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加軍,男,1961年10月生,江蘇濱海人。1982年7月畢業於蘇州大學歷史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加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濱海
- 出生日期:1961年10月
- 畢業院校:蘇州大學歷史系
趙加軍,男,1961年10月生,江蘇濱海人。1982年7月畢業於蘇州大學歷史系。1982年走上教育工作崗位,1995年6月被破格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2002年9月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2007年4月被晉升為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曾任八灘中學副校長、獐溝中學校長,現為明達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兼任江蘇省高考綜合學科命題審題組成員、文科組組長,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員,鹽城市歷史學會理事,鹽城市心理健康教育學會副理事長。他先後獲得“江蘇省特級教師”、“鹽城市優秀知識分子”、“鹽城市首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鹽城青年改革十傑”、“鹽城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鹽城市依靠職工辦學的好領導”等多項榮譽。
一、政治思想表現
他始終以黨員教師自重自律,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注重發揮歷史教育教學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特別是政治思想素質。自工作以來,一直把教師工作放在首位,爭挑重擔,不計報酬,無私奉獻,愛生如子,富有創新意識、改革魄力、高尚人格、進取精神,是教師的熱心人,學生的貼心人,教學的苦心人,科研的痴心人。2004年,他因被鹽城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而獲10000元獎金,這筆錢他分文未取,而是設立了“鹽城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基金會”,用來獎勵品學兼優、家境貧寒的學子。幾年來,他累計捐款2萬多元。在他的影響下,捐資助學已成為當地的風尚。2003年,獐溝中學捐資助學被評為濱海縣“十佳文明新事”,而他數次被市、縣表彰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
二、教育教學工作
趙加軍同志能刻苦鑽研教育教學理論,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他潛心研究歷史教學理論,努力探索歷史教改新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激趣、導思、求美、教活”的教學風格。歷年所任教班級的高考成績均為全縣第一,他總結出的“讀提講議練”教學法,在省內外有一定的影響。他多次參加全國、省、市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的活動,並在全國、省、市、縣上示範課,均受到好評。其中,執教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獲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優課評比一等獎,執教的觀摩課《“一國兩制”和祖國的統一大業》在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上受到好評。《發揮歷史教學優勢,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一文在全國歷史教學年會上宣讀。《歷史教育與國際理解教育》、《淺談歷史教學中的國情教育》獲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論文評比一等獎。他主持的 1個國家級課題、2個省級課題已通過成果鑑定。他治學嚴謹,筆耕不輟,編寫出版專著《歷史材料解析和綜合問答學習指南》、《心育讀本》2部,《淺談中國史教學中如何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等7篇論文在《歷史教學問題》、《中學歷史教學研究》等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有30多篇論文獲市級以上教育教學論文獎。《歷史教育與國際理解教育》獲中國教育學會歷史教學研究會和《歷史教學問題》雜誌社優秀論文評比一等獎,《淺談歷史教學中的國情教育》獲中國教育學會歷史專業委員會論文評比一等獎,《發揮歷史教學優勢,努力實施素質教育》獲江蘇省教育學會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論文評比一等獎,《高中歷史教學與學生學習心理層次淺析》獲江蘇省教育廳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素質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文獲鹽城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三、管理工作
