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清(鹿邑籍導演)

趙一清(鹿邑籍導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影導演、劇作家、製片人趙一清,1981年生於河南鹿邑,現居北京。16歲開始公開發表文學作品;多年影像與詩歌藝術探索同時,在《現代青年》、《上海小說》、《山東文學》等全國公開發行報刊發表小說作品若干,曾從事記者、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等職業;2011年完成自編自導的電影處女作《男人背後的女人》拍攝工作,2012年該片發行後引起業內關注。其首部劇情長片電影作品因在“極短拍攝時間內動用極低成本、極少資源”出色完成拍攝製作,被業內人士讚嘆為“天才”導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一清
  • 外文名:Zhao Yi-qing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鹿邑
  • 出生日期:1981年
  • 職業:導演,劇作家,製片人
  • 畢業院校:南昌大學
  • 代表作品:男人背後的女人
個人履歷,人生經歷,個人作品,電影觀點,媒體專訪,公益行動,

個人履歷

青年電影製作人、導演、劇作家、詩人趙一清,1981年他生於河南鹿邑一個嚴謹的鄉村醫生家庭,幼年嚴苛的管教環境反而造就他嚮往自由的心和奔放的思想,很早就顯現出文學藝術方面的天賦異稟。對學校應試教育的叛逆,給了他獨立思考的習慣與富有爆發力的創作風格。多年的影像與詩歌藝術探索同時,在《現代青年》、《上海小說》、《山東文學》等全國公開發行報刊發表小說作品若干。2011年完成自編自導的電影處女作《男人背後的女人》拍攝工作,正式開啟他的電影人生。

