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塞出生於德國,他的詩人天性似乎是與生俱來的,自小已顯露鮮明的性格,在孤獨的草原上成長,內向、頑固、激烈,令耐心的母親都束手無策。家學淵博,他自小性近音樂文學及美藝,又因兩親在印度傳教,外公更通曉梵文,令他對東方文明莫名親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曼·赫塞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德國
- 出生日期:1877
基本簡介,人物生平,
基本簡介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剛才出爐,又一位作家進入「正典化」的軌跡。在普羅讀者心目中,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的最高標準,是高不可攀的東西。本版抱著人人通識的宗旨,今期特地介紹今天鮮為人知但對社會影響深遠的一九四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1877 - 1962)。
人物生平
說赫塞,最好還是由他的生平說起,因為他所有作品都是個人的生命紀錄。
打從四歲起,他就哼哼唧唧出自創的歌謠。童年又是他善感心靈汲取氧份的階段,對大自然的纖細感受,出入旁觀成人的世界,他體會到善與惡,明與暗,恐怖與安詳等微妙的幽境,成為他一生寫作的資源。
迎向內在的暴風雨
現實生活的軌道卻將他帶往另一方向:好好完成學業,然後一生可以做受人尊敬的牧師。但填鴨式教育壓抑他內心渴求,最後變成「內在的暴風雨」爆發出來。他逃離前路光明的神學準備學校,宣告開展精神流浪。復學之後,賣了教科書去買手槍,只有屠格涅夫與海涅和詩能激起他的熱情。一年後終於停學,之後做過父親的助手、園丁、工廠見習生,此時他稍為安定下來,讀了祖傳的世界名著藏書。
他明白到,想成為詩人唯有靠自己,獨自在文學領域中摸索學習。一年後他往大學書店當見習員,四年後出版詩集及文集,都反應慘澹。直至一九○四年,終於憑《鄉愁》(Peter Camenzind)一舉成名。當年他二十七歲,可算是少年得志,但相比於之前他所受的磨難,又是姍姍來遲的春天。
但亦只是小陽春而已。他既非一旦成名就轉入順境的作家,又不會急急將文名兌換為世俗利益,追求純粹的心靈解放,反覆煎熬是必然的事,他的真正探索才剛剛開始。
回顧動盪少年
成名之後,他與大他九歲的瑪莉亞結婚,在萊茵河畔過著田園生活。
《心靈的歸宿》(Unt□m Rad,《車輪下》)以神學準備學校的經歷為材,反省教育本身,以及天才生活在普通人才中間的困局。
「校長總是寧願有一大班蠢材學生,也不願有一個天才。實際上,他是對的。他的工作不是栽培非凡的知識分子,而是訓練拉丁文學家、算術家、和正經得體的傢伙。」主人翁代表了赫塞說出了對規範的教育制度的反抗。這個命題不只是針對教育,實際上是一個聰慧的靈魂保衛個人天份的抗戰之始。
同期的《生命之歌》(Rosshalde)中則出現赫塞往後慣用的手法:以不同角色象徵個人內心的不同部分,如理想與現實、情慾與空靈等,借他們之間的互動來表達作者的內心鬥爭。
實際上,在寫作的過程中,赫塞已對婚姻生活產生倦怠感,藝術家脾氣的太太的憂鬱症愈來愈嚴重,夫妻同時面對情緒問題,無人能夠解決,這些都寫進書里去了。
但個人生活無從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然爆發。這時赫塞顯露出和平主義者(Pacifist)的立場,呼籲德國文人不要煽動憎恨,雖被主流視為賣國賊,但亦因此與同樣主張的羅曼.羅蘭結為摯友。
戰後少年如遭電殛
一戰後,全歐洲陷於虛脫狀態,尤以戰敗的德國青年為甚。人類文明不斷前進,竟將全人類推向毀滅的境地,往下該如何走下去呢?
