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不穩;行走困難·
想前進卻又不敢前進的樣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趑趄
- 拼音:zī jū
- 注音:ㄗ ㄐㄩ
- 解釋:腳步不穩;行走困難
基本信息,讀音,基本解釋,引證解釋,例句,
基本信息
讀音
拼音:zī ju
注音:ㄗ ㄐㄩ
基本解釋
(1) [walk with difficulty]∶
(2) [hesitate to advance]∶亦作“趑且”、趦趄。想前進又不敢前進的樣子。形容疑懼不決,猶豫觀望;趑趑(欲進又退、小心翼翼的樣子)
你自然得小心,但不可不放開腳步走上前去不容趑趄。——矛盾《青年苦悶的分析》
(3) [carefully flatter]∶小心趨奉
(4) [harass]∶騷擾
引證解釋
1.想前進又不敢前進。形容疑懼不決,猶豫觀望。
《資治通鑑·陳文帝天嘉三年》:“帝徵江州刺史周迪出鎮湓城 ,又徵其子入朝。 迪趑且顧望,並不至。”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至甲子三月接青君信,知吾父有病,即欲歸蘇 ,又恐觸舊忿。正趑趄觀望間,復接青君信,始痛悉吾父業已辭世。”
茅盾 《青年苦悶的分析》:“你自然得小心,但不可不放開腳步走上前去,不容趑趄!”
2. 形容躊躇不定,懷有二心。
宋 司馬光 《馮太尉謚勤威議》:“昔者晉人不恭,敢距大邦,負固阻兵,趑趄不庭, 太宗 征之,霆駭風趨,狐狼之墟,化為樂都。”
3. 滯留;盤桓。
明 唐順之 《游塘候巡公》詩之一:“公門幾歲罷趦趄,俯仰衡茅每晏如。”
4.小心翼翼,畏畏縮縮;形容尷尬的樣子。
《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老婆子討得沒趣,只得趔趄著退到後面。”
《老殘遊記》第十二回:“那十五六歲的,卻立住,不好意思坐。 老殘就脫了鞋子,挪到炕裡邊去盤膝坐了,讓他好坐。他就側著身,趔趄著坐下了。”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得站在書房門口趔趄著,欲進不進。”
5. 見“ 趑雎 ”。
例句
她~著走進屋來。
打了個~,摔倒了。
口袋很重,他~了幾下,沒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