人生經歷

新銳導演趙一清:開拓電影的詩意江湖
莫言、劉震雲、賈平凹……威震中國文壇的大作家,一大半都是從農村走出來。而縱觀文化藝術領域,電影因與詩歌、音樂等藝術形式相比顯得異常高昂的成本,常被稱為貴族藝術,生於農村的人好像不太適合搞電影。青年電影導演趙一清卻說:“我人生最大的幸運是生在農村,更大的幸運是成長於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折期。如果中國沒有了農村,中國的藝術也許在前衛性和多樣化上會有所發展,但是將失去溫度。你是願意擁抱一具艷麗的殭屍,還是願意擁抱一位粗野的村姑?”
趙一清又說:“莫言是農民英雄!我將成為電影界的莫言,並且將比莫言走得更遠,因為我很有才的同時又很壞!在批判、誹謗、攻擊成為常態化的網路時代,壞一點更能百毒不侵我行我素!”
趙一清還說:“我的得意之處是沒有讀電影學院,保持了一棵藝術好苗子的野蠻生長!”
趙一清的這些話,令筆者對其成長經歷產生很大興趣,決心對其進行深度採訪,還原一位農村走出的電影導演的人生軌跡。沒承想趙一清面對採訪不是躲避就是愛答不理的擺臉色,仿佛記者要采他的血似的。追訪了他很多次,最終快跟他混成朋友了,才逐漸對他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趙一清趙一清
藥房——連環畫——夢中原野
趙一清的曾祖父是位開明富農,祖父是廣受尊重的一方名醫。趙一清的父親讀書時,品學兼優抱負遠大!不好的時期來臨了,看著父親頭上反動學術權威帽子和爺爺頭上的富農帽子,趙一清的父親悲哀極了,這兩頂帽子提前報銷了他的錦繡前程。幾經周折之後,趙一清的父親讀了衛校,極不情願的當了一名鄉村醫生——作為被耽誤的一代,趙一清的父親將自己的宏大夢想寄予在孩子身上,直接導致後來對幼年趙一清嚴苛得近乎冷酷的管教方式。
黨中央撥亂反正的英明領導之下,中國走進一個新時代!幾年之後,鄉村醫生的兒子趙一清出生了,在全國人民熱火朝天掀起改革開放浪潮的時刻,趙一清開始了他如陷監牢的悲催童年。父親不嚴格限制趙一清外出玩耍,幼年的大部分時間,趙一清獨自坐在父親藥房角落裡,一遍遍翻看著父親“恩賜”給他的幾百本連環畫默默度過。只有在睡夢中,才可以在原野中奔跑跳躍!
學校——照相機——語文課堂
六歲,趙一清娃娃上國小了。最初幾天,他非常高興。從家去學校要穿過一條長長的村街,趙一清娃娃非常珍惜上下學路上的自由時光。尤其是放學回家時,常常是鄰居家的孩子已經到家吃完一碗飯,趙一清娃娃才剛走到村街中部。
進入三年級,所有的文字類課本對趙一清娃娃都不再有新意,但數學課對他的折磨卻有增無減。在縣醫院工作的叔叔帶回家一部單眼照相機,九歲的趙一清對這個沉甸甸的東西愛不釋手,他從取景器中尋找著之前多年看連環畫獲得的構圖經驗,為從眼前流過的生動圖景而興奮感動!從此一直到上大學,玩照相機都是趙一清最主要的愛好。
從國小開始,趙一清在寫作方面表現出的天賦和愛好,幾乎受到每一位語文老師的讚賞與鼓勵。不只一位老師表示,趙一清將在文學方面成名成家。但隨著成長過程中的社會文化狀態變遷,趙一清內心深處對未來有了新的思考與追求——其實,幼年時期的連環畫、少年時期的照相機,兩個在他的生命中長期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夥伴,早已為他的夢想播下種子。
“北上——北上——到北京去,那裡有全中國最大的舞台,那裡有更適合你呼吸的空氣!”雄壯的呼喊在趙一清心中響起!
北京——他的心——電影之路
2003年,首都“非典”疫情最為緊張的時期,載著趙一清的火車駛進北京西站。走出車站,看著大街上戴著口罩行色匆匆的人流,深吸一口可能含有病毒的空氣,趙一清感覺好極了!覺得對於一個大導演來說,就得來點悲壯感!他之所以選擇在如此危險的時期進京,是出於有利於找工作考慮。
拍攝處女作之前,由於投資方毀約,趙一清陷入資金、設備、人員多方麵條件嚴重簡陋的局面。有經驗豐富的業界人士宣稱,這樣的條件下,只有天才導演才能完成一部電影。面對多方質疑,在極度簡陋的條件下,趙一清帶著四位相信他的工作人員豪邁的開機了,演員大都是非職業或邀請朋友客串。在趙一清的統籌安排和綜合調度之下,拍攝過程異乎尋常的順利。全部拍攝工作出現的唯一問題是,趙一清指揮攝影師向左搖鏡時攝影師卻向右搖鏡,這個唯一問題的解決用了不到五秒鐘——問題根源在於趙一清指令意思是攝影機手柄向左搖,而攝影師習慣性理解為鏡頭向左搖。十天之後,電影前期拍攝不僅按計畫圓滿完成,趙一清還剩下錢來較為隆重的在飯店請大家聚了一餐,算是殺青宴。幾個月之後,這部名為《男人背後的女人》的電影完成後期製作,順利通過審查獲得公映許可證,由中影新農村電影發行公司全國發行。
第一部作品在簡陋條件下的成功攝製,讓外界不僅了解到趙一清作為導演的藝術造詣,更見識了他作為製片人對項目的掌控能力,進而為趙一清帶來了新項目的投資。但是趙一清並不急於開拍新作品,而是投入大量時間精心籌備!對於趙一清來說,一個有內涵、有經驗、有魄力的導演有了錢,就等於英雄裝備了寶劍,他將躍馬揚鞭,去開拓一個屬於他的光影世界、一個假戲真情的詩意江湖!趙一清說:“雖然決定弄潮於商業洪流,但我要求自己每一部作品都要打造出不亞於詩的精神核心,對我來說,電影商業化的過程就是開拓並穿行於詩意江湖!這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人生!”

