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郵票

赤色郵票

赤色郵票是由“湘鄂西省赤色郵務總局”發行的面值“壹角”郵票,經湖北省博物館專家組鑑定為一級革命文物。

該郵票圖幅24×22毫米,黃紙上刷紅色,石印,無齒孔。主體圖案為:地球中央套一面鐮錘、五星圖案的旗幟;地球周圍飾放射狀紋飾;地球圖案上方自右至左印有弧形排列的正楷“湘鄂西省赤色郵務總局”字樣,四角圓形開光分別印有宋體的“郵票”,“壹角”字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赤色郵票
  • 出土地點:監利縣
  • 館藏地點:監利縣博物館
  • 所屬年代:1931年
具有多重價值的赤色郵票,“赤色郵花”郵票,閩西赤色郵票,江西赤色郵政郵票,湘贛邊省赤色郵票,

具有多重價值的赤色郵票

監利縣博物館收藏的“湘鄂西省赤色郵務總局”發行的面值“壹角”郵票,經湖北省博物館專家組鑑定為一級革命文物。
1986年4月下旬,監利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到該縣紅城鄉進行文物調查時,得知該鄉農機供應站職工邵名傑收藏有一枚“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發行的郵票。當我們來到邵名傑家核實此事時,他很樂意地拿出了這枚郵票,並給我們講述了這枚郵票的來歷:“我從小就喜愛集郵,六十年代初,我隨父母在湖南長沙讀國中,這枚郵票是我讀書時用十幾枚郵票與同學換來的,一直保留到現在。”他明確了我們的來意後,任何要求也未提,便忍痛割愛將這枚珍藏了三十餘年的郵票捐贈給了縣博物館。監利縣人民政府根據《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對他的捐贈義舉進行了表彰,並頒發了1000元獎金。
該郵票圖幅24×22毫米,黃紙上刷紅色,石印,無齒孔。主體圖案為:地球中央套一面鐮錘、五星圖案的旗幟;地球周圍飾放射狀紋飾;地球圖案上方自右至左印有弧形排列的正楷“湘鄂西省赤色郵務總局”字樣,四角圓形開光分別印有宋體的“郵票”,“壹角”字樣。
湘鄂西赤色郵務,是隨著根據地的開闢發展起來的。1929年9月,中共鄂西特委根據業已形成的紅色割據形勢,為了統一指揮,作出“交通網的布置,須特別周密,聯絡上方能敏捷”。並委託中共監利縣委在郭家鋪正式成立了“洪湖赤色郵務總局”。原鄂西遊擊總隊特務大隊黨代表劉洛霞被任命為郵務總局局長,配備郵務員70餘人,馬50餘匹。
1930年4月,鄂西蘇維埃五縣聯縣政府成立,原洪湖赤色郵務總局更名為“鄂西赤色郵務總局”。魏炳奎任局長,後由屈陽春接任。總局設有收發、交通、秘書、油印四股,並下轄四個直屬支局。
1930年9月22日,鄧中夏,賀龍率紅二軍團攻克監利縣城,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此舉標誌著整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正式形成,鄂西赤色郵務總局隨之更名為“湘鄂西赤色郵務總局”。
1931年12月11日,湘鄂西第三次工農兵貧民代表大會在監利縣周老嘴心慈庵召開,成立了“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原湘鄂西赤色郵務總局易名為“湘鄂西省赤色郵務總局”,並發行了冠以“省”字的赤色郵票,郵務規模相應擴大。當時“各縣有分局,各區有支局,全湘鄂西郵政人員在五百人以上,各機關送信要貼郵花,但郵花費收入歸省財政部”。
1932年10月,湘鄂西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加之王明“左傾”路線的嚴重危害,省交通部部長陳克昌、赤色郵務總局局長戴燧等同志先後犧牲。隨著洪湖蘇區的喪失,湘鄂西赤色郵務也夭折了。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赤色郵務從創立到發展壯大,持續有三年之久。它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壯大發揮了獨特作用。這枚郵票就是湘鄂西革命鬥爭史的真實見證。

“赤色郵花”郵票

赤色郵花”郵票是閩西交通局於1931年初發行的,全套1枚。郵票中心為五角星,內有鐮錘,上方有“閩西交通總局”字樣,在局名上方有一面蘇維埃旗。五星下方有“赤色郵花”字樣。郵票上方兩角圓圈內為“肆”片。下方兩角圓圈內各為“4”字。面值(銅元)4片。深綠色。圖幅為19毫米×22毫米。無齒孔。石版。全張為110枚(11×10)。由永定虎崗工農銀行印刷局印製。此種郵票發行至今已六十餘年。
這套“赤色郵花”,在革命戰爭年代,由閩西交通總局發行的第二套郵票,它有姊妹票,即閩西交通總局於1930年10月發行的第一套“赤色郵政”郵票。全套2枚。郵票支五角星內有鐮錘為圖,面值為銅元2片(黃棕色)、4片(棕色),圖幅為20毫米×23毫米。無齒孔。石版。由龍巖縣城關東碧齋印書館製版印製。
閩西交通總局發行的“赤色郵政”郵票和“赤色郵花”郵票,使用到1932年4月30日止,使用時間短,由於戰爭年代流通範圍有限,存世數量極其稀少,特別是“赤色郵花”大連張郵票更為珍罕。這2套郵票已成為珍貴的革命文物,其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頗高,價格昂貴。
1998年出版的《中國解放區郵票目錄》(修訂版)標價:“赤色郵政”郵票全套2枚14萬元(人民幣);“赤色郵花”郵票面值4片,單枚票為4萬元(人民幣)。