在這處境下,赫塞率先清算自己的過去,回到原來的出發點上,嚴格地反省內在的心靈。他以辛克萊(書中主角)為筆名發表《彷徨少年時》(Demian),辛克萊回顧自己在成長中出現過的幻象,冷熱交侵的驚怖經歷,直至脫胎換骨,對德國青年產生電殛般刺激的治療效果。
接下來是通往心靈之路之作《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又名《釋達求道記》),借用佛祖出家前的身份虛構而成,描述的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反覆境界。
佛祖少年時即聰慧過人,很快即不能滿足於長輩傳授的知識,於是放棄尊榮舒適的生活,修苦行,希望以否定「自我」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覺悟。但當他汲收了智者的所有知識,卻發現是原地轉圈,於是決定重回塵世,親身經歷開悟之路,卻又迅速迷失。
他以天生聰明與背道之後的輕浮,在俗世中輕易獲得成功,卻愈來愈空虛,感覺正如求知之時。
他拋下美艷的妻子,再度出走到初出發求道時的河邊,跟隨老船夫為旅人渡河。一天,他遇到給毒蛇咬傷垂死的妻子,遺下素未謀面的兒子。他極力阻止兒子墮回紅塵卻無果。這時老船夫點化:你現在的不捨骨肉之情,正與當年你離家時令尊的感覺。
在極度痛苦中他終於體會到,常人的依戀感情與他渴慕開悟之心相同,由看化「色即是空」,意識到「空即是色」。
但這次他走得比較遠。戰後的現實社會沒有太多沉思的時間,急不及待地又重新運轉,國家和個人都走向物質主義,他頓感成為局外人。此時神經衰弱又來侵襲,長篇《荒野之狼》(Steppenwolf)就是在溫泉療養期間寫出的。
以美國社會為背景,主人翁有精神分裂傾向,活在大城市中卻份外感到自己與別人疏野,如像文明荒野上一匹飢餓的狼,其名字簡稱為H. H.,與赫塞本人的一樣。
他終於與妻子離婚,和小他二十歲的歌手露蒂.布恩卡結婚,不過年輕貌美的妻子既帶給他欣喜,亦有失望,再婚只維持了三年。
三度結婚 修成正果
他終於找到適合的終身伴侶:端麗理智而有高尚教養的妮儂是赫塞最好的秘書,亦是理想的終身伴侶,和她結婚後,他動盪不安的生活與創作終趨穩定,進入成熟的境界,此後三部作品都為自己前半生的課題提出柳暗花明的回應。
《知識與愛情》(Narziss und Goldmund)是象徵靈與肉兩個靈魂的排斥與友情的美麗故事,兩個主人公對於人生的兩個極端各自追求,卻能始終保持對話與和諧關係,友情令人動容。如果說《荒野之狼》是精神分裂的狂躁發泄,《知識與愛情》則是自我的大和解。
《東方之旅》(Die Morgenlandfahrt)篇幅雖短,卻簡潔勾勒出追求真善美的重重境界,是過來人的肺腑之言,並開始有著超現實的「盟會小說」特質,借用古來的秘密會社小說模式(例如《達文西密碼》的錫安會),虛構出近在身邊而超越時空的地下世界。
在《東方之旅》中,主人公H. H.原本快快樂樂地去「光之鄉」巡遊,不知何時卻發現隊伍已經煙消雲散,於是他也放棄了追尋。後來偶然機會下讀到盟會的檔案中早已注定了他的一切,並覺悟到落單全因沒有信仰,並且在同一刻抵達了光之鄉。全書虛實交錯,表現出真善美的易逝,人生的詭異,然而基調卻是正面的。
壓卷之作 晶瑩通透
此時又遇希特勒掌政,二戰迫在眉睫,赫塞花費十年時間,寫出平生最長的壓卷之作《玻璃珠遊戲》,(Das Glasperlenspiel),其結構完整,虛構出純精神的烏托邦。一班高等知識分子避世於象牙塔中,最後主人公重回塵世,也就是重回知識。
將一生不斷自問自答再自問的一堆問題放在龐大的框架中,融合東西方學術和藝術,視野跳接古今,呈現圓熟的人生智慧。本書無法在戰時德國出版,只能在瑞士出版,但卻是三年後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直接契機。當時他六十九歲。
