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1世紀的生態文明:2013\x27池田大作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走向21世紀的生態文明:2013\x27池田大作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走向21世紀的生態文明:2013'池田大作思想研討會論文集》是2015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溫憲元 、李萊德。

基本介紹

  • 書名:走向21世紀的生態文明:2013'池田大作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 作者:溫憲元
    李萊德
  • 類別圖書>歷史>史學理論>歷史研究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62194
  •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文集包括池田大作先生為研討會發來的賀詞和22位學者發表的論文。其中,池田大作先生提及“生態文明建設”是整個世界都應該追求的優先課題,並就“生態文明建設”的展望提出兩點感想。第一是“以環保教育為基礎,追求可持續性”。第二是“以環保合作構築共生的地球社會基礎”。他期盼此次研討會能夠成為打開人類新天地的巨大一步。22位學者發表的論文,為推廣池田大作生態文明思想,深化世界範圍的生態保護,加強地區間的交流合作等,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作者簡介

溫憲元,男,1954年11月生,廣東梅州人,現為廣東社科院副院長、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先後於華南師範大學物理系和華中理工人學社會科學系自然辯證法專業畢業。主要研究領域: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中西文化與科學,中國科學政策研究。

圖書目錄

池田大作創價生態倫理思想研究
一 以生命尊嚴為中心的創價生態倫理思想
二 以寬容與尊重為核心的生態倫理思想
三 池田大作創價生態倫理思想的啟迪意義
論池田大作生態文明觀的人文關照
一 著眼於人的幸福和人類繁榮
二 以人的革命為基礎
三 在全人類合作中創造人類新文明
池田大作“共生”思想初探——“共生”的實踐與緣起的智慧
一夜歸循 緒論
(一)九識論
(二)阿賴耶識
三 轉識得智
(一)阿摩羅識
(二)四個質的轉換
1.大圓鏡智
2.平等性智
3.妙觀察智
4.成所作智
四 “大我”的生活方式與緣起的智慧
五 結語
“人地共生”與“人道競爭”——池田大作生態文明思想探析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念——池田大作生態文明觀初探
前言
一 現代生態文明危機
二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念
三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
1.制約人的貪慾,實行人間元腳革命
2.提倡文明生活,造福子孫後代
3.人類同心協力,共建生態文明
結語
東方智慧與生態文明建設——池田大作生態文明觀芻議
一 生態文明的創造和建設有賴於“東方智慧”
二 現代文明的困境源自“征服自然”的自然觀
三 套用《法華經》的智慧來應對現代世界的問題群
論池田大作生態文明思想的三個維度
一 不斷自我更新,佛教修煉的內化維度
二 萬物平等,人類主體的理性維度
三 不斷改善環境,行動起來的實踐維度
池田大作思想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思路的共識
一 共識之文:論及生態文明的重要文獻
二 共識之基:池田先生是中國人民敬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平使者
三 共識之義: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四 共識之要:從自己做起試己狼、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論池田大作的和諧自然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啟示
一 池田大作和諧自然觀的內容
二 池田大作和諧自然觀的人道主義基礎
三 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啟示
生態文明是生命文明夢想的基石
前言
一 話說文明
二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基礎
(一)生態和生態系統
(二)生態文明的內涵和意義
(三)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基礎
三 生態文明是生命文明的基石
全球化浪潮下的生態文明危機——《眺望人類新紀元》第二章的啟示
(一)人類與自然
(二)天災與人禍
(三)現代城市的種種問題
1.地價暴漲和樓房高層化
2.交通機構的未來藍圖
3.從城市轉向農村
池田SGI會長的和平倡言與可持續發展觀
一 前言
二 有關“SGI日”之和平倡言
三 和平倡言內的建議
四 總結
池田大作的生態教育觀及其啟示
一船疊催 創價生態教育歸因論
二 創價生態教育理想核心論
(一)用宗教教育解決人類心靈失衡的問題
(二)用世俗教育解決人類行為失衡的問題
三 創價生態教育歸宿論
四 啟示
(一)當前我國中國小環境教育中的問題
