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哲族文學
- 代表人物:伊瑪堪、烏白辛
- 分布地:黑龍江省
- 代表作品:《滿斗莫日根》等
文學特徵,代表人物,伊瑪堪,烏白辛,
文學特徵
赫哲族,分布在黑龍江省同江、饒河等縣沿江一帶。主要從事漁業生產,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無文字,通用漢文。民間文學豐富多彩。“伊瑪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種說唱文學形式。常在獵場、網灘或漁村土築茅屋裡,由被人們尊稱為“伊瑪卡奇瑪發”的民間歌手說唱。它以講唱古史和英雄故事為特色。據調查赫哲族民間保存的“伊瑪堪”作品有40餘部,已採錄的有《希爾達魯莫日根》、《滿斗莫日根》、《滿格木莫日根》、《安徒莫日根》、《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十餘部。此外,還有“說胡力”和“特倫固”等形式在民間也很盛行。“說胡力”是以講述故事為主的文學。內容包括寓言、童話、神話等各種體裁,形式活潑,短小精悍。“特倫固”內容多為傳說,如《天鵝姑娘的傳說》、《金鹿的傳說》等。 赫哲族民間,有名為“嫁令闊”的民歌,曲調固定,明朗輕快,十分悅耳,輕柔抒情,非常動人;多用以歌頌美麗的大自然,抒發對山河風光、家鄉田園的熱愛,如漁歌、獵歌、情歌和船歌等。 赫哲族的作家文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展起來的,烏·白辛的戲劇、電影創作成就最大。他的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話劇《赫哲人的婚禮》,特別是後者成功地把赫哲族“伊瑪堪”形式運用於話劇創作,對話劇創作的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是赫哲族新文學的代表。
代表人物
伊瑪堪
中國赫哲族民間的一種說唱文學形式。表演時,由民間歌手主唱,聽眾中間常有人發出有規律的應答聲。演唱時可時唱時說,說唱結合。演唱的作品有長有短,均為敘事性作品。大型作品被稱為伊瑪堪大唱,小型的則叫作伊瑪堪小唱。已經民間文學工作者蒐集整理過的伊瑪堪大唱作品,有《安徒莫日根》、《滿斗莫日根》、《香叟莫日根》和《阿格弟莫日根》等,其中篇幅較長的可達15萬字左右,由民間歌手來演唱則需要10至20個小時。現已知名的伊瑪堪說唱作品,大約已有40部。表現英雄鬥爭故事的莫日根型作品,在伊瑪堪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這類作品多洋溢著英雄主義的強烈氣氛,在結構上也有一定的模式可尋。在伊瑪堪作品久遠的流傳過程中,世世代代的民間歌手們在傳唱和充實完善作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世紀的晚近時期為人們所熟知的赫哲族伊瑪堪歌手,有吳連貴、吳進才、葛長勝、盧明、尤樹林、葛德勝等。
烏白辛
(1920-1966) 中國赫哲族當代作家。 原名吳宇洪, 黑龍江璦琿人。1938年考入奉天(今瀋陽)佛學院,不久即違背父命離校,入瀋陽協和劇團當話劇演員。1939年起輾轉於瀋陽、吉林等地,從事進步的戲劇活動。1945年加入東北民主聯軍,曾主辦《前進報》和《輕騎報》,並在吉林文工團任戲劇教員。1947年,創作了歌劇《大地是我們的》等作品。1948年,出版了小說集《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和哈爾濱話劇院的編導。1960年,先後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和話劇劇本《赫哲人的婚禮》。《赫哲人的婚禮》以史詩般的結構和宏大的場面,展示了赫哲族300年間的歷史命運; 劇作以赫哲族傳統的民間說唱伊瑪堪的形式貫穿始終,使作品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