此後赫塞因精力不如前,再無長篇面世,寄情於日常生活的情趣,園藝,修禪,精研生死之道。他又熱心為讀者寫信,充當青年導師,視恍如昨日的他之年青讀者為「共同苦惱者」,以佛家語是大乘菩薩普渡眾生,一九六二年八月九日夜晚,在凝練出一首詩之後圓寂。
赫塞之成就,固然因為他的天資和時代的陶養與挑戰,但能令他躋身文豪之列的,卻是深厚的底氣,或曰性情。
他的作品幾乎都是當下的心靈自傳,自省真誠而不唯美矯情,因為誠懇坦蕩,所以犀利。如果以音樂來比喻,許是鋼琴伴奏的小提琴《卡門狂想曲》,淋漓盡致而不誇張失實,激昂之際默然無語,低回之處又永遠懷著自信,即便在精神崩潰之邊沿。
他之謳歌生命是歷經戰鬥、挫敗,幻滅諸般境況之同時,懷有超乎一時一刻的精神力量。自己認真地嘗試過生命,不是蒼白、淺薄、強說愁、自憐自傷的病態樂趣。
赫塞作品的偉大處,在於能夠逾時空,逆時間之流,傳回一般要親身試過才知道,但已經太遲的訊息,於是賜予我們面對命運挑戰的氣魄。
永遠面對人生的本質而多一層巨觀,是因為認真所以彷徨的年青人的良伴,亦是他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之一。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生於德國沿著拿古魯特河的美麗鄉鎮卡爾夫鎮,一個基督教新教牧師家庭,祖父是印度語言學家,父親還寫過關於老子的書。194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8月9日逝世。赫曼在1904年出版《鄉愁》後聲名大噪,一舉成名。1906年《心靈的歸宿》,1919年《徬徨少年時》,1922年《流浪者之歌》,1927年《荒野之狼》等書,都顯現了赫曼受尼采、托斯妥耶夫斯基、史賓勒和東方佛教神秘主義的影響。赫塞在與第三任妻子妮儂結婚後,由於生活、寫作各方面皆臻至平和,遂有描述尋求人類的真善美的願望,於是便把這願望表現在1932年出版的《東方之旅》一書上。而後在1943年出版的《玻璃珠遊戲》這部獲得諾貝爾獎的巨著里,既探討了自由與傳統的衝突,也充分瀰漫樂觀主義的個人犧牲,再次展現人的多重性面貌。赫塞於1912年定居瑞士,並於1923年歸化為瑞士公民。赫塞的小說曾在英語系世界大為風行,因為在其作品中對自由闡述,和重視、關心東方宗教及榮格派心理學的中產階級評論,正好呼應了當時年輕世代表達自我、探索內心世界的看法。
黑塞是一輩子一直寫著有關於自己境遇的作家,所以在許多作品中,都曾描寫過卡爾夫及其周圍風景,且多用格爾巴斯奧這個地名來取代。他的父親約翰·黑塞(1847年——1916年)生於愛沙尼亞,十八歲時前往瑞士,加入巴塞爾教會。二十二歲時遠渡過印度,從事傳道的工作,但因為健康不佳,三年後回國。然後移居卡爾夫,幫助赫爾曼·根德爾特的新教出版事業。
母親瑪麗·根德爾特(1842年——1902年)生於印度,在瑞士度過少女時代。十五歲時去父親所在的印度,後來父親生病暫時回國,其間與英國傳教士查爾斯·愛森巴克訂婚。第三次到印度時結婚,但丈夫病倒後,便與丈夫抱著兩個兒子返國卡爾夫。瑪麗二十八歲時,丈夫病逝。一八七四年與父親赫爾曼·根德爾特的助手約翰相識而再婚。當時瑪麗是三十二歲,約翰為二十七歲。
兩人在翌年生下長女阿德蕾。她是黑塞兄弟姊妹中,和他感情最好的一位。黑塞有《給阿德蕾的信》(1949年)和《追憶阿德蕾》(1946年)的文章,描寫與姊姊的情感。
1880年(3歲)妹瑪爾拉出生。1953年他曾寫過《為了瑪爾拉》一文,以回憶不幸而死的妹妹。
1881年(4歲)隨父母移居瑞士巴塞爾,父親在此擔任教會學校的老師。他曾以《乞丐》這篇文章,敘述在巴塞爾時代的事情。
