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兒女的心:兒童成長心理手冊(中學版)》內容簡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兒女健康成長,不希望兒女健康成長和良好發展的父母肯定是沒有的,然而怎樣實現自己的願望確實是個難題。中外的心理學研究和實踐均表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育很關鍵,但也很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發現孩子的潛質,喚醒孩子的內心,而最佳的教育當然便是用“心”來育“心”。《走進兒女的心:兒童成長心理手冊(中學版)》就是要告訴父母怎樣才能走進兒女的“心”。只有真正走進兒女的心,才可能真正成為孩子心靈的導師。《走進兒女的心:兒童成長心理手冊(中學版)》試圖以心理學的經典與前沿理論和視角,詳細介紹孩子從0歲到18歲身心發展的過程和變化,針對孩子在成長、生活、學習、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為家長、教師等提供專業、科學的心理學解答和具體的方法指導。
基本介紹
- 書名:走進兒女的心:兒童成長心理手冊
-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 頁數:208頁
- 開本:16
- 作者:宋廣文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2879208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成長目標
一、生理髮展與健康
二、感知覺
三、注意
四、記憶
五、思維
六、情緒情感
七、意志
八、言語
九、智力
十、個性
十一、道德
十二、學習
十三、人際交往
十四、性別角色與性心理
第二部分 心理百科
一、身體與健康
二、認知
三、個性
四、情緒情感
五、學習
六、交往
七、親子關係
八、青春期的性教育
高中篇
第一部分 成長目標
一、生理變化
二、認知發展
三、情緒與情感的發展
四、學習
五、意志行為
六、性別角色與性心理
七、個性的發展
八、社會性發展
第二部分 心理百科
一、生理方面
二、學習與考試心理
三、情緒情感與危機干預
四、人際交往與適應
五、性心理
六、道德與品行
七、升學與擇業
序言
教育的真諦究竟是什麼?
有一則寓言流傳世界,令人沉思:一位印度老人對小孫子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住著兩隻狼,它們殘酷地互相搏殺。一隻狼代表嫉妒、憤怒、驕傲、害怕和恥辱,另一隻狼代表善良、溫柔、希望、感恩、微笑和愛。小男孩著急地問:“爺爺,那么哪一隻狼更厲害?”老人回答:“你餵食的那一隻!”
因此,你要成長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喚醒”的是心靈的哪些東西。
同樣,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們也都深深認同這一點——從本質上講,教育是一種“喚醒”。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不能觸及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能成為教育。斯普朗格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東西,而是把人的想像力、創造力誘導出來,喚醒其生命感、價值感;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
我們撰寫本書的目的就是幫助廣大家長、教師走進兒童的心靈深處,“喚醒”孩子的心靈,引導其和諧發展、健康成長。這也是將本書取名為《走進兒女的心——兒童成長心理手冊》的意義所在。
二
恐怕很少有人懷疑,教育之於今人,較之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這主要得益於文化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試想,人類的早期,經驗和知識都很匱乏,個體的生存與發展主要靠的是“體力”和“勇敢”。隨著人類的進化和文化的變遷,“知識就是力量”才具有了“現實”的意義。如果說進化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確實反映了生物界的自然規律,那么,人類的歷史也足以證明了個人的社會生存與發展越來越離不開教育,愈來愈需要教育的援助。
三
從歷史和比較的角度看中國,我們算是“重視”教育的,只不過在重視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上有別於歐美等國家。試想,如果中國的教育一直很差,那么,中國文化的經久不斷和燦爛恢弘緣何而來?難道上帝只垂青於中國而視其他國度於不屑嗎?中國少數精英者的“被教育”,成就了孔子、王羲之、李白、李時珍、齊白石等偉大的天才,也催生了中國天文、醫學、鑄造、航海等的發展。而中國的普通國民,絕大多數被“正規”教育所離棄,他們受到的是“非正規”教育。這種非正規的教育主要是教人“如何做人”的。試想,如果中國的大部分人既不識字,不懂科學,也不聽話,不按部就班、兢兢業業地精於“術業”,安分守己地做著該做的事情,哪來的國之久安?哪來的國之強盛?哪來的宇宙之間的任何地方必有“炎黃子孫”?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就表達過這樣的觀點:中國在歷史上是十分重視“人文教育”的,這既是儒家的教育成就,也是儒家文明得以隆盛的原因。西方更注重“科學教育”,這導致歐美17世紀以來的高速發展。如果歷史可以重來,我們的老祖宗們是否會真正地將“人文”和“科學”進行有機的整合,讓大眾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呢?若此,中國又該是怎樣的呢?
