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崗遺址位於韶關市五里亭良村。年代為商時期。1960年、1985年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曾兩次進行發掘。發現不規則圓形豎穴窯兩座,半地穴式居住址一處,有火塘、柱洞等遺蹟。出土陶器有夾砂與泥質兩類,器種有釜、罐、盤等,形制以圜底或圈足器為主。石器有斧、錛、鏟、鑿、刀、鏃、戈、環等。遺物特徵與曲江鯰魚轉遺址相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馬崗遺址
- 位於:韶關市五里亭良村
- 年代:商
- 發掘:1985年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概述,發現,地層,遺蹟,遺物,
概述
1978年7月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物保護單位。
發現
1959年5月,韶關市文化館梁永鑒同志和廣東省博物館楊豪同志在韶關市西北走馬崗發現了一處遺址。同年9月,韶關專區文物博物館幹部訓練班曾到這處遺址進行複查。1960年7月,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莫稚和華南師範學院歷史系黃寶權等十六人,組成韶關地區文物調查發掘工作隊,在曲江鯰魚轉、馬蹄坪和韶關走馬崗三處遺址進行重點發掘。發掘工作自1960年7月9日至27日,計開探溝25條,探方6個,面積共235平方米。在文化層中發現了豐富的石器、陶片和建築遺存。
地層
走馬崗遺址遺址的發掘分3區,共開探溝8條、探方5個,面積共127平方米。甲區在,的南端,高10米,開探溝3條(T1、2、4),文化層遭到耕作破壞,最深處不超過0.1米,高12.4米,開探溝1條(T3)和探方一個(F 1);丙區在乙區東面偏北23米處,高13.95米,開探溝4條(T5-8)和探方4個(F2-5)。文化層保存很好山出土遺蹟有房子、窯址、柱洞、窖穴、灶坑和小洞穴等。
以探溝3東段北壁的地層為例:第一層為耕土層,黃褐色土,厚0.6-0.18米。第二層為文化層,紫灰色土,質較硬,厚0.33-0.52米,出土石器和大量的泥質軟陶、夾砂粗陶片,也有少量的炭屑和紅燒土,以深0.35米左右為最多。底部還有一個直徑0.42、深0.6米的圓形窖穴,裡面為灰褐色土,質較松,出有很少的軟陶片。再下為純紅色的生土層。
遺蹟
1號房基位於丙區探溝6、7和探方2、4、5內,平面呈橢圓形,四壁略有弧度。方向226°。寬3.6、進深2.5米。系在生土中挖成,比原來地面低0.2-0.72米。整個房基由西北而東南傾斜7°左右。門道在南面中央,寬1.1、長1.2米,傾斜約3°左右。房基地面不甚平坦,中央部分稍為凹入,並逐漸由東向西面火膛的方向傾斜。地面有一層厚0.05米左右的硬土層,以門口和門道處最堅硬。
房子的柱洞,前壁2個挖在房基的外面,相距東西壁0.2-0.25米。呈圓錐形,大小、深度相仿,直徑0.34、深0.46米。內含有少量竹炭屑。後壁的2個挖在房基的邊緣兩角,三分之二在豎穴的外面。呈長圓形,大小、深度相仿,徑0.54、深0.44米。在門道口西側也有一個柱洞,直徑0.24、深0.2米,內含灰褐色土。
