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位於中國台灣省台北縣烏來鄉三峽鎮桃園縣復興鄉,在地理上屬於雪山山脈北段,以拉拉山為中心,四周圍繞有夫婦山、美奎西莫山、檜山、南插天山、北插天山及卡保山等。具有豐富的植物景觀資源外,也是石門水庫翡翠水庫的主要集水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 地理位置:中國台灣省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7,759.17公頃
簡介,基本概況,地理位置,環境概述,生物資源,保育現況,

簡介

1992年3月“農委會”為了保護插天山的稀有動、植物資源,於是成立“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本保留區的海拔高度從300米到2,129米不等。受東北季風影響,全年降雨量達3,290毫米,為重濕型溫帶氣候
本區最具代表性植物為珍稀植物—台灣山毛櫸(Fagus hayatae),此外如紅星杜鵑(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族群,本區也是其重要的生育地之一。在野生動物方面,台灣黑熊大紫蛺蝶藍腹鷳褐林鴞,也曾出現於本區。

基本概況

主要保護對象:櫟林帶、稀有動植物及其生態系
範圍:大溪事業區部分:第13-15、24-26、32林班及第33林班中扣除已開發經營面積75公頃達觀山自然保護區之範圍;烏來事業區部分:第18、41-45、49-53林班及第35林班扣除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用地850.22公頃之範圍
管理機關:新竹林區管理處
公告日期:1992.03.12
台灣山毛櫸是台灣11種珍貴稀有植物之一,在台北縣和桃園縣拉拉山一帶有大面積的山毛櫸純林,本區也是此類植物在北半球分布的最南限,在植物地理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植;山區也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其中包括許多瀕臨絕種或珍貴稀有的種類。
近年來插天山的遊客人數增加,為了保護其內的櫟林帶、稀有動、植物資源及其生態系,農委會乃於1992年3月12日依法成立“插天山自然保留區”,面積7759.17公頃。

地理位置

本區有四個出口,分別為烏來之福山村、復興之小烏來、三峽之滿月圓及上巴陵之達觀山自然保護區。本保留區在行政上屬於北縣烏來鄉、三峽鎮及桃園縣復興鄉,在地理上則屬雪山山脈北段棱脊,以拉拉山為中心,四周圍繞有夫婦山、美奎西莫山、檜山、南插天山、北插天山及卡保山等;地勢北段呈東北向,南段呈東南向,即新竹林區管理處烏來事業區第43~45、49~53及18、41、42林班之部份地區以及大溪事業區第13~15、24~32及33林班大部份地區,面積約7759.17公頃。

環境概述

全區屬雪山山脈北段最高之棱脊,以拉拉山為中心,四周圍繞有夫婦山、美奎西莫山、檜山、南插天山、北插天山及卡保山等,地勢北段呈東北走向,南段呈東南走向,海拔高約從300~2,129公尺。區內溪流主要包括西邊之大漢溪與東邊之南勢溪及其支流,溪流均屬幼年期,河谷坡度陡峭,河川侵蝕及搬運作用均強,谷地落差大,常形成美麗絕倫的瀑布。
地質屬第三紀之粘板岩、砂岩及頁岩,土壤屬灰壤化土系列。本區氣溫偏低,年均溫約15.6℃,冬季多介於5~10℃之間,夏季多在20℃左右,年均氣溫約15.6℃,由於受東北季風影響,全年降雨量高達3290毫米,各月雨量相當平均,相對溼度高達90%以上,屬溫帶重溼型氣候極有利植物之生長。
本區為北部完整的中海拔森林生態系,本區的植物社會大多屬於楠儲林帶,在低海拔處則為榕楠林帶,少量的針葉樹林則分布於海拔1,800公尺以上之區域。除了具有豐富的植物景觀資源外,也是石門水庫和翡翠水庫的主要集水區。闊葉林林相完整,野生動物棲地環境優良。