1882年(5歲)弟漢斯出生。“美麗的青春的”弟弟,是遊戲天才,但不喜歡讀書,漸漸對生活失去自信而自殺。《追憶漢斯》中,有詳細的記載。這一年,寫出像詩的東西,記在母親的日記里。
1984年(7歲)進入巴塞爾的密遜國小。
1886年(9歲)黑塞一家再次回到卡爾夫。到十三歲為止,就讀於卡爾夫國小和拉丁語學校。《在輪下》、《德米安》、《童心》、《回憶少年時》,皆以此四年的少年時代為小說的題材。
1890年(13歲)進格平根拉丁語拉丁文學校學習,準備參加符騰堡州一年一度的“邦試”。拉丁語學校以拉丁語為主,相當於中學乃至高中。描寫此類學校生活的作品有《拉丁語學校生》。
1891年(14歲)7月,以優異成績考入毛爾布隆神學院,過著不愉快的寄宿生生活。在《車輪下》詳細記載從拉丁語學校到神學院這一段生活。此外,關於毛布農神學校的作品有《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玻璃球遊戲》等。
1892年(15歲)3月逃出神學院。父母悲嘆萬分,但祖父赫爾曼·根德爾特卻歡迎他說:“聽說你去天才旅行了。”所謂天才旅行是學生用語,指的是學生的反抗行動。其後,他被帶到牧師布魯姆哈魯特的身邊,因神經衰弱自殺未遂。在哥賓根的巴奧教育、謝爾牧師的指導下逐漸恢復。
1893年(16歲)同年進巴特坎施塔特高等學校。從高等學校退學。在埃斯林根當書店店員,三日後又逃出。擔任父親的助手,借讀書消磨憂鬱的日子。祖父赫爾曼·根德爾特去世。他受到祖父極大的精神感化,以《祖父》為題寫了一篇文章。
1894年(17歲)6月在卡爾夫的佩羅特鐘樓大鐘工場當學徒工,其工作是磨鐘塔時鐘的齒輪。
1895年(18歲)跟姐姐學英語。
10月在圖賓根的赫肯豪爾書店當學徒,開始埋頭研究十八、十九世紀的文學。讀書、寫詩。結識醫學生、詩人世間路德維希·芬克(1876—1964),終生保持友好。
1899年(22歲)《浪漫之歌》(ROMANTISCHE LIEDER)由德勒斯登的畢爾森書店印行(自費出版),這部處女詩集收載詩人18歲至21歲之間的詩作。接著又由來萊比錫的第底利西斯書店出版《午夜後一小時》(STUNDE NACH MITTERNACHT),包括圖賓根時代的九篇散文習作,曾獲得里爾克的好評。7月末離開赫肯豪爾書店。秋天在巴塞爾的萊希書店工作,起先在販賣部,其後轉任舊書部。
1901年(24歲)2月,記問故鄉卡爾夫,可參考《美麗的青春》一文。第一次義大利旅行(佛羅倫斯、拉文納、威尼斯)。
小說《赫爾曼·勞歇爾》(HINTERLASSENE SCHRIFTEN)由萊希書店出版。起先以黑塞編“赫爾曼·勞謝的遺稿文和詩”為題出版,但增補新版時,則改為上述的書名。一般評論都很好,賣得也不錯。
1902年(25歲)4月24日母逝世,《給母親》一詩獻給她。《詩集》出版,收錄在卡爾魯·布塞編的叢書《新德意志抒情詩人》的第三卷,由古魯提出版。其後以單行本問世,1950年改名為《青春詩集》。《越過原野》、《在霧之中》、《白雲》即為此詩集中的作品。
1903年(26歲)辭掉來希書店的工作。第二次到義大利旅行。因瑞士作家鮑魯·伊克的介紹,認識柏林出版者費歇爾,鼓勵他創作新作品。
1904年(27歲)小說《彼得·卡門青特》(PETER KAMENZIND)由柏林費歇爾書店出版,一舉成名。獲包恩費爾德獎金。
8月,跟蕭邦演奏家瑪麗·貝爾奴依(1868—1963)結婚,她比黑塞大9歲,是巴塞爾有名的數學家之女。9月,隱居於博登湖與萊茵河之間的漁村加恩賀芬。《鄉愁》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從1901起寫了三年,1903年在費歇爾出版社《新評論》雜誌上發表。就像黑塞自己所寫的《我成功了》一樣,大獲好評,一躍而奠定新進作家的地位。黑塞以後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由該社出版。由柏林的休斯塔·溫特·雷夫拉社出版兩篇傳記性小品《薄伽邱》、《聖芳濟》。