火膛在房基西側,呈橢圓形。長1.04、寬0.72、深0.32米。坑壁明顯,裡面全為疏鬆的灰黑色土,夾雜有大量的竹木炭屑、紅燒土和夾砂粗陶片。發現石鑿、石錛和礪石共4件。
房基的中央附近,發現2個大小相似的圓形小洞穴,相距僅0.2、直徑均0.1深0.12米,內含灰褐色土。用途當與鯰魚轉遺址1號房子小洞穴一致。
房基所在的地方堆積可分四層:第一層為耕土層;第二層為房子廢棄以後堆積起來的文化層,紫灰色土,質較硬,厚0.2-0.54米;第三層為灰褐色土,質較松,厚0.04-0.6米,第四層為房子居住時原有的文化層,按土色可細分為4A和4B兩層,4A層為深灰色土,最厚0.2米;4F層為灰黑色土(即火膛內堆積),最厚0.32米,質較松。以下厚0.05米左右的硬土,純紅色,是當時人類的居住面。再下即為生土。
出土石器和陶片,以火膛附近最多,其中石器多見於房子中央靠南壁一帶,均出於房子堆積的第三、四層之中。石器有砍伐器4、錛6、鑿l、刀2、鏃l、環2、磨盤1、墜1,礪石3和殘石器3件,還有陶紡輪2件。夾砂粗陶片和泥質軟陶片成堆發現。
從房基現存的情況推測,是用四根立柱支撐屋頂的,屋頂呈硬山狀,與現今農村簡單茅舍的形狀相似,為平面呈長橢圓形,並有斜坡門道的半地穴式的房子。
1號窯址位於乙區F1內。是一座在原地面挖成的豎穴的,結構可分窯室、火膛、煙道三部分,保存得相當完好。在窯室底部有一個深0.2米窯坑,內含紫紅色土。在窯址的壁部(主要是窯室),塗上一層草泥土,因經長期火徑已變成堅硬的微帶黃色的紅燒土。
窯室為一圓形豎穴,口部大於底部,口徑0.98、底徑0.4、高1.06米。窯室東北面和西面的半壁,高約0.5米處,有3個長形的小洞向外伸出。洞寬0.16-0.18、長0.22-0.34,最高只有0.2米。可能是用來放置小件陶器的地方。
火膛在窯室的東部,呈一長筒形的管道,長1.8、寬0.45米,從外端逐漸向窯室縮小,與窯室相接處僅寬0.34米。火膛底部呈圓形,從窯室向外分兩級傾斜,最深處在火膛的中間,深0.54米,與窯室相接處僅深0.4米。
煙道在窯室北壁高0.2米處,呈斜坡狀向上通過一段寬0.4米的生土層,然後向上伸出。煙道內呈橢圓形,長徑0.23、短徑0.16米。煙道出口處的直徑最寬為0.37、與窯室相隔僅0.28米。並在其中挖成一條深0.1-0.16米而向外伸出長達l米的橫溝。這條橫溝和煙道一樣,均起著通煙的作用。
窯址內的堆積,在窯室和火膛部分為灰黑色土,最厚1.06米;在煙道部分為灰褐色土,最厚0.62米。質均較松。並在煙道的上部和窯室之間夾有一塊寬和高均0.4米的純紅色的生土。裡面夾有大量的竹木炭屑、紅燒土、夾砂粗陶片和泥質軟陶片,幷發現了石錛、鑿、礪石及殘石器6件。以下為紅燒土。在窯址各個部分受火的地方,微帶黃色,質堅硬,厚0.05米左右。
此外,發現不明關係的柱洞2個,形狀、堆積均與鯰魚轉遺址的相似。最大的一個口徑0.35-0.4、底徑0.31、深0.25米。
窖穴均分布在房子和窯址的周圍,系在生土中挖成。裡面全為灰褐色土,含有少量炭屑,有一個裡面疊有大石塊。陶器碎片常有發現,以泥質軟陶為多,有的並有石器。形狀可分圓錐形、半球形和扁橢圓形三種。圓錐形是口大底小而深;半球形是口大底小,較淺,坑壁與底呈弧形;扁橢圓形是平剖面均呈橢圓形,口側向,橫進,口小坑的,圓壁平底。其中1號窖穴,是在生土中挖成品字形的3個小洞穴,直徑僅有0.1-0.13米,以頂端1個較深達0.1米左右,其餘2個較淺僅0.06米,三者之間並間以隔梁。
