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溫技術

低於1K的溫度叫做超低溫。獲得這樣低的溫度,除人們所熟知的,通過對4He液浴減壓可達最低溫度約0.5K外,還有下列方法:利用3He液浴減壓最低溫度可達到0.3K;利用硝酸鈰鎂(CMN)等順磁鹽進行絕熱去磁,可達到幾毫開溫區;利用3He-4He稀釋致冷機可達1.5mK,利用坡密朗丘克冷卻和絕熱核去磁可達到更低的溫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低溫技術
  • 外文名:techniques for ultra-low temperature;
  • 定義:使物體接近於絕對零度低溫的技術
  • 方法:絕熱核去磁
  • 套用:低溫恆溫器、稀釋致冷機
  • 學科:電機工程
發展歷史,領域,套用,3He低溫恆溫器,順磁鹽絕熱去磁,稀釋致冷機,坡密朗丘克致冷,核絕熱去磁,

發展歷史

1933年,美國物理學家焦克首先用順磁鹽絕熱,獲得0.25K的低溫。1950年德克勒用銘釩和鋁釩的混合晶體絕熱去磁方法,獲得1.4×10-3K的低溫,1956年牛津大學的庫爾蒂和P.E,西蒙等人使銅原子的溫度下降到2×10-5K。1979年,芬蘭赫爾辛基技術大學低溫試驗採用兩級串聯的核磁矩絕熱去磁方法,使銅核自旋系統達到0.5×10-7K,以後又達到了3.3×10-8K。1989年,芬蘭人哈科寧和中國人殷實共同創造2×10-9K最新低溫記錄,它距絕對零度只差5億分之一。1898年H.卡末林.昂內斯以液態空氣預冷氫,利用焦耳-湯姆孫效應使氫氣液化(氫的沸點為33.3K),獲得接近於絕對零度低溫的技術。C.von林德最先利用節流膨脹焦耳-湯姆孫效應,製成空氣液化機(空氣中氮的沸點為126.2K,氧的沸點為154.8K),並於1895年創辦了大型液化空氣工廠,1908年昂內斯用液氫作預冷使最難液化的氦液化(氦的臨界溫度為5.3K)。1934年P.卡皮察製成了不需液氫只用液氮預冷的氦液化機。液氦在1個大氣壓下的沸點為4.2K,用減壓蒸發法可得0.5K以下的低溫。

領域

超低溫技術在許多領域的套用到今天已經有了較大進展,主要套用於能源(超導輸電、超導儲能、超導電機等),交通(磁懸浮列車、船舶磁推進器),醫療衛生(核磁共振成像、生物磁儀器等),電子技術(超導微波技術套用、各類超導感測技術、半導體—超導體積體電路、超導計算元件等),重大科學工程(加速器、受控熱核裝置等)和國防技術(超導反潛、掃雷、飛船載入、電磁推進、通訊及制導等)等領域。

套用

3He低溫恆溫器

利用3He蒸發的低溫恆溫器是獲得1K以下溫度的最簡便的方法。3He的質量小,零點運動強烈,因此在所有的溫度下它的蒸氣壓比4He都要高。此外,因不存在3He膜,也就沒有沿著3He膜的傳熱或3He蒸發而產生的額外漏熱。所以在低溫端可以利用一粗管道對3He液浴減壓,獲得比利用4He液浴減壓所能達到的更低的溫度。3He的正常沸點是3.19K,通過減壓可達稍低於0.3K的溫度。

順磁鹽絕熱去磁

順磁鹽絕熱去磁又稱磁冷卻。順磁鹽中含有鐵或稀土族元素,其3d或4f殼層沒有填滿因而具有磁矩。當溫度高於順磁鹽的磁有序特徵溫度θ 時(見順磁性),各個離子間因相互作用較小,比較自由,順磁鹽可看作是一個混亂取向的偶極子體系。當達到溫度θ時,發生偶極子的自發取向,系統的熵S減小。當T>θ時,如果施加一外磁場B=Bi,從體系的溫-熵圖(圖1)可看出,外磁場引起的偶極子擇優取向,使體系的熵減少。因此, 如果在減壓4He或3He液浴中將順磁鹽預冷到某一溫度Ti,然後在與液氦浴保持熱接觸的條件下施加外磁場進行等溫磁化,體系在這過程中釋放出來的磁化熱為液氦浴所吸收,熵下降。再使鹽與周圍環境絕熱,並將磁場降至B=Bi或零。這樣就可以獲得顯著的降溫效果,得到T=Ti或T=T0的溫度。絕熱去磁所能達到的最終溫度取決於外磁場強度和順磁鹽的磁有序化特徵溫度。W.F.吉奧克於1933年完成了順磁鹽絕熱去磁實驗,獲得了千分之幾開的低溫。
超低溫技術超低溫技術

稀釋致冷機

1956年H.倫敦最先提出稀釋致冷機的原理,1965年第一台稀釋致冷機誕生,它是利用3He-4He混合液的性質設計的致冷機。3He和4He的混合液在0.87K以上溫度時是完全互溶的溶液,在0.87K以下時發生相分離,即分成含3He較多的濃相和含3He較少的稀相兩部分,兩者間構成一界面,濃相浮於稀相之上。當3He原子從濃相通過界面進入稀相時,類似於普通液體通過液面蒸發成氣體,要吸熱致冷。進入稀相的3He原子通過循環系統重新回到濃相。稀釋致冷機結構簡單可靠,致冷能力強,可長時間連續工作,可得穩定的可調節的超低溫,這是傳統的順磁鹽絕熱去磁法所無法比擬的,現已獲廣泛套用。用此法得到的最低溫度為1.5mK。
超低溫技術超低溫技術

坡密朗丘克致冷

溫度在0.32K以下時,液態3He的熵比固態3He的熵要小,因而加壓發生液-固相變時要吸熱,從而達到致冷效果。此法由I.Y.坡密朗丘克於1950年提出,1965年實驗成功。此法常在稀釋致冷機的基礎上使用,可達到的極限低溫為1mK。1972年在此低溫附近發現了3He的超流新相(見液態氦)。
超低溫技術超低溫技術

核絕熱去磁

原子核的自旋磁矩比電子自旋磁矩要小得多,故原子核磁矩間的相互作用也比電子磁矩間的相互作用弱得多。直到mK溫度範圍,核磁矩仍然是混亂取向,因而可用核絕熱去磁法使核系統降溫。通常以稀釋致冷機預冷,用超導磁體產生強磁場,使核自旋磁化,再絕熱去磁。此法由C.J.戈特和N.庫爾蒂分別於1934年和1935年提出,1956年庫爾蒂成功地使金屬銅的核自旋溫度冷卻到16μK。後來用二級核絕熱去磁使核自旋溫度達到50nK(5×10-8K)的極低溫,第一次觀察到銅中核磁矩的自發反鐵磁排列。物質內部的熱運動包括核自旋運動、晶格振動和自由電子運動,3種運動對內能都有貢獻,在較高溫度時3種運動間的能量交換迅速,可處於熱平衡狀態,可用同一溫度來描述。在極低溫度下,三者間的能量交換較慢,不能很快建立熱平衡,故應區分與不同運動相聯繫的溫度。與核自旋運動相聯繫的溫度稱為核自旋溫度。核絕熱去磁只能降低核自旋溫度。儘管核自旋溫度已降到50nK量級,但晶格溫度可能仍為mK量級。
超低溫技術超低溫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