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為湊韻。作詩時為了符合押同部字的要求,用上雖屬同韻而意義不貼合的字眼,這叫做趁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趁韻
- 又稱:湊韻
- 意思:雖屬同韻而意義不貼合的字眼
- 原因:符合押同部字的要求
詞義,來源,
詞義
如柳宗元《別合弟宗一》詩:“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最後一個韻腳字煙,雖與然、邊、年、天等同一韻部,但用得不自然,不貼當,有強湊韻腳之嫌,故紀均《瀛奎律髓刊誤》指出“‘煙’字趁韻”。就是說煙字為了湊足韻字而用得不太好。
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若改為“黃河入海浮”即為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