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爸爸走近媽媽

走近爸爸走近媽媽

《走近爸爸走近媽媽》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大於。

基本介紹

  • 書名:走近爸爸走近媽媽
  • 作者:丁大於
  • 出版時間:2010年5月
  • 開本:850×1168 1/32
書籍簡介,本書序文,書籍目錄,原文摘錄,

書籍簡介

書名:走近爸爸 走近媽媽
作者:丁大於
出版時間:2010年5月
字 數:116千字
頁 數:118
版 次:第1版
開 本:850×1168 1/32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本書序文

今年是爸爸誕辰一百周年,媽媽誕辰九十六周年的紀念年,雖然光陰如箭,媽媽離開我們已整整二十七年零八個月,爸爸離去也有將近十五周年了,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慈祥面容,他們的音容笑貌,日益清晰的留在我們的記憶中,為了紀念我們最最親愛的爸爸媽媽,表示我們無盡的想念。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他們留下的堅強、正直不畏強暴、嫉惡如仇的高風亮節一代一代傳下去。讓我們和我們的後代永遠記住,永遠紀念他們,這就是我們編輯這本紀念冊的目的,雖然掛一漏萬,但能略表心意,我們也稍感欣慰了。
爸爸、媽媽,安息吧!

書籍目錄

前 言 3
走近爸爸 6
一個世紀老人的回憶 7
爸爸家書 23
我所知道的丁惟汾 43
王耀武其人 51
父親丁基實簡歷 52
五姑的回憶 54
胡志遠伯伯的回憶 55
謝懷丹的回憶 55
走近媽媽 57
回憶我的媽媽於培真——大於二十年前的回憶 58
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 67
一、短暫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67
二、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好媽媽 69
三、對他人熱情關愛,對年輕人誨人不倦的好媽媽 70
片斷的回憶——錄自毛毛姐姐的記憶 72
珍貴的家信,溫馨的回憶 74
一、媽媽給我們的家信 74
二、大於小於給媽媽的信 77
三、大哥的家信 82
四、小於給大於的信 86
一個大寫的“人”——媽媽的親情和友情 87
王辯同志給媽媽的兩封信 87
王大姨一九八七年給大於的來信:(在媽媽去世十二年之後) 89
楊一辰伯伯給媽媽的信: 90
王玉襄大姨給媽媽的信: 91
徐伯伯(徐士高)給媽媽的信: 92
徐伯伯給我和爸爸媽媽的來信 93
媽媽的親人們來信摘編 97
媽媽最喜歡的唯一的侄女於玲表姐的來信選錄 97
玲玲姐姐來信選錄 98
二姨於乃惠來信摘錄 99
四舅媽的來信摘錄 100
媽媽給二姨的信件摘錄 101
媽媽的遺詩選編 104
媽媽的文章——父親生平的回憶 106
附錄 108
我的祖父於宗漢 108
我的父親丁惟汾 110
黨和人民的忠實女兒——於培真生平 114
老伴柳桂芝七十大壽祝詞 118
八十漫憶 119
編後感 123

原文摘錄

……
我是山東省日照縣人,家居該縣濤雒鎮。到了我老老爺爺,因分家遷居濤雒西官。這個村莊是個窮莊子,居住著約150戶人家。80%是佃戶,小地主也不過兩三家。其餘都是中農,我家也算是箇中農。當時家有薄田10畝,年景好的時候,僅夠維持生活。如果每年打的糧食不夠維持生活,只好籌措一點款項,去集上購買一些糧食,以補不足。
這個村莊被一條坎坷不平的,有流水道和行車行人的道路的大溝分割為兩半,我家住在村子的南半面。獨輪小車走這段路時,多半要人幫忙才能過去。人們住的房子差不多都是草房,沒有瓦房,就兩三家地主家也不例外。
祖父丁以此,字竹筠,治漢學和音韻學頗有成就。著有《毛詩正韻》,該書現正在山東齊魯出版社出版。祖父幼壯年時,因家中無錢供其考舉人,僅考有秀才,其痛感滿清政府的腐敗,富有反清的民族主義思想。祖父一心想培養我叔丁惟汾和我哥哥丁立同到日本去求學,按我家當時的經濟情況,當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我祖父就讓我父親輟學從事經營事業,以供給我叔和我哥哥能繼續求學。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父親竟創立一家布店,一處織布作坊和一家醬園。這時家中有田約五、六十畝,雇用工人五人,我家這時已成了我村的一個小業主兼工商業者。但好景不長,我父親在到上海去洽談生意時竟因傷寒病逝。我家的經濟狀況,真是一落千丈。我父親曾三次結婚,因大娘無後,早去世。繼娶二娘許氏,又無出,最後納我生母張氏,生我哥哥和我兩人。父親去世時,我剛滿4歲。家父享年才40歲,記得那時候,媽媽帶著我去村莊的東嶺迎接我父親的靈柩的情景,真是慘絕人寰。父親的去世,對我祖父是個沉重的打擊,家中的經濟無人管理,家中人口有八、九口人,叔和哥哥又遠在日本讀書,不能回國。祖父為了維持生活。只好外出教書,他是研究漢學和音韻學的,靠教書維持個人生活是不成問題的。把這個家就留給了我嬸母和我生母管理。我在這時,倒成了家裡唯一的男人,所有婚喪大事、賀喜弔孝就都是我的義不容辭的事。
在我8、9歲時,所有我的朋友都是些農村青年,我和他們一塊放牛,冬季一道曬太陽,夏季一道洗澡。沐浴著催人慾睡的春風細雨,到秋天,沉沒在紅黃相間的景色之中,過著饒有風趣的農村生活,那時候真覺得其樂無窮。我這種無憂無慮的農村生活,一直享受到11歲的時候。1912年,我祖父就考慮我的終身職業,到底是務農還是讀書。他最後決定還是要我讀書。
這一年他外出教書的地點離我們村是不過8里地的下園。他決定帶著我去讀書。我的讀書機會是來之不易的,從我幼小的思想里,深埋著要求讀書的思想。我祖父不教我詩詞、歌、賦,教我讀國文和左傳。我從此開始了另一種生活。我去讀書的這家地主,大家都叫他“後廳房”。他家院子的東邊是我祖父教書的5間書房。院子也不太大,兩棵桂花就占去了半個院子。院子裡面另有魚缸和盆花,是個不錯的環境。特別是到8月里,桂花盛開,半個下園村莊,都飄著桂花的香味。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