四
現代教育帶給人們的最大福祉是人們普遍意識到了教育之於國家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意義。除少數得益於“天時”、“地利”的國家可以不因教育落後而仍然國富民強之外,幾乎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教育都是先進的。美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早就超過了70%;每100個勞動力中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數,美國是11%以上,以色列超過了12%,而中國僅僅是1.3%。中國的教育發展目標之一是,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40%。對國家而言,這絕對是一種明智的戰略設計。從已開發國家民眾受教育程度與職業的關係等方面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多數情況下,受教育程度越高,職業化水平就越高,個體的收入也越高。
令人欣慰的是,這樣的觀點已不僅僅是學者的研究和寫在教科書中供象牙塔內之人“玩弄”的學術,普通的中國人,甚至是深山老林中的農民也深諳其中的玄妙。於是,一個自發的想上學、要上學、上好學的“熱潮”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涌動,並形成了“不盡長江滾滾來”、“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活力態勢。
五 那么,如何評斷國人普遍看重教育的結果而非過程的現象呢?就本人的學識而言,眼下還不敢妄下結論。但經常遭人詬病的是,某某人在美國獲得名牌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國後尚未工作卻選擇了自殺。某某小學生因作業未做好遭到老師的毒打而遍體鱗傷。據說,北京的中小學生約有200萬,大約80%的接受著各種各樣的培訓。上北大、清華難不僅是京城外老百姓的哀嘆,也是北京人的沉重包袱。從全國範圍看,很多中小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假期,期末被各種培訓壓得喘不過氣來。正所謂“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卻搞得“扎紮實實”。市面上一會兒流行“狼爸”的教育,一會兒又倡導“虎媽”的經驗。其結果是,文憑普遍升高,但文化水準不見高;知識量不斷增加,但能力未見長;證書一大堆,素養卻未變。這樣的教育顯然既不是國家想要的,也不是教育者想要的,更不是家長想要的。輿論界動不動就把年輕人身上的現象概括為“80後、90後”或“00後”,其實,孩子們的心理和行為是這種現實生活的綜合產物,並非他們自身必然產生的和想要的。
六
如果說做什麼都應該講究“依道”而為的話,那么,教育的“依道”更難,因為教育的巨觀規律相對好找,而微觀規律,或者說具體個人的成長規律太難找。有人以“成功不可效仿”為題做文章,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相信“別人的路我一定可走”。
教育是科學,更是藝術。如果說教育的科學性離我們還較遠,那么,教育的藝術性更需要加強。這一方面源於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還未能揭示人成長過程中的所有規律及其應對策略,另一方面,即便這些知識可以隨手拈來,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太大,又不可能拿過來就利用。歷史上,孔子、蘇格拉底等尚可以“因材施教”,而我們今天的教育,無論正規的還是非正規的,無論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還是做不到因人而異,因事而教。教師習慣於面對所有人的“同一教育”,試圖讓所有學生“一般高”地發展;教師和家長似乎很容易在這一點上形成共識:寧肯犧牲某個孩子某一方面的拔尖表現,也不願接受“偏科”或某一方面低於他人。“硬灌”、“強壓”就是“硬道理”,“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反而成了多餘的。今天中國人面對的教育現象,與上世紀50年代末的“大躍進”和60年代的“大革命”極其相似。這究竟是中國人的固有國民心態使然,還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有待進一步研究。
七