閩西赤色郵票

紅四軍在贛南開闢根據地的同時,曾數度入閩並於1929年下半年建立了閩西革命根據地。1929年8月,永定縣蘇維埃政府接收了縣國民黨郵局,並把它改造成兼辦赤色郵政的交通局。1930年3月18日,仿照郵局辦法設立交通總局。5月15日,閩西蘇維埃政府制定了《各部細則》。並對閩西交通局提出了整頓郵務要求:“立即廢除偽幣,改用大洋,改民國紀年為公元紀年,不再使用民國郵票和郵戳。”為了實施細則中的條款,閩西交通總局一方面著手計畫郵票設計、印刷、發行工作,另一方面作為過度,刻制了總局以下的分局、站 處印戳,免費收寄信件。1930年10月,閩西交通總局發行了閩西赤色郵政郵票。全套2枚,幣制為銅圓,面值分別為2片(黃棕)、4片(棕色)。“片”系閩西方言銅圓“枚”的意思,一片即銅圓1枚,約為0.5分。石版。白紙印刷。無齒孔,票幅20MM*23MM,每版100枚。龍巖東壁齋印書管承印,張廷竹設計。郵票圖案採用革命時期代表蘇維埃的徽志,中心為光芒四射的五星中倒懸著鐵錘和鐮刀。上書“赤色郵政”4字,下書“交通總局”4字,四個角落書寫“二片”或“四片”、“閩西”字樣。這套郵票是為紀念列寧逝世6周年設計發行的。郵票主圖錘鐮畫成倒掛,並非畫錯,是上級指示用以悼念列寧逝世的標誌。這是我國解放區第一套紀念郵票。閩西赤色郵票在閩西蘇區內流通使用,縣內平信郵資2片,各縣之間互通平信郵資4片。使用時間極短,存世量稀少,估計數十枚。中國郵票博物館、日本已故集郵家水原明窗先生各藏有1枚2片票。水原先生和潘先生各藏有1枚4片票。此外還發現有齒孔郵票,當時閩西沒有為郵票打孔的設備,可能是一些郵局工作人員為了撕票方便,用簡易的工具對郵票壓痕,撕票後就出現了類似齒孔的現象。1998年版《中國解放區目錄》(修訂版)標價:閩西赤色郵票全套14萬元、舊票14萬元。

江西赤色郵政郵票

1930年10月4日,朱德、毛澤東領導的紅一軍團在贛西南地方武裝和革命民眾的配合下,攻克江西吉安城。至此,贛西南和贛東部分地區完全赤化。7日,在吉安城召開10萬民眾大會,宣告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成立,曾任主席。1931年5月,贛西南赤色郵政總局改稱江西省赤色郵務總局,其隨紅軍及政府幾經輾轉,於當年12月遷駐興國縣城石門前。此時,紅軍已取得第三次“反圍剿”勝利,根據地比較鞏固,為適應郵政通信發展需要,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頒發《赤色郵政暫行章程》。根據章程關於 “郵票由總局印發”和郵資標準的規定,江西省赤色郵務總局於當年底發行半分、3分、8分等幾種面值的郵票和1分、2分、5分的欠資郵票。這些郵票由江西興國龍崗水頭莊“興國印刷廠”印製,在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所轄的30個縣內使用,至1932年5月,不到半年的時間。加之根據地一直處在異常艱難的戰爭環境中,因此至今為止,發現的江西赤色郵政郵票只有福建醫學院李國方教授收藏的1枚面值為大洋1分的1種。 李國方10歲時開始集郵。其父是中華郵政福建省局的醫生,喜歡收藏古董和字畫,對兒子收集郵票自然給予支持和幫助。1933年左右,他父親從海關得到一枚貼有“江西赤色郵政”郵票的實寄封,交給了他,並叮囑他要好好收藏。當時李國方與絕大多數初集郵者一樣,尚不知實寄封要比郵票更有價值,便將郵票從實寄封上剪了下來保存,留下了難以彌補的遺憾。李國方珍惜這枚郵票就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從沒易手。他到上海讀大學,也將這枚郵票隨身攜帶。1943年1月,他從上海回福建,其間要途經侵華日軍的封鎖線,他將郵票從郵票冊中取出,裝進信封藏在衣服內,躲過了日本鬼子的檢查。李國方從得到這枚郵票一直到全國解放,從來沒有讓別人看過,因此鮮為人知。 這枚郵票顏色為淡紅色,毛邊紙石印,無齒孔。圖案與“贛西南赤色郵政郵票”相仿,為“8”字形花框,中間直列“江西赤色郵政”6字,上端兩角圓圈內為中文面值“壹分”,下端兩角圓圈內各有一個“1”字。郵票上蓋有紅色戳記,字跡已模糊不清,但卻是稀世珍寶。(曹益民)

湘贛邊省赤色郵票

湘贛邊省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建立的一個革命根據地。它位於湖南和江西兩省交界處的羅霄山區內,包括寧岡、永新、蓮花、茶陵、酃縣、遂川和攸縣等。1931年10月建立湘贛邊省,1932年1月在永新縣建立了中華赤色郵政湘贛省郵政總局,發行了一套3枚郵票。圖案是五角星中繪鐮刀和鐵錘。上下有“湘贛邊省”、“赤色郵票”字樣,面值為1分、2分、8分3種,石印,無齒。1分灰藍,厚白紙;2分藍綠,薄白紙;8分藍,白紙。票幅分別為22.5×19、22×19、23×19毫米(下圖)。
赤色郵票
湘贛邊省赤色郵票存世僅有新票3種,還有少數幾個實寄封。其中8分票最為珍貴,有一個實寄封貼了8分票。寄信者是中國工農紅軍湘贛軍區獨立第十營營部。收信人是酃縣十都二分區指揮部轉交劉指揮紫岐張政委平化。信封左上角還有“豐”,表示特快信件。 現在湘贛邊省赤色郵票8分票存世僅8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