1905年(28歲)長子布魯諾(Bruno)出生,長大成為畫家。《在輪下》在新蘇黎世報連載。其後還執筆寫了許多中篇、短篇、隨想,被整理在《寓言集》、《小世界》中。《鄉愁》獲得包耶倫費特獎。
1906年(29歲)小說《在輪下》(Unterm Road)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獲得很大的成功。
1907年(30歲)中篇小說《此岸》,由費歇爾出版社發行。收入錄《從幼年時代起》、大理石材工廠》、《枯草之月》、《拉丁語學校生》、《秋的徒步旅行》五篇。發表短篇小說集《今生今世》。自本年起至1913年,和諷刺作家魯特維希·脫瑪、新聞編輯庫特·阿拉姆、出版家阿爾貝特·蘭根,共同編輯了每月兩次的《三月》雜誌,由阿爾貝特·蘭根社出版。《美麗的青春》在此年發表於該雜誌。在凱思赫芬另築新家。此事詳細記載於《回憶草》中的《遷移新居之際》。
1908年(31歲)中篇小說集《鄰人》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錄了《婚約》、《加利巴爾第》、《瓦爾塔·肯布》、《在以前的太陽軒》、《愛哲南》五篇。《克諾爾普》第一個故事《早春》,由諾耶·倫多夏社發表。
1909年(32歲)次子哈伊納出生,以後成為室內裝飾家。在布拉溫休維克拜訪維爾赫姆·拉別,《回憶草》(1937年)中《訪問某詩人》一文,即指此事。在布萊門演講《浮士德與查拉圖斯特拉》。
1910年(33歲)音樂家小說《蓋特露德》(Gerturd)由阿爾貝特·蘭根社出版,是以音樂家為主角的小說。此時和音樂家們,尤其是瑞士作曲家奧圖曼·謝克締結深交。
1911年(34歲)詩集《途中》(UNTERWAGS) 由格歐爾克·休拉社出版。第三子馬丁出生,以後成為攝影家。夏天與畫家漢斯·休脫爾沈耶格魯為伴去亞洲旅行。經紅海至錫蘭、新加坡、南蘇門答臘旅行,年底回。旅行的動機是想逃避歐洲、對東方的憧憬、打開家庭生活的僵局等。此次旅行有“蘇伊士運河之夜”等二十一篇短的遊記、十一篇詩,小說《羅巴特·阿幾翁》,記錄在《印度紀行》(1913年)中。
1912年(35歲)在瑞士伯爾尼郊外,租住已故畫家維爾提的別墅。中篇小說集《彎路》由S·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錄了《拉第格魯》、《歸鄉》、《世界改良者》、《耶密爾·哥爾夫》、《馬提阿斯神父》五篇。
1913年(36歲)散文、詩歌集《印度之旅》(AUS INDLIEN) 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雖也有印度,但二十一篇短的遊記,大部分是馬來亞、新加坡及南蘇門答臘的遊記。
1914年(37歲)描寫藝術家的家庭生活悲劇的小說《羅斯哈爾德》(ROSSHALDE) 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伯爾尼編輯慰問德國戰俘的報紙和圖書。9月在新蘇黎世報上發表反對德國軍國主義分子的《朋友們,別唱這種調子!》,反對極端的愛國主義,受到德國文壇和出版界攻擊。
1915年(38歲)小說《克諾爾普》(KNULP)由S·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路傍》由查爾扎社出版。收錄了《六月之夜》、《狼》、《美爾亨》等九篇。詩集《孤獨者的音樂》(MUSIC DES EINSAMEN)由羅伊斯·溫特·伊塔社出版。8月,羅曼·羅蘭訪問黑塞,兩人間開始了多年的友誼。