生物資源

植物相大部份屬楠櫧林帶,較低海拔處則屬榕楠林帶,針葉樹則多分布於1800公尺以上之東南隅,以扁柏、紅檜、鐵杉為主。檜木巨木群為本區代表性生態體系,以赫威巨木成名,約十餘株,平均樹齡約800~1500年。然本保留區最具代表性之植物則屬文資法公告之珍稀植物──台灣山毛櫸群落,分布從鹿背山至魯佩山一帶,涵蓋約350公頃,地處多風棱脊,伴生的稀有植物尚有紅星杜鵑、吊鐘花與台灣一葉蘭等。由於台灣沒有溫帶落葉林氣候,這片山毛櫸落葉材頗為稀罕珍貴,具有學術研究價值。
本區具代表性植物為農委會依文資法公告之珍稀植物--台灣山毛櫸 (Facus hayatae)。台灣山毛櫸又名台灣水青岡,屬於殼斗科水青岡屬,為落葉性大喬木,樹高可達20公尺以上,胸高直徑可達70公分以上。多生長在山稜線附近,於本區形成大面積之純林,具有特色。台灣水青岡由於結實率偏低,種子不易發芽,小苗之數量也少。
區內也有不少列為珍稀植物之紅星杜鵑 (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族群,紅星杜鵑為常綠灌木,每年四月開花,多生長於台灣北部山區雲霧帶森林中,本區為其重要的生育地之一。
本區為台灣北部地區植物最豐盛的地區,歧異度高之社會孕育出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在野生動物方面,本區擁有非常多的珍貴稀有或瀕臨減絕種保育類,顯示本區的野生動物棲地品質良好。哺乳類共14科23種,其中台灣黑熊為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獼猴、麝香貓、白鼻心、食蟹幪、石虎、穿山甲、山羌、水鹿、台灣長鬃山羊屬珍貴稀有之保育類野生動物。鳥類共28科72種,屬瀕臨絕種者有藍腹鷴、林雕、褐林鴞,其他應予保育鳥類包括深山竹雞、紅山椒鳥、松鴉、紅頭山雀、煤山雀、青背山雀 、紋翼畫眉、白耳畫眉、藪鳥、冠羽畫眉、小翼鶇、紫嘯鶇、白尾鴝、鉛色水鶇、栗背林鴝、白頭鶇 、火冠戴菊鳥、黃胸青鶲、黃腹琉璃、紅尾伯勞、松雀鷹、鳳頭蒼鷹、大冠鷲、鵂鶹、黃嘴角鴞、大赤啄木 、綠啄木、黃山雀、赤腹山雀、白喉笑鶇、竹鳥、小剪尾等等。兩棲爬蟲類有5科14種,蝴蝶則以瀕臨絕種之大紫蛺蝶馳名。

保育現況

插天山自然保留區不管地景、土壤、水文、動、植物以及整體生態系之完整在台灣北部均屬首屈一指,地位重要。目前植物及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類等動物均已建立基本資料,昆蟲亦加強調查中。
未來最重要的工作是針對瀕臨絕種及珍貴稀有生物擬訂監測計畫,在圖面上標出其分布地點及領域,定期實施監測;對於一般野生動物則以巡邏緝止盜獵。為彌補氣象水文資料之不足,亟待建立森林水文微氣象觀測站,以了解當地生物及其環境之關係。
目前插天山自然保留區面臨最大的威脅是遊憩活動,尤其兩個出囗達觀山與滿月圓,每年遊客分別已高達22萬及12萬人次,雖然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入口設有管制站,但成效不大;遊憩及盜伐、盜獵是主要的壓力。上巴陵一帶漫無限制之開發及攀登北插天山之遊客逐年增加,均使此保留區之生物面臨干擾與盜採之威脅,除透過環境教育之實施以減輕當地生態之破壞外,亟應研究訂定遊客容納量控制之方式來維護本區豐富的生態資源。
建議劃分核心區與緩衝區,設定管制柵欄並建立巡邏制度。另外,對於主要保育對象台灣山毛櫸應予以撫育,維持其天然更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