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容易,成為一個優秀的校長也不容易,而成為一個既是優秀教師也是優秀校長的更不容易。作為教師,趙加軍同志創下了鹽城市的多項第一;作為校長,他又是一位具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鮮明的辦學特色和擁有卓著辦學成果的校長。這些成績取得都源於他那“追求卓越”奮鬥精神。
趙加軍校長首先突出一個“創”字。1999年8月28日,趙加軍同志調任獐溝中學校長。面對縣委、縣政府將獐溝中學創建省重點中學作為縣十件實事之一這一要求,面對學校在前一輪教育競爭中落伍的現實,面對無區域優勢、無生源優勢、無師資優勢等不利局面,他並沒有嘆氣,沒有氣餒,而是咬定青山不放鬆,遭遇挫折不放棄。對外,他多方奔走呼號,爭取資金,爭取支持;對內,他喊出了“憑著一顆良心,迸發一股熱情,奉獻一種精神,創造一個奇蹟”的口號,以此整合創建力量,去重新獲得與兄弟學校平等競爭的話語權。在他的殫精竭慮、孜孜以求下,在全體員工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下,獐溝中學實現了由日益萎縮的老完中向市重點、省三星級學校的跨越。江蘇省三星級高中驗收專家組組長動情地評價獐溝中學的創建工作:“獐溝中學以創建為旗幟,迎難而上,辦學條件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不容易;以‘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為理念,走內涵發展之路,不簡單;以追求卓越的獐中精神,激勵教職工快速成長,了不起。”
2006年8月14日,趙加軍同志長擔任濱海縣明達中學校長。針對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對教育工作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視和全縣人民對教育有著更高期盼的新形勢,趙加軍校長突出“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提出“細管理,上質量;樹品牌,登舞台;建四星,升位次;展特色,爭一流;創輝煌,成名校”的今後五年發展規劃,在精細化管理、精神管理、教育科研、校園文化環境打造等方面下功夫,力爭把明達中學建設成“省內有一定知名度,市內同類學校居前列”的模範學校。在2007年高考中,明達中學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應屆文化本科上線比06年增長291.7%,藝術本科上線數列全市第一,任務完成率、增幅、加工率均居鹽城市第一。
其二是注重一個“細”字。細化目標達成,細化管理制度,細化教學責任,細化工作環節,做到層層分解目標,條條落實責任,事事明確要求。他經常深入課堂了解教學情況,並利用自身優勢指點教和學,對教學中的任何細節都不放過。趙加軍校長經常告誡後勤人員,我們學校要一心為學生著想,讓學生感受家的溫暖,不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隨意降低學生的生活質量。他每學期都讓總務處組織後勤人員進行技能操作比賽,為學生提供縣裡一流的服務。有一次,因為後勤工人操作失誤,發生飲食問題,趙加軍校長立即趕到食堂查明情況,主動向學生檢討自己,並責成有關部門加班加點重新補上這頓飯,此舉贏得了學生們的熱烈掌聲。
其三是追求一個“文”字。走進他的校園,吸引人們的不只是林立的樓宇、寬闊的操場、平坦的道路、萋萋的芳草、蔥蔥的綠樹、清清的河水……更多的是她所蘊含的豐富文化韻味:“求索路”、“經緯路”、“榮光樓”等匠心的命名,處處充滿傳統文化氣息;世紀壇、豐功牌、德育牆、燈光宣傳牌,塊塊昭示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進一步開展素質教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學校成立了紅杏詩聯社。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詩聯教育活動,教師引詩用詞已成為課堂上的文化快餐,學生吟詩誦詞也已成為校園裡的亮麗風景。詩聯教育已發展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大特色、一大亮點。2004年、2005年,獐溝中學兩度代表濱海縣接受“全國楹聯之鄉”、“全國詩詞之鄉”的驗收,深受驗收的專家組的高度讚譽,為濱海縣創建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學校因此被授予全國“詩教工作先進單位”。
其四是強調一個“研”字。學校發展不僅要在硬體上加大投入,更要在師生的軟體上換“芯”。教學研究是學校質量騰飛的助推器,是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催化劑。在他的倡導、引領、帶動、主持下,學校教研之風濃烈。國家級教育研究課題“農村中學生自主學習心理培養的研究”、省級教育研究課題“歷史教學中滲透傳統美德教育”、“農村中學生自主求知心理素質培養的研究”順利通過成果鑑定,並均獲研究成果一等獎。教學研究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了教師的素質。近幾年學校均超額完成縣下達的高考升學任務,一批年青教學骨幹在市、縣嶄露頭角。
趙加軍校長在辦學上還抓住一個“特”字。他堅持著眼未來,能根據當前教育形勢和學校的實際情況,走特色興校之路。在擔任獐溝中學校長後,他審時度勢地提出了“打造體藝見長特色”的辦學口號,使學校的本科上線數明顯上升。這一思路也啟發了縣內兄弟學校,使全縣高考體藝上線數位居全市前列,明達中學幾年來一直居全市第一。近幾年,課題研究、心理教育、和諧教育、生命教育等都陸續成為他所在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被授予“全國教科研工作組織獎”、“江蘇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江蘇省和諧教育實驗學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