1916年(39歲)小說《青春是美好的》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包括《旋風》一文,全都是在凱思赫芬時寫的。參加德意志扣留者新聞的編輯。3月,父親逝世。辦理煩雜的手續,越過國界參加葬禮。追憶父親收錄在《小庭院》中(1919年)。末子馬丁患重病。妻子精神病惡化,入院。深受神經衰弱症之苦。在琉森郊外宗瑪特溫泉療養所接受精神分析名醫容克弟子朗克的治療。研究弗洛依德。
1917年(40歲)發表了《給國務大臣的信》、《如果戰爭再繼續兩年》、《會達到和平嗎?》等評論、隨想。 執筆寫小說《德米安》(DEMIAN)。
1918年(41歲)發表了《如果戰爭再繼續五年》、《歐洲人》、《戰爭與和平》、《世界史》、《國家》、《愛之道》等評論、隨想。全部收錄在《觀察》(1928)中。
1919年(42歲)以辛克萊的筆名發表小說《德米安》(DEMIAN),引起戰後人心熱烈的反應,獲得新作家方達內獎。但很少人知道是黑塞的作品,所以辭獎不受。次年從第九版起,改為黑塞所作。小說《克萊因和華格納》(KLEIN UND WOGNER)。《童話》。《查拉圖斯特拉的復歸》(ZARATHUSTRAS WIEDERKEHR EIN WORT AN DIE DEUTSCHE JUGEUD)、《給德國青年的話》和《因為一個德國人》由伯恩的休帖姆布利社出版,次年第二版改名為黑塞所作。《美樂亨》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錄《奧古斯特斯》、《詩人》、《別的星球來的不可思議的信息》、《愛麗絲》等七篇小品。隨筆《小庭院》由維也納的塔爾社出版。與妻子分手,孩子由寄於他處。在梭連哥停留一陣子之後,移居到南瑞士魯卡諾·夢塔諾拉的卡查·卡姆芝,專心創作《克萊因和華格納》、《克林格梭的最後夏天》等。開始作畫。為了新德意志精神,和瓦爾帖雷克共同編以青年人為對象的月刊雜誌《我向活人召喚》(VIVOS VOCO)出版工作,直到1923年為止。
1920年(43歲)詩、文、水彩畫集《漂泊集》,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錄了遊記隨想、詩和水彩畫。詩與畫集《畫家之詩》出版,收錄了詩和水彩畫。小說《克林梭爾的最後夏天》(KLINGSORS LETZTER SOMMER)。由S·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錄了小說集《童心》、《克萊因和華格納》。《混沌中之透視》由傑魯特維拉社出版。收錄一篇論托斯妥耶夫斯基。
1921年(44歲)《詩選》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選收初期至《漂泊集》中的詩。《帖欣的十一張水彩畫》出版。
1922年(45歲)印度故事小說《悉達多》(SIDDHARTHA)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這是年輕時代開始對印度的關心集大成之作。《古怪的故事》系列中,編輯了日本的故事出版。
1923年(46歲)9月,和分居的太太瑪麗亞正式離婚。 從本年起,因治療坐骨神經痛及風濕病常去蘇黎世附近的巴登溫泉度過晚秋。在那城的維萊納賀夫旅館寫出很多作品。放棄德國國籍,加入瑞士國籍。《辛克萊的備忘錄》由拉夏社出版,收錄了《歐洲人》、《任性》等從1917年以後的評論。
1924年(47歲)1月11日,和女作家利查·維恩佳的女兒魯特·維恩佳結婚。三年後離婚。
