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祠堂坐落在開平二街四眼井街中段,坐北向南,占地約2500平方米,四周有圍牆,內有套院,套院內有一層大殿,殿內塑趙養蔚坐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趙家祠堂
- 所屬年代:清初
- 地點: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
- 始建者:趙養蔚
祠堂介紹,規模,傳說,
祠堂介紹
趙家祠堂坐落在開平二街四眼井街中段,坐北向南,占地約2500平方米,四周有圍牆,內有套院,套院內有一層大殿,殿內塑趙養蔚坐像。塑像須髯下垂,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坐像頭戴圓角長方形帽翅的烏紗帽,身穿塑有“海水江牙”的蟒袍,胸前帶有海水波紋和一隻仙鶴回頭望著一輪紅太陽的“補子”,腰橫玉帶,足登粉底黑幫的朝靴,神態非常莊重。
規模
大殿上的四條岔脊都塑有騎鳳仙人和龍、鳳、獅子、海馬、天馬、狻猊、獬豸、鬥牛等脊獸,正脊兩端除塑有張口吞脊的鴟吻外,還有兩隻“鐵叉飛雁”,分別安裝在正脊的東、西兩端。在祠堂、廟宇的殿脊上安裝“鐵叉飛雁”是很罕見的。據說在清朝只有受到“皇封”、“御賜”恩準才可以用此安裝,否則是違法的。“鐵叉飛雁”是用熟鐵緞造而成,高有一米四五。每隻“鐵叉飛雁”的正頂都有一個茶盤大小的圓圈,圈內分別鑲“日”、“月”兩字,在脊東端的是“日”字,脊西端的為“月”字。每隻“鐵叉飛雁”上有9隻飛雁和9把三股叉,上下分3層安裝,每層有3隻飛雁和3把叉。每隻飛雁的中心有活動軸,固定在鐵支柱上,挺拔直立,展翅欲飛。飛雁的頭、尾任何一端只要增加少許重量或有較大一點的風量時,飛雁就會像沉板一般上下擺動,所以鳥雀都不敢落在那裡停留。
在祠堂的南大門框上有對聯:
祖居石城蒸嘗萬載,
脈延天水俎豆千秋。
橫批:趙氏宗祠
傳說
據說趙家祠堂始建於清朝初年,是經清皇帝敕封修建的。趙養蔚原是明朝末年的官員,後來解職還鄉回到開平,在開平擔任地方民團的“剛練”,維護當地的社會治安。當吳三桂引清兵進入山海關時,趙養蔚為了抵抗清兵,組織民團鑄炮、築台。當清兵的“左翼”隊伍路過開平時,趙養蔚下令緊閉城門,對清兵進行炮轟。當時的清兵目的是進攻北京,因此清兵並未停留,匆忙地向北京挺進而去。清兵占領了北京,建立了清王朝,清廷為了利用漢人以鞏固他們的基業,尋查各地有識之士來鋪佐他們的江山社稷。清廷了解趙養蔚是位有膽有識的將才,就下旨調他進京。趙養蔚以為清廷調他進京,是大禍臨頭,因而他就吞金自殺而亡。清廷知道趙養蔚的死訊後,為了收買人心,追封他為御史,並撥帑銀為其建築祠堂,還準其塑像穿戴明朝官服帶履,以示旌表。
趙家祠堂曾於1935年由趙氏宗族捐款進行一次最後重修,塑像、壁畫、天花板和雕樑畫棟,以及大殿上的脊獸都煥然一新。所有的雕塑、繪畫都是由開平二街的修廟、雕塑藝人郝文輝塑繪而成’,藝術性很強。解放以後被拆毀,擴建成開平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