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赫曦台位於
嶽麓書院門前。明嘉靖七年知府孫存在嶽麓山頂建有赫曦台。王守仁題詩:“隔江嶽麓懸情久,雷雨瀟湘日夜來,安得輕風掃微靄,振衣直上赫曦台”。後來逐漸荒廢。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 年)山長
羅典建台於書院前,其意在追念朱熹。台經多次修葺,保留至今。台的左右壁上有“福’、“壽”二字,字高丈余。其中“壽”字寫得 龍飛鳳舞,相傳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羅典“重赴鹿嗚”(清代考舉人,主考舉行宴會稱“
鹿鳴宴”,六十年後,舉行紀念,稱重赴鹿鳴),有一遠方來的道人,用竹帚蘸黃泥水寫的,後由羅典另寫“福’字,置於左壁。台後即古桃李坪,“五百天桃”源出於此。
1167年(宋
乾道三年),
朱熹自閩來訪張,講學嶽麓、
城南書院,停留二月,常晨起登麓山觀日出。在《雲谷山記》文中說:“余名嶽麓山頂曰
赫曦。”張築台,朱熹題額“赫曦台”。後廢。 1528年(明
嘉靖七年),知府
孫存復建"赫曦亭"於原址,又廢。1790年(清
乾隆五十年),山長羅典在書院大門前坪建一台,曰前亭,又名前台。
1821年(道光元年),山長
歐陽厚均發現赫曦台原碑刻,為存
朱子故跡,改前亭名赫曦台。1868年(同冶七年),巡撫劉昆重修時,台前更置石柱一對,坪鋪麻石,增建圍牆。 台為湖南地方戲台典型形制,前部單檐歇山與後部三間單層弓形硬山結合,青瓦頂,空花琉璃脊,弓形
封火山牆,挑檐卷棚,呈凸形平面,前後開敞,可登石級而上。
地理位置
赫曦台位於
嶽麓山禹王碑下偏北方向的山谷中間。 赫曦台景區位於
嶽麓山風景區東北部,
森林覆蓋率達90%,是一處難得的生態綠地。原址為嶽麓山頂,朱熹稱嶽麓山頂為“赫曦”,後來建造了“赫曦台”,清朝時期被毀。重建於嶽麓書院台前,稱為“赫曦台”。
歷史
1167年(宋乾道三年),
朱熹自閩來訪張,講學嶽麓、城南書院,停留二月,常晨起登麓山觀日出。在《雲谷山記》文中說:"余名嶽麓山頂曰赫曦。"張築台,朱熹題額“赫曦台"。後廢。
1528年(明嘉靖七年),知府孫存復建"赫曦亭"於原址,又廢。1790年(清乾隆五十年),山長羅典在書院大門前坪建一台,曰前亭,又名前台。 1821年(道光元年),山長歐陽厚均發現赫曦台原碑刻,為存朱子故跡,改前亭名赫曦台。1868年(同治七年),巡撫劉昆重修時,台前更置石柱一對,坪鋪麻石,增建圍牆。
建築特色
赫曦台為湖南地方戲台典型形制,前部單檐歇山與後部三間單層弓形硬山結合,青瓦頂,空花琉璃脊,弓形封火山牆,挑檐卷棚,呈凸形平面,前後開敞,可登石級而上。
關於赫曦台的傳說
台上左右壁上分別有“福”、“壽”二字,各高1.3米,據傳1807年(嘉慶十二年)羅典
重赴鹿鳴宴時,有一道士模樣之人來院,言善書能詩,士大見為道士,未予正式接見。不料道人拾一掃帚,蘸黃泥水在右牆一筆揮成一個"壽"字,不辭而去。字型如龍蛇盤繞,遒勁有力,傳為"
仙跡"。後力求兩壁對稱,羅典在左壁補書了一個"福"字。
人們看到湘江上突然出現彩虹般的仙橋,以為是引渡凡人上升天界的。有一位道士率先踏上"仙橋",但有去無回,葬身蛇腹。當時
荊江二州刺使陶侃以他敏銳的觀察,見"天門"外懸的天燈寒光逼人,疑是妖孽作怪,便一箭射去,頓時天燈熄滅,橋也無影無蹤。後來派人按血跡尋找,在抱黃洞內,發現有一大蟒被射死了。從此,
黎民百姓安居樂業,為了感謝陶侃為民除害,將他立足發箭的射台,稱為射蟒台。
相關文學作品
赫曦台四景·雞鳴出日
神龍飛上使人驚,爍眼祥光成五色。
扶桑欲出升何難,認取真情凝太極。
赫曦台四景·中夜白雲
朝代:宋 作者:熊禾
赫曦中夜真奇絕,起視茫茫大瀛渤。
風濤雪浪無際涯,絕岸時看孤島出。
洪爐巨甑如蒸炊,囿形宇宙非金石。
直凌倒景窺三光,俯視塵寰如超越。