1925年(48歲)小說《漫泉療養者》(KURGAST)。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這是巴登溫泉的隨想記錄,前年曾以《溫泉場心理學、巴登溫泉場的諷刺》為書名自費出版。童話《匹克托魯的化身》由謝姆尼芝社出版。從1922年起,用自己繪的插圖,分發給希望得到的人。編輯了赫爾達林和諾瓦麗思的生活記錄出版。秋,到南德演講旅行。在慕尼黑訪問托馬斯·曼。到1931年為止的冬天都住在狄里希。 出版荷爾德林及諾瓦利斯的《生活記錄》各一冊。
1926年(49歲)《畫卷》。《風物帖》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是《波登湖》、《義大利》、《印度》、《帖欣》、《雜》五篇結集而成的簡短印象記。進普魯士藝術科學院。
1927年(50歲)自傳體作品《紐倫堡旅行》(DIE NURNBERGER REISE) 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小說《荒原狼》(STEPPENWOLF) 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胡果·巴爾作《黑塞傳》出版,紀念其50歲誕辰。巴爾於本年逝世,黑塞撰文《悼胡果·巴爾》。跟第二個妻子離婚。
1928年(51歲)在莫尼黑訪問托馬斯·曼。雜文集《觀察》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錄了一九○四年以後的評論感想四十多篇。詩集《危機》(KRISIS),由S·費歇爾出版社當作限定版出版。
1929年(52歲)詩集《夜的安慰》由S·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載1915年以後的詩作。《世界文學文庫》在雷克拉姆文庫刊行,是閱讀世界文學的入門書。
1930年(53歲)小說《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NARZISS UND GOLDMUND) 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出版前已登在新評論雜誌上,加了“友情的歷史”這個副題。書中增加1907年出版的《此岸》中“美麗的青春”、“旋風”、“昔日的太陽軒”三篇的改稿,以決定版出版。退出普魯士藝術科學院。
1931年(54歲)8月,婚姻破裂獨居多年後,與猶太裔的藝術史家妮儂·多賓結婚。妮儂出生於羅馬尼亞,國籍為奧地利,主修美術史。遷入蒙塔紐拉近郊的新居。與長姐合作《紀念我們的父親》出版。構思長篇著作《玻璃球遊戲》。
1932年(55歲)小說《東方朝聖》(DIE MORGEN LANDFAHRT)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關於歌德的兩篇評論,發表在《神學片斷》。前年發表《我的信仰》。
1933年(56歲)小說集《小世界》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以《鄰人》、《迂迴路》為書名,出版初期小說集的決定版。希特勒政權成立。納粹開始焚書、迫害猶太人。盡力於幫助逃亡者和籌措救濟資金。
1934年(57歲)詩選《選自生命樹》在因傑爾文庫出版。被要求把《世界文學文庫》中的猶太作家剔除掉,重出改訂版,但黑塞寧可希望它絕版。小說《玻璃球遊戲》的開頭一部《祈雨師》在《新評論》上發表。黑塞之姐阿黛勒發刊母親的日記和書信。
1935年(58歲)《寓言集》由費歇爾出版社出版。在新評論雜誌上發表牧歌《庭孤寡老人中的時間》。11月,弟弟漢斯自殺,寫長詩“埋葬之後”悼念弟弟。
1936年(59歲)《院中的時間》,由維也納的貝爾曼·費歇爾出版社出版,獻給姊姊阿德蕾作為六十歲的紀念。貝爾曼·費歇爾是費歇爾的女婿,受到納粹政權的壓迫,到國外繼續其事業。寫《追憶漢斯》一文記念弟弟漢斯。從1914年起,開始寫未完成的《夢之家》由歐爾丁社出版。獲得瑞士最高文學獎歌特弗利特·凱勒獎。