個人作品

趙一清2011年完成其電影導演處女作《男人背後的女人》拍攝,這是一部關注離異婦女生活和心理困境的電影,具有濃厚人文思想和社會價值,同時在影像表現方面大膽進行探索和嘗試,已有中影新農村電影發行公司正式全國發行。
2013年8月,趙一清導演的愛國微電影《釣魚島之愛》在優酷發布後引發廣泛好評。影片在日本政府“購島”鬧劇大背景下,展現了一個中國小男孩和一個日本小女孩的純真友誼。日本小女孩正本筱靜是個自閉症兒童,和爸爸、姐姐一起在中國定居,她有個同為自閉症兒童的好朋友叫宗華。一天,筱靜因為宗華的“夢想”而離家出走,宗華和筱靜的姐姐芳平一路追尋筱靜。在這個特殊的路途上,筱靜和宗華突破自我困境,實現了人生的升華。
釣魚島之愛海報釣魚島之愛海報
作品評論選摘:“致敬!第一次因為電影而情不自禁流淚。”——“這部電影就像一面鏡子,能讓好人看到自己的可愛,也能讓惡人發現自己的可恥!”“導演用最弱小的角色,表達了最宏大的主題。”——“有思想,有新意,原來愛國可以如此溫情!”“這是我看過的最棒的愛國題材電影!!”
趙一清作品海報趙一清作品海報
趙一清導演的詩歌體紀錄片《北影廠》通過一個電影廠的歷史變遷,表達出對中國電影整體文化環境的關注。該片詩歌體解說的方式意境深刻,該片選用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配樂,音畫的貼切融合令影片更加震撼人心。片中既有“為人稱道的歷史不是屹立千年/而是在變革中獲得新生”支持改革的詩句,又有“英雄的悲哀不是被人民背棄/而是自甘墮落於市井流弊”等警戒情態的表述,總體來說表達出“北影廠/你將離去/我願意相信這不是一次沒落的流徙”樂觀態度,受到業內人士好評。
2014年1月,趙一清導演新作《高貴的童心》正式發行。該片聚焦於流動兒童群體,通過講述三種不同生活背景的八個兒童的故事,反映出兒童天真善良的本性在複雜社會環境中的閃光,啟示公眾對自我心靈反思以及呼籲社會對兒童權益進行保護。
高貴的童心海報高貴的童心海報
有觀眾犀利的評論該片:“僅僅二十分鐘,將兒童世界的善良、真誠、包容、友愛以及大人世界的欲望、暴力、欺騙、背叛、貪婪、自私展現得淋漓盡致!”片尾,小乞丐和六名流動兒童一起向流浪漢拜年的情節,震撼人心!
該片七位主演年齡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只有五歲。這些生活在較為優越家庭的城市孩子,深入到社會底層及荒郊野外等艱苦環境拍攝,出色完成演出的同時,也深深受到現實成長教育。

