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仙泉
- 別名:趙先權
- 出生地:松滋市街河市鎮栗林子村
-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
個人經歷,個人成果,發表作品,
個人經歷
1979年從松滋二中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83年畢業分配到沙市市委黨校任教。1984年考入武漢大學研究生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1987年畢業後先到《湖北日報》駐黃岡記者站當記者,不久辭職到華中理工大學中文系任教。1993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畢業分配到中央電視台新聞採訪部擔任記者編輯。
個人成果
電視新聞代表作主要有《新聞聯播》1998年5月2日播出的《湖北宜昌:端掉稅官金飯碗》、 1998年10月1日播出的《歷史的跨躍:中國改革開放20年》、 1999年1月19播出的《一份山林承包契約 引出兩份判決書》等等。此外,參與的多個節目獲得新聞獎。在大型系列報導《豐碑》中擔任策劃與編輯,該大型報導獲得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連續(系列)報導特別獎、中央電視台優秀節目獎,其中的《光彩智慧的中國人》還獲得第八屆中國人口新聞獎電視新聞類作品一等獎;參與編輯的大型報導《聚焦<婚姻法>》獲得第十一屆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好新聞評選一等獎、全國法制好新聞評比電視專題類二等獎。從2001年開始參與中央電視台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為此被評為中央電視台2003年度精神文明先進個人。2004年至2005年掛任內蒙古自治區廣電局局長助理。學術論文《論中國新聞對外報導的文化策略》獲得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出版文集《理性與情感》(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詩集《詩海揚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文集《思無邪--仙泉手記》(中國環境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曾主編出版散文集《愛像青橄欖》,擔任《電視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踐》一書編委。獲“全國廣電理論百優人才”稱號。
發表作品
一、 論文類
1、《言近而指遠 意決而辭婉—王國維詞<青玉案>賞析》,《寫作》雜誌1993年第8期。
2、《騷音屈子心》,《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 。
3、《戰國諸子文風與韓非散文的形象特徵》,《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增刊。
4、《關於社會主義文藝與傳統文化關係的巨觀思考》,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科海百粟—華中理工大學青年科學工作者優秀論文集》1993年7月版。
5、《正確把握宣傳輿論導向——中央電視台近年來新聞改革的實踐和認識》,合作,《電視研究》1996年第12期。
6、《簡論全球時代新聞傳播的文化策略》,《新聞傳播學術報告會論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7、《人物專訪與電視新聞的輿論導向》,《電視研究》1997年第8期。
8、《新聞人物的形象傳播—評系列報導〈部長訪談錄〉》,《電視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9、《電視新聞漫談》,《電視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0、《形象思維與電視新聞的傳播藝術》,《電視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1、《簡評系列報導〈歷史的跨越〉》,《電視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2、《捕捉新聞事實的新聞核心》,《電視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3、《觀眾收視心理變遷與電視欄目創新》,《中華新聞報》1998年1月19日。
14、《論影響新聞傳播效果的障礙因素》,《新聞前哨》1995年第6期。
15、《媒介新寵“電子報”》,《青年報刊》1995年第6期。
16、《中國新聞對外報導的文化策略》,《電視研究》2001年第2期。
17、《拓展成就報導的重要手段--電視系列報導的創新》《中國記者》2002年第7期。
18、《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電視研究》2003年第9期。
19、《新聞頻道的品牌理念與探索》,《中華新聞報》 2003年7月9日。
20、《消費者的“第三隻眼”--每周質量報導評析》《電視研究》2004年第8期。
21、《文化策略:對外傳播的新途徑(上、下)》,《對外大傳播》2004第2、3期。
22、《典型人物報導的電視媒介優勢與宣傳藝術》,《電視研究》2005年第2期。
23、《觀眾收視心理變遷與電視欄目及節目創新》, 《品牌打造與節目創新》,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8月版。
24、《全球時代新聞傳播的文化策略》,《電視研究》2011年第6期“建設國際一流媒體業務研討專刊”
二、 詩歌類
