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顯性假說
- 提出者:Shull
- 涉及領域:生物
- 強調方面:基因的雜合性和相互作用
內容
![超顯性假說 超顯性假說](/img/4/7aa/cGcq5SZxMzN0kjN4U2NyYGM3UDN1QzY4IDNkZ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超顯性假說強調基因的雜合性和相互作用,而排斥了顯性基因在雜種優勢中的作用,這與雜種優勢利用的實踐結果不完全吻合 ,有時還發現雜合體的表現並不比純合體好。 ...
雜種優勢超顯性假說 首先由G.H.沙爾於1911年提出,認為雜種優勢是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結合後產生的一種刺激發育的效應。後來E.M.伊斯特於1918年認為某些座位上的不同...
越來越多的試驗資料支持超顯性假說。但這一假說也存在某些片面性,它完全排除了事實上存在的、決定性狀的等位基因之間的差別,不承認顯性效應在雜種優勢中的作用,而且...
雜交優勢超顯性假說 首先由G.H.沙爾於1911年提出,認為雜種優勢是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結合後產生的一種刺激發育的效應。後來E.M.伊斯特於1918年認為某些座位上的不同...
6-5-1超顯性假說6-5-2其它類型的平衡選擇6-5-3中性突變6-5-4選擇產生的過渡多態性第七章 群體的分化與物種形成7-1遺傳距離的測定7-2群體間的基因分化:...
超顯性假說 二、依頻選擇 三、時空異質性 四、中性突變 五、減數分裂分離比例偏移 六、聯合超顯性 第二節 植物遺傳多態性度量 一、多態基因座百分比與等位基因...
二、超顯性假說 第四節雜交種品種的選育 一、雜種優勢利用的基本條件 二、雜交親本的選配原則 三、雜交種親本的選育和改良 四、配合力及其測定 五、雜交...
六、雜種優勢機制(一)顯性假說(二)超顯性假說(三)基因組互補與雜種優勢(四)基因多態性與雜種優勢(五)基因的網路系統與雜種優勢(六)QTL效應與雜種優勢...
1908年沙爾、l918年伊斯特分別提出超顯性假說1909年美國沙爾首先設計出選育單交種的基本程式1909年米采利希學說被提出1909年詹森首次提出基因是遺傳單位的概念...
二、超顯性假說第三節 利用雜種優勢的條件、原則與方法一、利用雜種優勢的基本條件二、雜交種親本選配的基本原則三、利用雜種優勢的方法...
超顯性假說 微效多基因假說 基因多效性 遺傳率 卡方測驗 標準差 帶型 整倍體 一倍體 二倍體 三倍體 多倍體 同源多倍體 異源多倍體 單倍體 非整倍體 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