電影觀點

天才導演趙一清把脈中國電影十大疾病
採訪感言:三流藝術家靠模仿謀生,重複別人的經驗;二流藝術家積累經驗,重複自我;一流藝術家主動拒絕和拋棄經驗,以天賦和探索精神不斷創造出驚人之筆。一流藝術家身上往往顯現出天才的特質,這一點在“零經驗、高難度的情況下快速拍出劇情長片,被業內人士譽為天才導演”的趙一清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趙一清接受採訪趙一清接受採訪
中國經濟網:趙導您好!我們了解到您在拍攝第一部電影之前,從沒有進過任何一個劇組,是因為沒有機會嗎?
趙一清:不是沒有機會進劇組,獲得進劇組做民眾演員或者劇務之類的工作機會,比撒尿還容易!任何人只要在北影廠門口蹲上一星期,都應該會獲得進劇組的機會,幾乎每天都有劇組的車到那裡拉人。
中國經濟網:那為什麼沒有進劇組積累一些經驗?
趙一清:只有工匠才需要經驗。我知道怎么做導演,我不需要到劇組學習經驗。經驗是技術進步的推進器,同時又是藝術進步的天敵,藝術家的經驗越多則越悲哀。我想做個藝術家層面具有創造性的導演,我認為經驗越多潛意識裡思想包袱越重,經驗只會成為藝術家的負累,藝術家積累經驗就是在給自己堆砌墳墓。我相信很多想做導演的人進劇組也不是為了學習經驗,更多的是想遇到機會,但是劇組能給你多少機會呢?即便做到副導演,也只是為導演傳話而已,就像一個人肉喇叭。很多人做了十幾年副導演,也沒有獲得做導演的機會。因為圈內人都知道,副導演只是協助導演落實創作意圖,是談不上藝術創作實踐的,甚至沒有燈光師對電影的影響大。與其在劇組裡積累負擔和等待無望的機會,不如在社會上工作,多積累生活經驗。
我個人認為對於想做導演的年輕人來說,在社會上獲得機會的機率,比在劇組裡大。同時,懷著熱愛電影的心置身影視圈外,少了很多牽扯到利益關係的信息干擾,更容易看清影視圈的問題。
中國經濟網:您認為中國電影行業存在哪些問題?
趙一清:當前中國電影是在病態中快速奔跑,發展很快同時行業問題也很多,隨便一想都能列出十條來。比如製片方通過社會渠道融資過程中不誠信;項目高層人多嘴雜;影片主題普遍格調不高;內容上無新意;宣傳模式俗套;導演、演員作為藝術家參與公眾活動太多,與功利走得太近;作曲配樂質量薄弱,出色的電影作曲師少之又少;電影評論人素質低,不能公平客觀的引導電影輿論;有影響力的發行公司數量太少——差不多有十條了吧?
中國經濟網:不夠,剛九條。
趙一清:那就再加一條觀眾品味要求太低。觀眾的低品位慣壞了電影創作者,當很爛的電影也有很好的票房時,電影人就更不用功了!
中國經濟網:您認為這些問題短時間內會有所改觀嗎?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趙一清:我認為一個行業病態的改觀,不可能像感冒一樣打一針減輕三分,也不可能一星期恢復健康。當前電影行業大量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電影人應該自己多反思多做出改觀,不應事事指靠政府主管部門或者指責政府主管部門,不要將精力消耗在這些方面。我個人認為電影政策是適合當前中國國情的,並沒有對電影創作造成太多限制。如果舞者將自己跳不好舞歸結為舞台太小,即便將其放到廣場上,也跳不好。我在清晰認識到當前電影行業存在的問題的同時,努力做到讓自己的項目和作品避免這些問題。同時我相信,隨著觀眾品味要求的提升及市場更加規範等外因的促動,在整個電影行業範圍內,這些問題會逐步得到改觀。
中國經濟網:既然中國電影存在這么多問題,為什麼票房還這么好?不僅整體來看年度票房有超過200億的趨勢,而且票房過10億的電影屢屢出現!
趙一清:我個人認為中國電影票房的高漲,跟電影本身關係不大,主要是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百姓口袋裡有了文化消費的錢,而在所有文化消費中,電影消費在很多人感覺里是最爽的,所以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
中國經濟網:經濟發展之後,百姓為什麼就要去進行文化消費?您能不能更進一步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趙一清:人作為高智商動物,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是現實世界,一個是虛擬世界。我相信即便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他也曾做過夢,也曾幻想過某種情境。他的夢,或他幻想的某種情境,就是他的虛擬世界。
當在現實世界獲得物質的、生理的滿足或釋放之後,人就需要在虛擬世界獲得精神的、情感的滿足或釋放,而電影是直接將人們帶入虛擬世界的良好途徑——當然,網路遊戲也可以——那些玩網路遊戲的人都是電影的潛在觀眾,當他們玩膩了遊戲,或者國家對遊戲的管理更嚴格之後,我感覺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會走進電影院看電影,另一部分不看電影的很可能要被送進戒毒所。從人數高達億萬的遊戲迷群體可以看出,中國電影的市場剛剛顯現出一點點,未來將更加驚人,出現票房超過20億的影片已屬情理之中,為期應該不遠。但是同時,隨著大批高票房項目賺得盆缽全滿的同時,虧本的電影項目也會越來越多。我想建議全世界的股民,如果你想成為億萬富翁,拿上錢袋來中國投資電影吧!要么讓你傾家蕩產,要么讓你迅速成為富豪!絕對刺激但不違法,您不是在賭博,您是在做文化產業!
中國經濟網:也就是說,雖然當前中國電影行業存在很多問題,但發展前景依然很好!
趙一清:非常好!
中國經濟網:謝謝趙導接受採訪,祝您工作順利,不斷拍出優秀作品!
趙一清:請不要祝我工作順利,我的工作沒有不順利的時候,解決問題本來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作為中國經濟網的記者,請你祝中國早日由電影數量大國變為質量強國,願中國電影早日風靡世界!我會為實現你的第二個祝願做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媒體專訪

