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不仁

趙不仁(1908年 -1986年),現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民盟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趙不仁原名趙仁、趙野農,字不忍。後取《老子》“造物不仁,以天下為芻狗”之義,改名不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不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霍邱縣眾興集趙河村人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 1986
  • 職業:現代著名畫家,書法家
  • 代表作品:十破圖
趙不仁
人物生平
號皖霍鄉人、閒雲、霍散人,齋號悶葫蘆齋。安徽霍邱縣眾興集趙河村人。他自幼酷愛書畫,七歲讀私塾,在老師的指導下臨帖作畫,打下堅實基礎。十九歲離鄉獨闖京城,考入河北省公路局任小職員。1936年在冀察綏靖公署工作,作過宋哲元的秘書。後任北平《新民報》書記及事務主任、《世界時報》編輯部事務科科長、北平新聞行業協會秘書等職。工作之餘,趙不仁仍畫筆不離手,潛心於書畫創作與研究。他用硯台研墨作畫,從未用過墨汁,一生曾磨穿了幾方魯硯。在取得一定成績後,用了三年時間先後拜張大千齊白石為師,兩老師不僅把不仁當作弟子,還以友相待,常將各自的字畫送給不仁。不仁從不以自己是誰的弟子而招搖世界,而是苦學勤練。此後他又向老畫家吳鏡汀陳師曾求學問藝。在名師的指點下,趙不仁30多歲時已成為揚名京師的青年畫家。其作品筆法古奇,氣派雄壯,自成一家。他的山水畫蒼蔚古淡、筆力渾厚,設色清新峻逸。他遠學宋、元畫家董源、居然、黃公望,尤喜八大山人畫意和石濤的筆墨淋漓,近師黃賓虹張大千等名家,他學古不泥古,開拓創新,風格多樣,集傳統之大成,融諸家之法為己法,為中國畫的發展探索新路。其《江天雪霽圖卷》、《平湖泛舟》、《茅舍秋風》、《千帆競發》等作品,以中鋒作樹,側鋒畫山,枯筆濕筆結合,一氣呵成,創造了筆墨山水的新風格。他的花鳥畫也有許多獨創之處,如《竹石圖》、《梅雪爭春》等,工謹精細,清幽宜人,揮灑自如,墨氣蒼然。他多畫梅、蘭、竹、石,意在表達“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間”的人格境界。他說,我畫梅蘭竹菊,就是要表達對“梅之傲骨,蘭之幽香,竹之高仰,菊之傲霜,松之常青”的精神追求。趙不仁書法功力亦深,真草隸篆無一不精,而真正體現其藝術個性的是草書。草書雖有矩,但點劃用筆、結構布局均較自由,易於體現書為心畫的原則。不仁的草書有些怪,飛筆行文,如龍虎之姿,氣貫宇宙,深得秦漢神韻,魏晉風骨。他還擅長朱拓、篆刻和治印,刀法酣勁,自成一格。景孤血先生評論說:“吾友趙不仁先生,名仁,多才多藝之藝術家也。”吳仲康贊其“性高潔,寡交遊,襟懷浩蕩,慷慨謳歌,中外知名書畫金石家也。”
趙不仁30年代與陸鴻年曹克家劉凌滄等發起成立中國畫學研究會,是最早的創始人之一,擔任講師。他也是中國書學研究會會員,並在該會擔任講師。他與名流劉凌滄等還發起成立“藝林畫會”,並任會長,多次舉辦藝林畫展。趙不仁平時沉默寡言,不善交際,但他有一副助人心腸。那時他月工資是十二元,但在為天津水災舉辦“個人書畫展”後,卻把畫展獲得的兩千元收入全部捐給天津災區。畫家李苦禪家境貧寒,為了接濟李苦禪,他將自己的工資送給李苦禪的家人。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戰爭侵略中國。面對國破家亡的民族悲劇,已蜚聲藝壇的青年畫家趙不仁義憤填膺,決心用畫筆來戰鬥。當人們下班後,他躲在一間小屋裡,反覆構思,幾夜不寐,最終創作出了反映中國人民抗戰決心的國畫《十破圖》,畫面上拓片、書箋、殘畫、古紙集於一紙,不僅殘篇斷頁摹仿逼真,而且技藝高超,蘊涵著中華民族慘遭蹂躪、民族文化凋零、家亡國破的悲愴和憤慨。這幅畫在《新民報》發表後,轟動一時,有力地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激發了民眾的抗戰熱情和保家衛國的決心。