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羅源縣起步鎮的起步溪及支流護國溪,集雨面積186.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地理位置:羅源縣起步鎮
- 面積:186.5平方公里
簡介,歷史介紹,
簡介
為保護房屋、農田安全,沿溪兩岸村民在起步溪及支流護國溪修築防洪堤,故命名起步防洪堤
歷史介紹
兩溪的下游除納上游之水,還受海潮頂托(清道光《新修羅源縣誌》記載羅源灣海水隨潮可達黨林、潮格兩地)。為保護房屋、農田安全,沿溪兩岸村民曾多次修築防洪堤,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堤長4公里。但因各自為戰,人力、財力有限,且多採用松木打樁,橫貫竹條,樁內填塞芒萁泥土,設施簡陋,加上河道彎曲,寬窄不一,抗洪能力低下,頻受洪災,時修時圮。
清宣統元年(1908年)起步、港頭兩村被洪水沖走房屋7座,居民5人。新中國成立前夕,仍留下“五坂”(硋窯坂、油埕坂、荒坂、米粉坂、校場坂)、“十一湖”(宮尾湖、天堂湖、路湖、魚池湖、北山上湖、北山下湖、龜山湖、橋仔湖、馬湖、死人湖、塘埭湖)無法耕種,面積1300多畝。50年代起相繼對沈厝、桂林等河段進行改彎取直,部分堤段進行加高,堤身最高處為2.5米,最低僅1.5米。1962年8號、14號兩次颱風襲擊,山洪暴發、海潮頂托,堤身缺口16處682米,脫坡6處225米,淹沒農田2195畝。災後,在修復水毀工程的同時,對杭山、桂林、蘭田、港頭、起步等處的重點河段進行改彎取直,到1964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堤長延伸到18.6公里,堤身增高到2.5~3.5米,堤頂寬2~4米,其中石砌護岸1.38公里。建排洪閘4座,涵洞6個。
1975年冬,起步溪的長治、起步和護國溪的桂林等河段,繼續進行改彎取直,並加砌石護岸,建排洪涵洞6座,安裝倒虹吸管2條。至此防洪堤總長達19.8公里。1978年,採取每年修一段的辦法,又修建12.86公里。至1990年堤總長達36.66公里,壩頂高程3.5~4米,對保護黨林、上長治、下長治、洋北、沈厝、起步、潮格、桂林、蘭田、港頭等10個村莊1.3萬畝耕地和2.21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