《故鄉》,刊載於詩集《七色光》,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下輩子再愛》,《生活潮》1993年第4期。
《橘子洲頭幽思》,《中流》,1993年第6期 。
《魯迅隨想》,《中流》,1994年第9期。
《讓我們自由呼吸》,《北京晚報》,2003年5月26日。
《還我們自由呼吸》,《人民日報》,2003年5月27日。
《聽混聲無伴奏合唱》,《內蒙古廣播電視報》,2004年11月23日。
《馬頭琴》,《內蒙古廣播電視報》,2004年11月16日。
《塞上人家》,《內蒙古日報》,2004年12月4日。
《真情男人牛玉儒》,《內蒙古廣播電視報》,2004年12月7日。
《詩讚牛玉儒》,《人民日報》,2004年12月14日。
《永遠的墓志銘》,《內蒙古日報》,2005年4月2日。
《詩兩首》(贈內蒙古師大、登大青山),《內蒙古廣播電視報》,2005年6月7日。
《詩二首》(賀漢鼎光電投產、詠烏海),《內蒙古廣播電視報》,2005年6月14日。
《赤峰祖詩》,《內蒙古廣播電視報》,2005年9月13日。
《游赤峰》(詩二首),《紅山晚報》(赤峰),2005年9月27日。
《江西詩札》(組詩) ,《人民日報》2008年11月17日。
《內蒙古組詩》,《內蒙古日報》2009年3月27日 。
《內蒙古組詩》 ,《中國作家》2009年12月。
《趙仙泉詩選》,《詩選刊》2009年11月。
三、 散文類
《夜登泰山》,《江漢早報》1985年11月1日。
《海 韻》,《江漢早報》1985年11月27日。
《孔廟.孔府.孔林》,《江漢早報》1985年12月13日。
《北京拾零》,《江漢早報》1986年1月30日。
《成都二題》,《江漢早報》1986年9月23日。
《名門之後一俊才——訪孔子後裔孔令人教授》,《湖北日報》1987年5月8日。
《楚天菊魂》,《江漢早報》1987年12月1日。
《新 鞋》,《武漢晚報》1988年5月12日。
《俗文學與俗讀者》,《文匯讀書周報》1988年7月2日。
《我熟識的幾位教授》,《楚天周末》1988年8月6日。
《當代人的心靈震顫》,《社會》雜誌1990年第2期。
《我曾是個野孩子》,《武漢晚報》周末1990年6月30日。
《藏 書》,《武漢晚報》周末刊1990年10月13日。
《純情世界的美麗風景》,《書刊導報》1991年2月15日。
《深刻的幽默——讀錢鐘書<寫在人生邊上>》,《書刊導報》1991年3月8日。
《西北漫筆》,《中國青年報》星期刊1991年3月31日。
《“攀龍附鳳”的思考》,《長江日報》1991年5月18日。
《母 親》,《武漢晚報》周末刊1991年7月13日。
《神怪小說<鬼谷子春秋>》,《書刊導報》1992年8月14日日。
《難忘兄嫂情》,《武漢晚報》周末刊1992年8月15日。
《變則通,通則久》,《湖北經濟報》1993年1月26日。
《讀懂中國這部大書很有意義——韓國漢學家柳應九訪談錄》,《湖北日報》1993年4月13日。
《亦喜亦憂的職稱大戰》,《湖北日報》1993年6月6日。
《為夢想而奔走——記台灣文津出版社主編邱鎮京教授》,《新聞出版報》1993年12月17日。
《孩子唱什麼歌?》,《人民日報》1994年4月25日。
《<史記>與史官文化》,《人民日報》1994年6月17日。
《勞神費力編輯冷門書引起海內外關注 <挽孫中山聯選>歷艱面世》,《團結報》1994年8月3日。
《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著眼於二十一世紀人才戰略》,《光明日報》1994年10月6日。
《西北師範大學校長王福成換換思路天地寬》,《光明日報》1995年1月2日。
《出書與職稱》,《新聞出版報》1995年3月6日。
《學者也能偷閒》,《光明日報》1995年3月10日。
《朝花夕拾舊書攤》,《中華新聞信息報》1995年4月19日。
《休閒的實力》,《光明日報》1995年4月21日。
《中南工業大學校長何繼善跨世紀的辦學思路》,《光明日報》1995年5月29日。
《情懷不變——記香港語文學家殷德厚》,《人民日報》海外版1995年8月18日。
《職業 人格 尊嚴》,《中國三峽工程報》1995年10月19日。
《農民離土與城市夢尋》,《經濟日報》1995年10月25日。
《<史記>研究的新視野》1995年12月14日《人民日報》
《破除“皇都子民”意識》,《北京晚報》1995年12月16日。
《怎一個“考”字了得》,《光明日報》1996年6月28日。
《電視斷想》,《中國文化報》1997年6月27日。
《走出書齋天地寬》,《中華新聞報》1997年7月28日。
《實證與創新——評<戰國文學史》,《人民日報》1997年8月8日。
《學界醜聞引出的思考》,《中國文化報》1997年12月5日。
《1997隨想》,《人民日報》1997年12月28日 。
《遭遇“車禍”》,《武漢晚報》1998年4月4日。
《沉甸甸的鄉情》,《中國文化報》1999年4月16日。
《也談比爾·蓋茨及其他》,中國青年報1999年11月12日。
《解讀澳門》,《長江日報》》1999年12月14日。
《十年夢尋》,《北京晨報》2000年6月8日。
《“電視崇拜”能維持多久》(筆名人猿泰山),《京華時報》2001年9月11日》
《阿曼:擁抱陽光與藍天》,《中國電視報》2002年4月25日。
《北京的防守反擊戰》,《北京晚報》2003年7月2日。
《徘徊在文學與新聞學之間》,《中華新聞報》2003年10月24日。
《新聞教育兩問》,《中華新聞報》2004年3月29日。
《親近內蒙古》,《內蒙古廣播電視報》2004年11月9日。
《電視筆談》,《內蒙古廣播電視報》2005年8月30日。
《感恩:生命中的心靈之花》,《人民日報》2006年12月21日。
《生命和文化的延續》,《北京考試報》2009年10月19日
《時代的瞭望者與記錄者—我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新聞實踐》,經濟日報出版社《新聞戰線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徵文獲獎作品選》,2010年5月。
正式出版物:
人民日報出版社《理性與情感—一個新聞學博士的精神空間》
中國戲劇出版社《詩海揚帆》
中國環境出版社《思無邪:仙泉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