灶坑 2個。平面呈圓形,直壁平底。1號灶坑在T5西南角,西北距1號房子1.3米。口徑0.7、底徑0.62、深0.3米。2號灶坑在F5東北角,西距1號房子2米。口徑0.86、底徑0.84、深0.4米。裡面全為灰黑色土,含有大量竹木炭屑、紅燒土和夾砂粗陶片等。
小洞穴 8個。均分布在房子和窯址的周圍,形狀、堆積與鯰魚轉遺址韻相似最。大的一個口徑0.28-0.4、底徑0.2-0.32、深0.17米;最小的一個口徑0.1-0.12、底徑0.08、深0.08米。
遺物
這處遺址出土的石器,亦與鯰魚轉遺址相似,但種類和型式較多。打制石器僅有砍伐器、刀、敲砸器和網墜等,共79件。磨製石器仍以半磨為多,通體磨光的數量也有很大的增長。器形有斧、錛、刀、鑿、鏃、彈丸、磨盤、杵、紡輪、石墜、環和壁等,共216件。石器的質料多了玉石一種,是用來製造環和壁等飾物的。
砍伐器42件。I式5件,Ⅱ式28件,Ⅲ式9件。
刀 37件。有打制和磨製兩種。可分三式:I式21件。Ⅱ式6件,均打制。Ⅲ式10件,均磨光,呈方形或長方形,對稱平刃在一側邊緣。
敲砸器 2件。均用球狀的礫石作成,因敲砸留下的坑疤多在一端。
網墜 9件。在扁平橢圓形的礫石的兩側打成缺口。可分三式:I式6件,兩側邊有一對缺口。Ⅱ式2件,兩側邊緣有兩對缺口。Ⅲ式l件,邊緣有一周琢成的凹槽。
斧 7件。均扁平長身,通體磨光者有4件。
錛 50件。I式29件(圖五,3),Ⅱ式2件,皿式17件(圖六,l、2、3),另有兩件有肩有段。
鑿 18件。Ⅰ式8件,Ⅱ式10件 鏃 25件。Ⅰ式6件,Ⅱ式18件,中有兩件為圓鋌。Ⅲ式l件。 另有彈丸1件,磨盤5件,磨杵3件,紡輪2件,均與鯰魚轉的類同。 墜 1件。器身略呈三角形,其上有三個對等的凹缺,可能是紡織用的墜子。 飾物共25件。均磨光,有環和壁兩種。 環20件。可分扁平和高身二種,其上均帶棱。
壁 2件。質為玉石,體薄而寬。
還有礪石22件,其它石器46件。
這處遺址出土的陶片十分豐富,能復原的僅有一件。陶系亦僅有夾砂粗陶和泥質軟陶兩種。而泥質軟陶較前兩處遺址要多得多,占50.7%,夾砂粗陶已經減少,僅占49.3%,其中粗砂陶占40.2和,細砂陶僅占9.1%。這裡所見的夾砂粗陶和泥質軟陶,與前兩處遺址區別不大,所不同的夾砂粗陶有花紋的極少,僅見方格紋、曲尺紋和籃紋,不見繩紋、條紋、圓圈紋和劃紋。錐狀的鼎足和豆未見。泥質軟陶,不像前兩處遺址那樣以紅色的多,而是灰、紅二色各占一半左右,幷且不見黑色的,花紋雖仍以方格紋、曲尺紋、籃紋最多,但也有不少編織紋、圓圈紋、雲雷紋、劃紋,並在各種陶器上飾以附加堆紋。磨光的黑陶和灰陶未有發現。根據殘片辨出的器形,亦多與前兩處遺址的近似,但有不少短頸敞口、鼓腹圜底、圈足的尊碎片發現,這種尊和廣東各地幾何印紋軟陶遺址中常見的尊的特點是一致的。口沿則以長短頸的大小敞口最多,底部多為圜底和附加圈足的。
完整的陶器有紡輪7件,均為夾砂粗陶,內有圓餅、乳狀、梯形、半圓球狀四式。陶缶1件,大敞口,斂頸,鼓腹,圜底,紅色軟陶,手制,口沿有輪旋痕跡,器身及底滿布編織印紋。通高11.2、口徑20厘米。這件器物出於探溝5的2號小洞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