“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他在河北滿城縣政府中做文秘工作時,有一次他得知當局要殺害被捕的八路軍戰士,於是他疏通關係,當夜將人秘密放走。1938年,趙不仁任職的《世界時報》被日軍強行接管,他不甘當亡國奴,與著名畫家曹克家組織藝林畫展,在中山公園展出《十破圖》。《新民報》等北平各報紛紛報導展出盛況,稱“《十破圖》精妙異常,可推巨擘”。日軍將他叫回報社,惡狠狠地說:“你的《十破圖》是什麼畫?”趙不仁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的《十破圖》是中國畫,畫的是中國的國情。”日軍官狠狠一拍桌子說:“你有意影射皇軍,良心大大地壞了。你不是人,你不能在報社工作了。”趙不仁無一絲媚骨,一摔胳臂,憤然離開了報社。那一天他揮筆操刀刻了一塊“悶葫蘆齋”匾額懸掛在家門口,從此隱居家中,精心寫字作畫。失業以後,為了養家餬口,一直靠修藤椅、糊紙盒、賣冰棍、拾破爛為生,即使在生活窮困潦倒中也不賣自己的字畫。解放後,趙不仁以與世無爭的心境,依然隱居家中,整日邀游在墨海畫卷之中。他在家收徒傳藝,學生們不必交納學費,年終時不過送給老師兩瓶白酒。他一生為人正直,清高廉潔,淡泊名利,他教育學生學畫也要先學做人,他經常告誡學生“人生莫被虛名累,學到愚時乃是賢。”多年來趙不仁整日在家默默無聞耕耘於墨海硯田,他沒有一天放下畫筆,每日必練字三百,他作畫的桌子無襯氈,一張搓板翻過來也當畫板用,最窮困時,“宣紙用盡無錢買,且就東窗紙一張”。文革動亂年代,趙不仁的家也遭到造反派的查抄,許多字畫毀於一旦。他還被強行長年挖防空洞,白天挖防空洞,每天凌晨四點他就起床畫畫,仍不放下畫筆。
七十年代末,趙不仁被落實政策,中國美協、北京市政府等領導和專家先後都來看望趙不仁,他終於走出了悶葫蘆齋,搬進了新居,先後加入中國美協和中國書協,並被聘為北京書畫美術研究會理事。1984年被聘為北京文史館研究館員。中日邦交正常化時,中國畫展在日本展出趙不仁的一副書法狂草使人們尋找到了曾因《十破圖》享譽三十年代的老畫家,在日本出版的《中國現代書畫篆刻名家鑒》、《世界名人錄》將趙不仁的傳略收入了該書中。此後,他的作品和傳略被載人《中國美術家人名詞典》、《中國當代書法家詞典》等辭書。
時隔近四十年,趙不仁重返畫壇,使他迸發了更大的創作激情。他先後應邀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國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日友好醫院、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創作了一大批作品,為修復長城、拯救大熊貓捐獻許多作品。他的作品不僅被中國美術館等國內機構收藏,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外博物館也收藏了他的作品。中國美協書記劉訊說,趙不仁是不仁而有仁,他的畫品、藝品和他的人品一樣高。1981年中國美協北京分會在北海公園舉辦了“趙不仁書畫展”,使趙不仁近半個世紀的精美作品盡現在人們面前。吸引了廣大觀眾。《十破圖》第二次面世,他當年臨危不懼的愛國熱情,再次受到社會的好評。中國美協副主席蔡若虹評價說:“趙不仁的書畫非常好,字里畫間功夫深厚,且有新意。尤其雪景山水,更有特色。這對研究傳統書法繪畫者來說,很有參考價值。”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魏傳統看完畫展後激動地賦詩一首:“不仁而有仁,十破向黎明;人間今已換,無險不可攀。”趙不仁晚年常以“大禹惜寸陰,陶侃惜分陰”的精神鞭策自己,更加孜孜不倦、勤奮作畫。其晚年創作多有率真、創新之作,漸入清新之境,作品如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飾,更具審美意味。趙不仁一生孜孜以求,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書畫藝術,創造了筆力雄厚、蒼古高雅、設色超俗、清新峻逸的獨特風格,為人類文化藝術寶庫留下了珍貴的精神遺產。
1986年4月在北京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