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炬

趙光炬

趙光炬(1914.06—2012.02),男,漢族,海南東方四更鎮英顯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海南行政區人大籌備組原組長,原中共海南區黨委副書記兼海南行政區公署副主任,原海南行政區革命委員會主任兼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書記、州革命委員會主任,海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原顧問,海南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第一屆、第二屆常務副會長。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十四大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光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海南東方
  • 出生日期:1914年6月
  • 逝世日期:2012年2月12日
  • 職業:原海南行政區委副書記
  • 畢業院校:美合根據地特委黨校第一期學習班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生平,傾心老區不了情,

人物生平

趙光炬同志是海南東方人,1914年6月出生,193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工作。
前右為趙光炬前右為趙光炬
1937年8月至1950年5月任中共昌感縣委委員、瓊西南臨委委員、昌感縣委副書記、昌感崖聯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瓊崖南區、西南區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共瓊崖南區地委委員、書記兼專署專員、瓊崖縱隊第5總隊政治委員;
1950年5月至1952年3月任海南軍政委員會民政處副處長、處長;
1952年4月至1958年11月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地委書記、州委書記;
1958年12月至1966年12月任海南行政區黨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州委書記(期間:1961年11月至1962年12月兼任海口市委第一書記);
1967年1月至1972年12月被批鬥審查;
1973年4月至1983年12月任海南行政區革委會副主任、主任兼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書記、州革委會主任,海南區黨委副書記兼海南行政區公署副主任;
1984年1月至1988年4月任海南行政區人大籌備組組長,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6年8月離休,曾任海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
1988年8月享受副省長級醫療、住房待遇;
趙光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2月12日10時40分在海口逝世,享年98歲。
趙光炬同志遺體送別儀式,2012年02月17日上午在海口殯儀館舉行。全省各界500餘人懷著沉痛的心情,向趙光炬同志作最後的告別。
趙光炬同志遺體送別儀式趙光炬同志遺體送別儀式
趙光炬同志逝世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對趙光炬同志逝世表示哀悼,對其親屬表示慰問。
中共中央組織部,海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敬獻了花圈。

傾心老區不了情

趙光炬同志1988年從副省級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征塵未洗,積極奔走,聯繫5名德高望重的省級老幹部,聯名向省委、省政府倡議成立海南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倡議書》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主要領導立即批准成立海南省老區建設促進會,並給辦公室三個幹部編制,做具體工作。趙光炬同志被推選為第一屆省老促會常務副會長(法人代表)、第二屆連任。十多年來,他為老區人民做了許多實事。
老促會剛剛成立,趙光炬同志身先士卒,帶領老促會同志深入老區搞調研。東方市公愛鄉,地處偏僻山區,因為缺水,民眾溫飽尚未解決,他看到民眾吃的是野菜摻米煮的稀飯,很是痛心。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公愛鄉乾旱缺水、農田無法灌溉的問題,他親自上門找省政府主要領導商量,由省撥款260多萬元支持公愛鄉興建溫村水庫,為該鄉脫貧創造了基本條件。
三亞市梅山鎮民眾曾經上書要求政府幫助他們興修水庫,解決農田灌溉問題。趙光炬同志和省市有關部門領導、技術人員來到梅山鎮實地考察,選定壩址,當場決定,由省水利部門負責勘測設計,省扶貧辦以工代賑撥款390萬元,修建梅山嶺水庫。1992年水庫建成,使15個村莊6000多畝農田得以灌溉。
海南建省之初,全省老區8734個自然村飲水、用電、住房、交通、教育、灌溉等方面存在的困難非常突出。趙光炬同志考慮到,要把這些問題解決好,需要大量資金、需要一定時間,要有長期規劃,每年解決一批。為此,他親自出馬,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積極奔走於省直各部門,要求他們支持老區建設,把資金向老區傾斜。1992年省直各部門支持老區建設資金1800萬元,1993年增加到7500萬元,而且以後每年只增不減。
馮白駒是海南革命老區的創始人。國務院批准他的故居為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春節,趙光炬同志到馮白駒同志故居長泰村給民眾拜年。他看到“馮白駒將軍”銅像變黑,室內文物受潮變質,由國道進村的土路泥濘難走,深感憂慮。回去後,他同省領導商量,由省交通廳撥款380萬元,幫助長泰村修建6公里水泥公路。2003年6月是馮白駒誕辰100周年,他又同海口市委書記王富玉商量,撥款100多萬元,重新維修馮白駒故居,擴大展室,複製文物,美化綠化庭院,改善周圍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