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航

趙宇航

趙宇航,男,漢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上海積體電路研發中心總裁(主持工作)。 趙宇航致力於上海信息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主要參與的《上海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獲99年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一等獎。籌建了全國首家產學研結合、多元投資、企業化運作的積體電路研發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宇航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2年9月
  • 主要成就:上海積體電路研發中心總裁(主持工作)
工作職責,個人成就,

工作職責

趙宇航致力於上海信息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主要參與的《上海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獲99年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一等獎。籌建了全國首家產學研結合、多元投資、企業化運作的積體電路研發中心。建立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0.18微米全套技術並投入生產,開展了0.13微米及以下技術的自主研發。聚焦於下一代無線通訊產品的SOC技術和IP技術,實質性展開國際前沿的射頻RF技術研究。建立了“校際研發資源服務平台”和“校際合作基金”,建立了一種全新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承接了多項國家創新項目、863項目、電子基金髮展項目。在趙宇航的帶領下,研發中心已申請了43項積體電路發明專利.
積體電路是信息產業的“糧食”,而加強積體電路自主技術的研發更是各國爭奪產業制高點的必備手段。縱觀世界,無論已開發國家還是新興地區,都通過不斷地加強技術研發能力,來促進積體電路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作為信息化的核心技術,產業和市場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積體電路技術的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國內的研發力量都分散在產業和科研界,相對投入較少,也沒有適合於積體電路產業研發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無法發揮集聚效應,真正地形成開放式的研發平台,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國家領導一直非常重視自主技術的研發,國務院51號檔案《關於進一步完善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政策有關問題的復函》中明確指出:“國家支持組建一到兩家產學研結合的積體電路研發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剛過而立之年的趙宇航承擔了籌備組建上海積體電路研發中心的主要任務。趙宇航199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同時又具有良好的理科和技術背景。1997年7月進入上海市信息辦工作,負責戰略與規劃研究;1999年1月進入華虹集團,先後任市場部副部長、技術中心副主任。他一直致力於上海信息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其主要參與的《上海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獲得了1999年度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一等獎。其還參與了“上海市積體電路產業發展規劃”、“上海市積體電路產業基地規劃”等重大項目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在信息化和積體電路行業5年多的經歷,使他對積體電路技術與產業發展有了深入的思考和較強的實際運作能力。
作為上海積體電路研發中心的主要籌建者和運行管理者,他積極探索著一條符合時代要求和中國特色的技術研發之路。在市政府的直接關心和大力支持下,2002年12月19日,上海積體電路研發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上海積體電路研發中心由華虹集團、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貝嶺、上海信投等單位共同出資組建,是全國首家企業化運作、產學研結合、多元投資的新型積體電路研發機構,它的建立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關注。信息產業部副部長苟仲文對此評價說:“上海積體電路研發中心在政府支持下,通過產學研結合,共同建立開放式研發平台,開創了一種新模式,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個人成就

在研發中心的工作中,趙宇航積極探索,力求尋找一條新型的研發道路。在他看來,良好的體制和運行機制是研發中心力爭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關鍵所在。在他們的努力下,研發中心建立了一個現代企業的體制,並探索了一種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全新模式,在運作模式上也走出了一條國際合作並和市場緊密結合的新路,力爭為推動產業鏈整體發展做出貢獻。
一是國內外緊密結合。積體電路產業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行業,可以說,如果不開展國際合作,“借船出海”,將永遠無法取得進入國際積體電路產業“俱樂部”的入場券。但是,國際合作並不是單純地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與以往的技術引進不同,研發中心開創了一條參與國際共同研發、共享成果的新路,可以花較低的成本,在掌握前沿技術的同時獲得自主智慧財產權。如在工藝研發上,研發中心和歐洲最大的積體電路研發機構比利時校際微電子研發中心(IMEC)合作,四年將派出共40人共同研發世界前沿的深亞微米CMOS標準工藝技術,通過該項目可形成200項以上的技術發明專利,培養出研發團隊,建立工藝技術自主開發和升級的能力;在設計研發上,研發中心和歐洲著名的無線通訊技術研發機構ACREO合作,通過該項目,研發中心將掌握無線通訊領域最前沿的一批技術和IP,快速形成自主的核心技術和高層次開發團隊。
二是研發與市場緊密結合。研發中心作為一個產業界的研究機構,必須避免研發與市場的脫節,要面向產業需求,及時將研究成果有效地套用於生產之中。研發中心將工藝研發的有關成果首先用於華虹NEC生產線由DRAM向Foundry的工藝轉型工作中,利用已取得的技術研發成果和技術團隊,支撐起華虹NEC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與生產線的緊密合作,研發中心也取得技術服務收入,為進入良性循環打下市場基礎。研發中心也在積極開展與中芯、宏力等生產線的合作。
三是產學研緊密結合。研發中心是產學研共同投資的一個機構,具有產學研緊密合作的良好體制基礎。在市政府相關部門和各股東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各高校的相關研發資源開始逐步向研發中心開放,集中高校在積體電路研發的優勢領域,形成合力為產業發展提供專業化服務。研發中心和各股東高校共同建立了“校際研發資源管理小組”,推進研發資源的共享和深層利用;同時建立“校際研發基金”,由產業界共同支持高校在特色領域的研究,以更好地為產業服務;逐步探索項目管理、激勵等機制,形成了一種產業與大學間緊密合作的態勢。
與國際上類似的研發機構相比,上海積體電路研發中心存在著資金少、技術積累不足等一系列問題。為克服這些困難,真正起到推動產業發展的作用,需要有很強的創業精神。正象趙宇航一再強調的,要有“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創業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趙宇航帶領著技術研發團隊,打了一個又一個硬戰。已取得了與IMEC共同研發的0.18微米CMOS標準工藝技術並開展了0.13微米及以下技術的研發;取得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已帶回了31項共享專利,並在國內申請了43項專利;在國內大生產上套用取得階段性成果,在華虹NEC生產線以生產DRAM晶片為主向標準邏輯工藝的FOUNDRY加工生產線的轉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面向下一代無線通訊產品的SOC技術和IP技術研究已實質性展開,在年底將取得階段性的進展;還承接了多項國家和地方的攻關項目,如國家創新項目、863項目、電子基金髮展項目等。這一系列的成果表明,研發中心已逐步走出了一條新路,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