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與應急、污水處理及資源化、污泥減量化資源化、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
獲獎情況
1.2006年獲得哈工大優秀青年教師
3. 指導學生獲國際大學生建模競賽一等獎(2次)
4.指導本科生獲得給排水專業指導委員會一等獎(1次)
5.多次指導本科生、研究生獲得哈工大優秀畢業設計、優秀畢業論文(10餘次)
6. 2009.06 高效服務海西產學研優秀合作項目省部級優秀獎
7. 2010.12 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8. 2014.04 黑龍江省高校科學技術獎教學一等獎
社會兼職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低碳水處理研究院院長
全國註冊設備工程師(給水排水)考試專家組專家
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特聘教授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排水委員會委員
中國工程建築標準化協會城市給排水委員會委員
《給水排水》雜誌編委、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設備與材料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城鎮水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水系統分會常務理事
廣東省給排水與生態環境協會副秘書長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赫俊國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2年4月
城市水環境規劃治理理論與技術的出版時間是2012-4,作者是赫俊國。
科研項目
主持科研課題30餘項,十二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1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工程院諮詢研究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子課題、十一五重大水專項子課題、十二五重大水專項子課題、十三五重大水專項子課題、十三五重點研發計畫子課題10餘項、其他省部級課題3項。
1、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面向污染物深度削減與能源資源回收的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2、中國工程院諮詢研究項目:城鎮水系統
植物營養素循環戰略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複合生物酶溶胞耦合導電介質介導微生物直接種間電子傳遞的剩餘污泥產酸產甲烷機制研究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污泥結構與形態控制的初級調控—多級耦合脫水過程研究
5、十.五國家863水專項子課題:南方水體水質安全保障技術-強化混凝沉澱技術研究。
6、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既有建築節水節能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7、十一.五國家水專項子課題:冰封期複合污染高效去除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
8、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子課題:馬家溝城鎮污水深度減排技術集成與工程示範
9、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子課題:牡丹江水質綜合保障技術及工程示範研究
10、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水專項子課題:渾河流域瀋撫段水生態建設與功能修復技術集成與示範
11、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水專項子課題:城市供水管網水質安全保障與運行調控技術—供水管網維護與更新改造
12、十二.五國家重大專項重點項目-大飛機專項:C919飛機102、105架機重心調配系統研製項目
13、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子課題:供水系統管道快速修復技術研究與智慧型管件研發。
14、
青海省科技廳課題:西北地區高原低溫低濁飲用水處理工藝改進
15、黑龍江省科技廳課題:寒冷地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及回用技術研究與示範工程
代表著作
發表論文210餘篇,SCI/EI文章110篇,編寫書籍4部,申請/授權專利30餘項,參編4項國家級、省部級行業標準,獲得住建部、環保部等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
1. 主編《城市水環境規劃治理理論與技術》-國家重點圖書;
2.主審全國勘察設計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教材《排水工程》;
3. 主編省部級標準:《黑龍江省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規程》;
近期發表的期刊文章
[1]HE J, LIU J, ZHANG Y Y J. A novel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floc strength under turbulent flow conditions[J]. Desalination & Water Treatment, 2015,56(7):1975-1984.
[2]HE J, LIU J, ZHANG Y Y J. A novel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floc strength under turbulent flow conditions[J]. Desalination & Water Treatment, 2015,56(7):1975-1984.
[3] HE J, HU H, QIU W, et al.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biofilm characteristic response to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C/N ratio in a suspended carrier biofilm reactor[J]. Desalination & Water Treatment, 2015:1-11.
[4] XIN X, HE J, FENG J, et al. Solubilization augmentation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responses triggered by co-digestion of a hydrolytic enzymes blend for facilitating waste activated sludge hydrolysis proces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284:979-988.
[5] TANG J, HE J, LIU T, et al. Extraction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in the municipal dewatered sludge using rhamnolipid treatment[J]. Human &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2017.
[6] XIN X, HE J, QIU W.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Evolutions in Anaerobic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Affected by Solids Retention Time[J].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2017,228(6):194.
[7] Lin Li,Junguo He,Xiaodong Xin,Mengfei Wang,JieXu ,JieZhang,Enhanced bioproduction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from waste activated sludge by potassium ferrate pretreatment,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8,332(15),456-463.
[8] Junguo He, Heliang Pang, Yanshi Zheng, Tao Jiang, Zhiyuan Xin, Pengfei Zhang, Peng Zhang. Breakage-reflocculation implemented by two-stage shear for enhancing waste activated sludge dewaterability: effects of shear condition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Drying Technology. 2017.
[9]Xu J, He J, Wang M, et al. Cultivation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t low emperature by sieving out the batt-like sludge[J]. CHEMOSPHERE, 2018,211:1219-1227.
[10]Liu T, He J, Cui C, et al. Effect of woody and non-woody bulking agents on biodrying of long-term storage sludge[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8,129: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