電影:一場公益價值與商業價值的綜合娛樂
編者按: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步伐加快,中國離婚率快速升高,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很多經濟發達城市離婚率甚至超過百分之三十。2012年以來,這一長期存在並愈演愈烈的社會問題,在引起各界關注的同時,出現向農村地區蔓延的趨勢。2012年,一部關注離異女性群體名為《男人背後的女人》的電影,由中影新農村數字電影發行公司全國發行後引發不少觀眾深思。日前,該片導演趙一清接受記者專訪,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度闡述。
趙一清在電影發布會趙一清在電影發布會
記者:你這部電影的風格非常藝術化,但是主要發行地區卻是在農村,你認為農村地區的觀眾能理解或者說接受你的藝術表現方式嗎?
趙一清:我個人認為,農民的思想比生活在城市裡的人要深刻,他們更接近藝術的本質。
記者:你認為藝術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說農民的思想比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深刻?
趙一清:藝術的本質是真善美以及對此三者進行的創造性表現,真善美是大家都認同的人性中共存的正面情感,令人感到愉悅、安全,是幸福感的基礎。呵呵。
記者:《男人背後的女人》關注的是離異女性群體的生活困境,影片中你主要在通過藝術化的方式對這一群體的生活和心理困境進行展示,希望啟發觀眾自己去思考。現實中,你如何看待這一社會問題?
趙一清:與其說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不如說這是一個經濟問題。寫作劇本和影片籌備期間,我查看了很多關於這一問題的資料,也接觸了相關的社會機構,我發現這一群體最大的壓力是經濟困境。心理的孤獨、憂鬱她們可以去承受或者說忍受,但是衣食住行的經濟壓力、疾病治療的經濟壓力不是她們願意承受就可以承受的,這些必須要解決的經濟問題對她們的生活形成了最直接的逼迫,進而形成和加重她們的心理困境。
記者:隨著人口流動範圍的加大以及農村地區城鎮化發展步伐的加快,農村地區的生活觀念也在快速發生著變化,農村地區的離婚率也已經有了升高的趨勢,相信你這部電影會進一步發揮出積極的社會價值。對於電影的社會價值,你持什麼樣的態度?
趙一清:電影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東西,它是多種純藝術品的集合體,但它卻不是純藝術品。電影涵蓋的表演、音樂、美術都屬於被學界正式認定的藝術範疇,但是電影稱不上一件藝術品,因為它具有強烈的商業訴求。一首詩、一件雕塑都可以是一件藝術品,創造它們時藝術家只要具有才華就夠了,創造它們的物質成本可以低到削木為筆摶泥造物。但是創造一部電影,相比之下,需要高額的物質成本支撐。因此,電影雖然是藝術品的集合體,但電影人需要通過電影實現商業價值才能延續自己的藝術創作。
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品,電影的主要文化價值不是或者說不應該是體現在文化娛樂上,而應該是文化教育——通過輕鬆、簡便、視聽享受的方式教育和引導觀眾崇尚真善美,堅定他們的生活信念,提升他們的信心和勇氣。即便是一部災難片,或者所謂的“兇殺加武打”,也應該從中體現出一種正面的價值取向。如果電影沒有做到這一點,不管票房多高,都只能說是一部票房成功的電影,而不能說是一部好電影。所以,電影的社會價值體現在精神價值和商業價值兩方面,而其中的精神價值將對全社會發生積極的作用,我更願意稱其為公益價值。
記者:你的第一部作品在全國農村地區發行上映,沒有在城市院線進行商業化運作,你本人是否看重電影的商業價值?
趙一清:我本人非常看重電影的商業價值,並且會在將來的電影項目中大力實現商業價值。

公益行動

當前,社會面臨“誠信危機”和“道德渙散”的形勢下,青年電影導演趙一清發起的“交換名片,去做好事”公益行動,將對建設文明和諧社會發揮出積極作用。
記者了解到,“交換名片,去做好事”公益行動,是趙一清設計和發起的民眾自助式參與公益模式,在推動社會人際關係融合、提升社會道德氛圍的同時,讓需要幫助的人有更多機會獲得幫助。通過佩戴行動標誌“紅藍飄環”,兩個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在大街上相遇,可以停下匆匆腳步自然的握手說你好,交換名片後各自離去。然後再通過名片信息聯繫,相約利用各自都方便的時間共同商議和去做一件好事。趙一清說:“紅色象徵太陽,藍色象徵天空。紅藍飄環由一個紅色環和一個藍色環從中間繫結組成,提倡公眾用太陽的熱情奉獻精神、天空的博大包容情懷積極參與公益行動。”而紅藍飄環的製作及佩戴方式,都很靈活簡單,由熱心參與公益行動的公眾自己利用身邊的絲帶、線繩等材料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