赫曦台四景·中宵皓月
朝代:宋 作者:熊禾
赫曦日夕真奇絕,最好中秋看明月。
竦身飛上第一峰,不覺清寒近天闕。
今宵端正照山河,長笛一聲愁欲裂。
赫曦台四景·薄暮明霞
朝代:宋 作者:熊禾
赫曦薄暮真奇絕,初到殘陽復西沒。
仙霞山外何處山,五彩雲霞互明滅。
須臾群陰解剝盡,雨腳如麻漸開豁。
冥冥勃勃不可留,空有殘霞半天赤。
望赫曦台
明朝 王守仁
隔江嶽麓懸情久,雷雨瀟湘日夜來。
安得輕風掃微靄,振衣直上赫曦台。
故國幾年空兕虎,東風遍地綠桑麻。
1955年10月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
“赫曦台”說
台,在新版《辭海》中解釋的第一義為:“高而平的建築物,一般供眺望或游觀之用,如暸望台、亭台樓閣。”最初由人工建築的台,除烽火台外,乃是供皇室祭拜天地神明或游觀遠眺之用。後來稱台而最有名的,如西漢長沙王劉發因思母而登高遠望的定王台,傳說就是他每次派員送米到長安,再由長安取土回長沙所築成的。杜牧的名詩《赤壁》中所寫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深鎖二喬”的銅雀台,則是漢建安十五年曹操所築的晚年享樂之地,死後仍遺令歌伎們定期在台上為他表演歌舞,本身就是舞台。其他如後來所稱的戲台、舞台、點將台、閱兵台、觀禮台、觀景台以及望仙台、望鄉台等等,或露天或上有蓋頂,高度不拘,但都只有一層,多層的便被稱為樓或閣與塔了。還有因山體的自然形態而稱作台的,乃高山之頂或山上有一塊較大的平地,尤其是巨石平台,如著名的山西五台山,就是因為“五峰聳立,峰頂平坦”而得名。在全國各地大小山上因此而被稱作台的比比皆是,特別是寺院因山就勢而建,必選較平之地,尤多以“南台寺”“東台寺”“西台寺”“天台寺”等來命名。
朱熹(1130-1200年)是一位與長沙有密切關係的歷史名人,既於宋乾道三年(1167年)自福建武夷山來長沙與張栻(1133——1180年)會講,逗留兩月有餘,此前還曾任過潭州南嶽廟監;又於紹熙五年(1194年)以荊湖南路轉運副使(或曰安撫史)出知潭州,有旨以“長沙巨屏,得賢為重。”(《宋史·列傳一百八十八》)因之,凡屬他在長沙的所有行蹤,皆為後世所有聞必錄。《一統志》載“朱子嘗改嶽麓山頂曰赫曦,亦以名台”,便是今嶽麓書院大門內有一座赫曦台的最初來歷。
赫曦,即乃輝煌明亮的陽光,原本並無典故。屈原《離騷》:“陟升皇之赫戲(同曦)兮,忽臨睨兮舊鄉。”就是說“在東方初升起的明亮的陽光里,我一下子看到了故鄉”。《初學記》載晉夏侯湛《大暑賦》云:“何太陽之赫曦,乃鬱陶以興熱。”更是形容這日光是火熱的了。
朱熹與張栻其時尚是盛年,兩人與隨從登上頂峰之後,發現有一平坦處可供小憩,時正艷陽高照,朱熹便稱此處為赫曦台並兩人聯句以紀遊蹤。傳說張栻因之於此建台,恐怕只是今人的一種揣想,實際或只是立了一塊碑以紀之,並非建有可稱之為榭的建築物。
可列舉的理由不止一條,最主要的一條是:如果由兩位大理學家聯手在山頂興建有建築形態的台,便是千秋名勝,後人的題詠和碑刻必多,歷代的州、府、縣誌以及《嶽麓志》、《一統志》和
野乘等必然有詳盡的記載,為何皆付闕如,現在連原址在何處都不知道?明嘉靖戍子(1528年)的長沙知府孫存也就應該將山上的台重建或重修,而不會在山下去建亭了。實際上孫存所建的亭子,當時亦並未以“赫曦台”正式命名。現在立於嶽麓書院大門內的赫曦台,是清道光元年(1821年)由山長歐陽厚均改建的一座真正可供演出的戲台。毛澤東主席於1955年10月寫的《和周世釗同志》詩中的“卅年重到赫曦台”亦即提此。
如果從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羅典初建時算起,這座建築已經有200餘年,無論從歷史意義與建築美學的角度,皆是嶽麓書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