美國人寫了一本《Attitude Is Everything》的書,國內現在便開始流行“態度決定一切”的觀點。如果不是糾結於美國人的本義和字面的意義,這句話至少表明態度很重要,態度往往就說明了人會做什麼和怎樣做。我們對待孩子成長和教育的態度是什麼呢?恐怕多半人還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篤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甚至迷信“只有不好的老師,而沒有不好的孩子”。於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便幾乎成了家長的“自覺”選擇。所以,在中國談教育,談學校教育,談素質教育,談教育改革,無法脫離大眾的社會心理,否則一切的改革和創新往往都夭折於搖籃之中。換句話說,許多中國人在領受了傳統的某些教育或成功經驗時,又忘卻了自己生活的年代,以為所有的經驗都是普適性的;在審視和羨慕愛迪生、比爾·蓋茨、郎朗、“大衣哥”成功的同時,卻忘記分析自己孩子的“天賦”;在追求高學歷、好學校、好專業的同時,又常常忽視孩子心理素養的提升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在相信環境有益於孩子發展的同時,又對孩子已經形成的習慣和基礎麻木不仁,以為進了名校的學生一定就是高才生。
所以,現在教師和家長優先要關注和解決的應是教育的態度,而不是具體的教育方式方法。唯有家長們和教師都能夠真正靜下心來研究教育和自己的教育態度,並善於建立新的教育觀念時,教育的效果才會更好。
八
我一直認為沒有所謂最好的教育,而只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應當是建立在科學研究之上而非簡單經驗積累之上的教育,應當是適應人的發展並能有效促進人的發展的教育,應當是使人獲得更多快樂和幸福的教育,應當是讓人感到生命很有意義、很豐富、很有品位的教育。孩子得到了這樣的教育之後,便會做到:是龍,便可九天攬月,是魚,便樂於小川小溝遨遊;能研究,便進入世界一流國家實驗室,充當世界科學家,摘取科學桂冠上的明珠,將諾貝爾獎把玩於手中;會工作,便學會一種技術或從事一種活動,安安分分,平平靜靜;生活順利了,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生命,感恩所有幫助過自己的人,自食其力,然後善待弱者;生活不順了,仍可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棄,不仇富仇官,卻能順其自然,怡然自得。
以往我們過分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同性,今天我們該承認,在人與人有相同相似地方的同時,一定存在很多的不同點,誠如一句哲言所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就此而言,別人能做到的,我們未必都能做到。怎樣看待影響人發展的各因素間的關係呢?承認遺傳素質不同,由此帶來的人的潛能不同;適宜的環境和教育,可促進潛能的實現,但環境和教育對所有人而言同樣具有相異性,對某個或某些人適宜的環境和教育並非適於所有的人;在明確了任何個體的潛能後,施予他適當的教育條件,該個體就會通過自我實現達到應有的高度。所以,揠苗助長不僅無效,而且會帶來其他不利;教育上的擇善從之,就是找到適於孩子發展的環境和時機,讓每個人成為他自己。
九
寫這本書的初衷源自家長和教師的需要。許多年以來,總有不少學校和家長向我們詢問孩子成長和教育的問題,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學習和積累了一些資料。
將該書定名為《走進兒女的心——兒童成長心理手冊》,主要考慮的是為家長提供知識性和可操作性的心理學手段。期待家長能夠進入兒女之心,而不是游離於孩子之外“管理”教育,同時儘量按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處理。
該書共分三卷。分別是:學前版,國小版,中學版。每卷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成長目標和心理百科。成長目標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解釋心理學家關於孩子成長的具體目標和標準,便於家長審視孩子的發展狀況,並及時找出問題。心理百科強調根據孩子每個階段的特徵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我們試圖突出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特點,便於家長閱讀和掌握。正文中穿插了許多資料,包括《專家建議》、《專家提示》、《擴展閱讀》、《知識連結》、《心理實驗》、《家教誤區》等。一來可增加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二來為家長進一步學習提供線索。
閱讀時,既可分卷進行,亦可前後照應,便於形成對孩子發展的巨觀和微觀認識。
本書作者均是我工作組成員,幾乎都是我的學生。除了卷前署名外,王新波、李建偉、李俊峰、李守龍、劉鳳娟等分別進行了建設性閱讀並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向他們表示衷心的謝意。
山東教育出版社為該書的出版提供了很多有利條件,責任編輯喬友福先生傾注了很多心血。在此一併致謝。
宋廣文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