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建康過京口呈劉季高

赴建康過京口呈劉季高 客路重經黃鵠前,故人能得暫留連。 長槍大劍笑安用,白髮蒼顏空自憐。 照野已驚橫雉堞,蔽江行見下樓船。 灞陵醉尉無人識,漫對雲峰說去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赴建康過京口呈劉季高》
  • 創作年代:北宋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葉夢得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赴建康過京口呈劉季高》
【年代】北宋
【作者】葉夢得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赴建康過京口呈劉季高
客路重經黃鵠前,故人能得暫留連。
長槍大劍笑安用,白髮蒼顏空自憐。
照野已驚橫雉堞,蔽江行見下樓船。
灞陵醉尉無人識,漫對雲峰說去年。

作品注釋

①劉季高:吳江人,曾為鎮江知府,後因得罪秦檜而被罷官。
②黃鵠:黃鵠山,鎮江名山。
③雉堞:城牆上排列如齒狀的矮牆。指防守壁壘。
④醉尉:語出《李廣列傳》,詩人以之自喻。

作品簡析

詩人和劉季高都是主戰派,但是,當時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當權,因此遭到排擠。在路經鎮江時,寫下了這首憂時憂國的感憤樂章。開篇以故人相會頗題。頷聯抒發感慨。出句有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的風味,主和派“直把杭州作汴州”,這些長槍大劍也沒有什麼用了。對句有辛棄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風味,壯志難酬的痛苦,緊緊纏繞在詩人的心頭。頸聯表達憂時憂國的情懷。出句寫“城頭烽火不曾滅”,當時依然還是“澤國江山入戰圖”。對句化用劉禹錫“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以寫當時形勢的危急,表達了對秦檜一夥的強烈譴責。尾聯顯得深沉,一個“漫”字,看似隨意的意思,實含詩人無可奈何的悲痛。

作者簡介

葉夢得
(1077—1148)宋代文學家。字少蘊,晚號石林居士,原籍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居烏程(今浙江吳興)。公元1097年(宋哲宗紹聖四年)進士及第。他是宋南渡前後的一個重要人物,歷任重要官職,官至戶部尚書。《宋史》記載他為政頗有清績。知蔡州時,開倉賑難民,得罪同僚上司,險些丟宮。南渡初,兩任建康知府,積極主張抗金,卓有功勳(《宋史·文苑傳》卷四四五)。一生著述甚豐。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其總集一百卷,有亡佚。他現存作品,屬隨筆性質的有《避暑錄話》、《石林燕語》、《岩下放言》等,作品有《建康集》、《石林詞》,詩論有《石林詩話》(又作《葉先生詩話》),此外,還有不少解經的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