(二)開展中小學生態環境教育的建議
生態文明與教育
一 生態危機與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二 生態文明中教育的作用
(一)生態文明意識、觀念培養的重要性
(二)教育的重要性
三 教育對促進生態文明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的實施
(二)教育的目的
培育“地球市民”的教師觀
前言
一 “地球市民”的概念
(一)“地球市民”的三個要素
(二)“地球市民”的具體人格典範——“菩薩”之人
二 教育在“培育地球市民”中的作用
(一)“教育”本來迎灶愚是“菩薩”的事業
(二)池田關於培育地球市民方法
三 個人的相關實踐
國外環境教育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一 國外環境教育的發展歷程
二 國外生雄榜巴良態環境教育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一)應充分發揮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推動作用
(二)應注重加強學校生態道德教育
(三)應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生態道德整盼霉挨教育體系
現代醫療正義的構建——池田大作生命尊嚴視閾下的反思概述
一 正義和醫療正義
二 現代醫療正義危機的反思概述
(一)醫療改革相對滯後
(二)醫患誠信相對缺失
(三)醫療救助相對落後
三 生命尊嚴視閾下現代醫療正義構建的思考
(一)以實踐意識推進醫療體制改革
(二)從生命尊嚴出發重建醫患誠信
(三)以平等意識健全醫療救助體制
多中心治理視角下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探析
一 多中心治理視角下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溯源
(一)池田大作自然環境保護思想
(二)人民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理論
(三)多中心治理理論
二 多中心治理模型構建及制度供給分析
(一)多主體本位的立法意識
(二)多主體決策的立法模式
(三)多主體參與的法律內容
三 多中心治理的制度實施路徑分析
(一)政府主體制度實施路徑構建
(二)其他主體制度實施路徑構建
結語
生態文明視閾下的法律移植與法律文化培育
一 法律移植後的文化改造與法律價值重建是法制現代化的難點
二 立法者是否具備真正法治文化觀影響移植法核心價值觀的確立
三 立法者法律文化價值觀的偏好,影響到移植法實效性的原初實現
四 移植法能否與社會意識結構契合,決定移植法實效性的最終實現
論生態文明的價值內涵與建設路徑
一 生態文明的內涵與邏輯結構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
(二)生態文明的內在邏輯結構
二 生態文明理念的價值光輝
(一)生態文明倡導平衡發展
(二)生態文明倡導協調發展
(三)生態文明倡導公平發展
(四)生態文明倡導持續發展
三 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
(一)由內而外,生生不息——繼承與啟蒙式路徑
(二)由表及里,厚積薄發——學習與創新式路徑
生態文明內涵再認識與廣東生態文明發展研究
一 生態文明內涵再認識
(一)從狹義生態文明到廣義生態文明
(二)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的物質基礎
(三)生態公民:生態文明的主體基礎
(四)科技進步:生態文明的技術支撐
(五)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支撐
二 廣東率先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現實基礎
(一)廣東省委、省政府對轉型升級和節能減排工作高度重視,加快社會經濟發展綠色化轉型步伐
(二)廣東的綜合實力,對生態環境保護支撐能力日益增強
(三)廣東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持續投入和積極治理,有效擴充社會經濟發展的環境容量
(四)廣東擁有一流的製造能力和較強的生態技術支撐能力,綠色產業的快速成長具備優越條件
(五)廣東擁有良好的生態文明制度基礎以及濃厚的生態文化氛圍,對生態文明建設形成強大推動力
三 廣東經濟與環境保護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一)傳統發展模式的鎖定效應一定程度上阻滯了生態文明的建設進程
(二)綠色轉型阻力巨大導致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
(三)快速城市化導致廣東土地資源稀缺、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力不足
(四)生態文明建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探索力度不足導致生態環境污染跨區域轉移態勢凸顯
四 廣東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任務
(一)積極探索經濟生態化、智慧化、低碳化發展新路徑與新模式
(二)以人為本,構築社會經濟融合發展的綠色大循環圈
(三)傳承與發揚,喚起全社會的生態意識,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合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