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色山雀(赤腹山雀)

雜色山雀

赤腹山雀一般指本詞條

雜色山雀(學名:Sittiparus varius):體重17-18克,體長125-140毫米。雌雄羽色相似。額、眼先、耳羽至頸側乳黃色,頭頂至後頸黑色,後頭中央有一白斑。上背栗色,上體餘部及翼藍灰色。頦、喉黑色,喉與上胸間有一乳黃色橫斑,胸、腹及兩脅栗紅色,胸和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淡黃褐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灰色。易與其它種山雀區別。

主要棲息環境海拔1000米以下的闊葉林、人工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留鳥。除繁殖期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多成小群。性活潑,多在樹冠中下層枝葉間活動和覓食,主要以小囊蟲捲葉蛾螟蛾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分布於朝鮮、日本、台灣以及中國遼寧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雜色山雀雌雄羽色相似。指名亞種頭頂、枕至後頸黑色,枕和後頸中央有一條不規整的白色縱紋,前額、眼先、眼以下臉頰、耳羽和頸側乳黃色。上背深栗色,下背、腰和尾下覆羽以及兩翅和尾概為藍灰色,飛羽淡褐色,外翈羽緣亦為藍灰色,內翈具窄的灰白色羽緣。頦、喉黑色,胸腹和兩脅栗紅色,喉和上胸間有一塊不規則的乳黃色斑;胸、中央至尾下覆羽淡黃褐色或皮黃色,形成一條黃褐色或皮黃色縱帶,脛羽灰色,具皮黃色端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灰色,具皮黃色端斑。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或深褐色,腳鉛色或鉛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7-18克,♀17克;體長♂127-140毫米,♀125毫米;嘴峰♂10-12毫米,♀11毫米;翅♂76-81毫米,♀75毫米;尾♂52-62毫米,♀50毫米;跗蹠♂17-22毫米,♀18毫米。(註:♂雄性;♀雌性)(指名亞種)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環境海拔1000米以下的闊葉林、人工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尤以鬱閉度較小的落葉松、油松、刺槐、闊葉雜木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較常見。

生活習性

留鳥。除繁殖期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多成小群,有時也與大山雀和其他鳥類混群。性活潑,多大樹冠中下層枝葉間、也大林下灌木叢中、偶爾也下到地下活動和覓食,常邊活動邊發出單調的叫聲,其聲似“si-h,si-h”。
主要以小囊蟲、捲葉蛾、螟蛾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俄羅斯聯邦(東亞區)。
雜色山雀分布圖雜色山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樹洞中,也大人工巢箱中築巢。巢呈碗狀,主要由苔蘚構成,愉墊以獸毛和鳥類羽毛。巢的大小為外徑12厘米,內徑6厘米,高5.5厘米,深3.6厘米。每窩產卵5枚,卵白色、被有細的淡紫色和赤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3-19.1毫米×14.1-14.8毫米,平均18.1毫米×14.5毫米,重1.5克。

亞種分化

雜色山雀(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雜色山雀天見島亞種
Sittiparus varius amamii
Kuroda, 1922
2
雜色山雀伊豆半島亞種
Sittiparus varius namiyei
Kuroda, 1918
3
雜色山雀琉球群島亞種
Sittiparus varius orii
Kuroda, 1923
4
雜色山雀日本亞種
Sittiparus varius sunsunpi
Kuroda, 1919
5
Sittiparus varius vari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