1937年(60歲)《紀念冊頁》獻給姐妹兄弟。《新詩集》由伯恩的費歇爾出版社出版。收載1929年以後的詩作。牧歌《佝僂病的少年》由弗雷芝社出版,作為他六十歲的紀念。
1938年(61歲)只發表了短文《回憶克林格梭的夏天》。 1939年(62歲) 納粹德國發動閃電站,吞併捷克,侵入波蘭。到1945年為止,被列入德國不受歡迎的作家名單,斷了出版作品用紙的配給。自費出版《十行詩》。
1941年(64歲)黑塞的作品在德國已經不可能出版,取得了費歇爾出版社在德國的繼承人佩塔·茲爾坎普的諒解,由荻里希的弗雷茲出版,第一本作品是《午夜後一小時》。
1942年(65歲)《詩集》在瑞士弗雷茲社出版,幾乎收集了所有的詩。4月29日,完成《玻璃球遊戲》的創作。
1943年(66歲)小說《玻璃球遊戲》(DAS GLASPERLENSPIEL)二卷本(作於1931年至1942年)由弗雷茲社出版,是最後的一篇長篇小說。
1945年(68歲)詩集《花枝》,獻給長姐阿黛勒。小說《貝爾托爾特》、《夢痕》均由弗雷茲社出版。《對歌德的感謝》附《歌德詩抄》。
1946年(69歲) 收錄1914年以後戰爭和政治的評論集《戰爭與和平》(KRIEG UND FRIEDEN) 由弗雷茲社出版,獻給1944年逝世的羅曼·羅蘭。8月,獲法蘭克福的歌德獎。秋,獲諾貝爾文學獎,但因病而未親臨頒獎會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黑塞的作品再次由費歇爾出版社的後身祖爾康普社重新出版。《感謝歌德》由克拉森社出版,合歌德論和歌德詩抄而成。《晚年之詩》自費出版。
1947年(70歲)伯爾尼大學授予名譽博士稱號。 安德魯·紀德來訪。發表了《給日本青年同業的信》。
1948年(71歲)整理了《午夜一點鐘》、《諾瓦麗思》、《赫爾曼·勞歇爾》三篇,以《初期的散文》為書名,由弗雷茲社出版。
1949年(72歲)姐阿黛勒逝世。編輯了與故鄉卡爾夫有關的小說兩卷,以《格爾巴斯奧》為書名,由溫達利希社出版。
1950年(73歲) 在布朗休外克市獲威廉·拉貝獎。慶祝托馬斯·曼七十五歲的生日。
1951年(74歲)《晚年散文集》。 從費歇爾出版社出來自立門戶的祖爾康普社,開始出版黑塞全集。《後期的散文》由祖爾康普社出版,收錄了《被偷的皮箱》、《乞丐》、《幸福論》等。收集了1927年—1959年的書集而成《書簡集》,由祖爾康普社出版。
1952年(75歲)祖爾康普社出版了六卷全集。在德國和瑞士銀行舉行了盛大的七十五歲慶祝會。在休圖特卡爾特舉行的慶典中,黑塞所做的演講整理成《感謝黑塞》一書。《兩首牧歌》(已出版的《佝僂病的少年》和《庭院中的時間》)紀念出版。
1953年(76歲)妹妹瑪爾拉去世,寫追悼文《為了瑪爾拉》。
1954年(77歲)《黑塞與羅曼·羅蘭通信集》由弗雷茲社出版,是1915年—1940年書信的往來。黑塞之友、西德總統豪伊斯授予德國文化功勳勳章。
1955年(78歲)獲法蘭克福德國書籍業的和平獎。晚年的散文續刊《喚回過去》,由祖爾康普社出版。以《帖欣的水彩畫》為書名的水彩畫及水彩畫論,由克來田社出版。
1956年(79歲)卡爾斯爾耶設立了赫爾曼·黑塞獎。
1957年(80歲)慶祝第八十次的生日。祖爾康普社的全集(六卷)增補觀察書簡等合為七卷。
1959年(82歲)出《書簡集》的增補版。
1960年(83歲)《黑塞紀念冊》由祖爾康普社出版,是蒐集了黑塞所有照片而成的照片集。
1961年(84歲)新詩選《階段》由祖爾康普社發行。
1962年(85歲)8月8日,腦溢血逝世於蒙塔紐拉。8月9日,出版詩集《一根斷枝的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