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民(原河北省顧委籌備組副組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一民,1913年生於河北省南宮市大村,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參加了南宮縣學生救亡聯合會,帶頭上街遊行,領呼抗日反蔣口號,向民眾散發傳單,並隨學生隊伍衝進南宮縣政府和國民黨南宮縣黨部。同時,還積極主動地參加了許多革命活動。1931年底,師範學校畢業後,到南宮縣城西的杜家莊國小任國小教員。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秋,積極動員民眾加入“布袋隊”,參加黨組織領導的分糧吃大戶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一民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省南宮市大村
  • 出生日期:1913年
抗戰時期,貢獻,

抗戰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領導組建了“冀南抗日聯軍”。
1938年初,“冀南抗日聯軍”改編為“東進縱隊獨立營”,他到東進縱隊政治部工作。同年3月,任冀魯豫邊區省委組織部幹事。6月,任中共南宮縣委書記。期間,他著手改造、充實、建立各區政權,領導各群團組織參加抗戰。11月,華北日軍及部分偽軍3700餘人,分四路對冀南抗日根據地進行首次大“掃蕩”,時稱“四路圍攻”。他率領南宮縣黨政機關和各抗日民眾團體轉移到農村,繼續堅持抗日鬥爭,粉碎了日軍的“四路圍攻”,為建立冀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1939年2月至冬季,在北方局黨校第一期訓練班學習。學習結束後,先後任中共冀南四地委宣傳部部長、五地委宣傳部部長、社會部部長兼冀縣縣委書記。
1941年11月,任冀南六地委書記。這時期是冀南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他分析了全區對敵鬥爭的情況,將六分區劃分成敵占區、游擊區,率領黨政軍民與敵周旋,堅持敵後游擊戰。
1942年,敵人以六分區為重點,先後搞了3次“鐵壁合圍”,妄圖摧毀冀南抗日根據地。在極其艱苦的鬥爭環境中,部隊根據形勢的變化,堅持正規軍、地方武裝、民眾武裝三位一體,時而分散,時而集中,開展民眾性游擊戰爭,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
1944年5月,冀魯豫冀南兩區合併,隸屬平原分局領導,他任平原分局六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
1945年11月,原六地委、六專署、六軍分區調整為二地委、二專署、二軍分區,任二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
1945年冬至1946年夏,在晉冀豫中央局黨校學習。學習結束後,繼續冀南,仍擔任二地委書記。在此期間,領導全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由於發動民眾充分,政策界限掌握較好,二分區的土改運動搞得既轟轟烈烈,又扎紮實實。
1947年冬,因病在武城縣高莊村休養。
1948年夏,任中共冀南區黨委組織部長兼黨校副校長。
1949年8月,任河北省委黨校副校長。
1950年初,任河北省政府人事局局長(後改為人事廳廳長)。1953年4月,任河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委員。1956年1月,任河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1959年11月,任河北省委常委、承德地委第一書記兼承德軍分區政委。1962年4月,任華北局組織部副部長,翌年增補為華北局委員。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任北京新市委工作組黨群組長。1967年7月,被批鬥。1969年上半年,恢復組織生活。同年10月,在華北局“五七”幹校勞動。1973年秋,回到北京,等待分配工作。1975年3月,任河北省建委副主任,後任交通部政治部副主任。1978年8月,任河北省委書記,分管黨群、組織工作。1983年3月,任河北省顧委籌備組副組長。1985年5月,退出河北省顧委。1990年6月病逝。

貢獻

他是中共第八次、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離休後,曾擔任冀南抗日根據地編審委員會主任和河北省殘聯名譽會長。為維護殘疾人的權益,編纂與研究冀南抗日根據地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