業
第三節 疫病防治
第四節 種植業
第五節 手工編結
第五章 水利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農田基楚
第三節 河道治理
第四節 農田灌溉
第五節 圩區建設
第六節 防汛抗災
第六章 財貿
第一節 趙巷商業
第二節 糧油管理
第三節 財政稅務
第四節 金融機構
第五節 工商組織
第四篇 政治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三節 組織建設
第四節 紀律檢查
第五節 宣傳工作
第六節 統一戰線
第七節 幹部名錄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代表選舉
第二節 歷屆人代會
第三節 人大工作
第三章 人民政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機構設定
第三節 幹部名錄
第四章 社會團體
第一節 工會組織
第二節 共產主義青年團
第三節 婦女聯合會
第四節 工商聯合會
第五節 其他體會
第六節 其他黨、團組織
第五章 人民武裝
第一節 武裝機構
第二節 民兵組織
第三節 兵役制度
第四節 其他地方武裝
第六章 治安司法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社會治安
第三節 創安工作
第四節 民事調解
第五節 法律服務
第六節 普法工作
第七節 外來人口管理
第八節 信訪工作
第七章 宗教民族
第一節 組織管理
第二節 宗教活動
第三節 歷代寺廟
第四節 少數民族
第五篇 文化
第一章 教育事業
第一節 幼兒教育
第二節 國小教育
第三節 中學教育
第四節 成人教育
第五節 青保工作
第六節 行政管理
第二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科技隊伍
第二節 科技活動
第三節 科技實驗
第三章 文化藝術
第一節 機構組織
第二節 娛樂場所
第三節 民眾文藝
第四節 廣播電視
第五節 文物古蹟
第四章 檔案事業
第五章 體育事業
第一節 體育管理
第二節 民眾體育
第三節 學校體育
第四節 老年體育
第五節 歷屆運動會
第六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醫療單位
第三節 醫療制度
第四節 婦幼保健
第五節 計畫生育
第六節 愛國衛生
第七節 血吸蟲病防治
第八節 創建衛生集鎮
第六篇 社會
第一章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第一節 文明單位
第二節 先進集體
第三節 “五好”家庭
第四節 文明禮貌月
第二章 村鎮建設
第一節 集鎮建設
第二節 房產事業
第三節 農村建房
第四節 水電供應
第五節 環境保護
第六節 綠化工作
第七節 土地管理
第三章 民政工作
第一節 機構組織
第二節 政權建設
第三節 優撫安置
第四節 社會福利
第五節 扶貧濟困
第六節 婚姻管理
第七節 其他工作
第四章 社會保障
第一節 勞力管理
第二節 勞動服務
第三節 養老保險
第五章 交通郵電
第一節 道路橋樑
第二節 交通運輸
第三節 交通管理
第四節 郵政電信
第六章 鄉土風情
第一節 歲時節氣
第二節 婚嫁喜慶
第三節 喪葬料理
第四節 生活習俗
第五節 稱謂關係
第七章 本土方言
第一節 方言辭彙
第二節 語法特點
第三節 部分諺語
第四節 常用歇後語
第五節 本地俚語
第八章 人物
一、革命烈士
二、先進模範
三、專業人才
四、知名人士
五、對越自衛反擊戰功臣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