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窪鄉

赤泥窪鄉

赤泥窪鄉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東南部,距縣城35公里,東與太原市陽曲縣接壤,南與古交市毗鄰;全鄉轄30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總人口9860人。全鄉總面積273平方公里,約占全縣國土面積的八分之一,是靜樂面積最大的鄉鎮。全鄉耕地8萬畝,林地11萬畝,草坡13萬畝,人均耕地8.2畝、林地11.2畝、草地13.2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赤泥窪鄉
  • 外文名稱:Chekni wa Township
  • 別名:赤泥窪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
  • 下轄地區:赤泥窪、上雙井、下雙井、等等
  • 政府駐地:赤泥窪村
  • 電話區號:0350
  • 郵政區碼:035100
  • 地理位置:山西靜樂縣東南部
  • 面積:273平方公里
  • 人口:9860人
  • 車牌代碼:晉H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經濟作物,幹部隊伍,基層組織,主要工作,經濟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林業,工業,發展前景,

行政區劃

轄:赤泥窪、上雙井、下雙井、松溝、羊丈、會松溝、桃府、(前井子溝、)造軍、邢家山、下牛莊、上牛莊、天窪坪、岩頭、土嶺、麻地家、寧家舍、范家窪、下馬城、劉仙、羊圈坪、(界口、)家條嶺、天窪、安子上、橫山、龍家莊、(強風溝、殺虎溝、)安家莊、土地堂、送返、任家莊、沙灘、昔湖洋

歷史沿革

靜樂縣轄鄉。1956年設赤泥窪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析置赤泥窪公社,1984年復設鄉。

地理環境

境內山峰相連,溝壑縱橫,平均海拔1550米,屬標準的土石山區。氣候屬高山寒冷半溫潤氣候,年均氣溫4℃左右,無霜期100—110天。
赤泥窪鄉赤泥窪鄉

經濟作物

經濟以農牧為主,農作物主要有莜麥、豆類、馬鈴薯,是靜樂的主要產糧區之一。

幹部隊伍

全鄉共有工作人員33名,其中公務員20名(含3名離崗人員),班子成員10名,全部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年齡為40周歲;事業人員13名,其中事業幹部2名,工人11名,平均年齡38周歲,基本為中專以上文化程度;自2006年以來共配備村官20名,有8名已考取了事業人員和公務崗村官有12名。

基層組織

赤泥窪鄉共有25個黨支部,其中有24個農村黨支部,1個機關黨支部,下轄黨員252名(農民黨員214名,機關黨員38名)其中男黨員221人,女黨員31人。第八屆村委換屆時,“一肩挑”有24個村,占全鄉的80%。由於多數黨支部地處山區,所以支部書記年齡偏高,50歲以上占到全鄉支書總數的57%,黨員隊伍也相對老化,50歲以上者占總黨員數的55%,國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2%。針對這一現狀鄉黨委動員各支部今後發展黨員要積極培養外出返鄉的有志青年,已確保黨員隊伍不斷層。兩年來我鄉改擴建、新建黨員活動陣地共20所,現已全部投入使用,
赤泥窪鄉幹部赤泥窪鄉幹部

主要工作

全鄉堅持以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為核心,以拉長產業鏈條,實現產業發展上檔次、上規模為目標,在全力落實年初既定的“六個一工程”的同時,啟動了“兩大示範工程”。六個一工程即:建設一萬畝脫毒馬鈴薯種植基地、一萬畝抗病毒胡麻基地,發展一萬隻羊、一萬隻兔,建設一千畝經濟林和一百畝育苗基地。“兩大示範工程”即:結構調整示範工程、組織建設示範工程。兩項工作即: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農廉工作。

經濟發展

赤泥窪鄉作為全縣最貧困的鄉鎮,經濟建設的任務很重,建設和諧社會任重道遠。為此,他們立足實際,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戰略。即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題,實現"經濟結構、思想觀念"兩大轉變,搞好"基礎設施、基層組織、新農村"三大建設;推進"特色種植、生態畜牧、龍頭加工、勞務輸出"四大產業;抓好"綠色認證、產業化開發、專業市場、協作組織、經濟能人"五項開發,建設"沿公路萬畝馬鈴薯、沿溝川萬畝胡麻、環山區畜牧養殖、赤泥窪小雜糧、下馬城畜產品加工、龍家莊生態旅遊"六大基地。在推進產業開發的過程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特色種植業主,大打綠色品牌,提高科技含量,全鄉新發展有機認證農業3000畝,調換優種山藥籽6萬斤,優種胡麻2000斤,僅胡麻一項,農民人均收入就達800元。生態畜牧業上,種草13000畝,引進優種公山羊20隻,優種公牛5頭,建起兩座高標準生態養殖小區和一所畜牧科技中心,羊存欄從年初的16000隻增加到的20000隻。龍頭加工業上,建起了一座小雜糧加工廠,成立了馬鈴薯、肉兔、絨山羊三個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初顯,產業化經營正在形成。勞務輸出業上,共舉辦各種勞務培訓班5期,培訓農民400餘人,農民工的法律意識和勞動技能明顯提高。總投資950萬元的整鄉連片開發項目也已成功啟動,全鄉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農民收入顯著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00較翻了近一番。

種植業

馬鈴薯種植是全鄉種植業的綠色主導支柱產業。全年建設了上雙井、下雙井,龍家莊村三個馬鈴薯制種專業村,建設1500畝的種薯制種基地,以此推動全鄉馬鈴薯新品種的不斷更新換代;其它村實施商品薯種植,人均達到2畝;實行測土配方,科學施肥,合理經營,大規模調進試種了成功的晉薯15號、同薯23號等脫毒種薯。優種畝均增產500斤以上,畝增收200元,僅此一項人均增收400元。
胡麻種植是全鄉的又一項優勢產業,也是綠色支柱產業。胡麻品種全面實現更新,大面積引進抗病毒胡麻優種,種植面積人均達到1畝。

養殖業

以赤泥窪村高標準的養殖示範小區為種羊繁育基地,輻射和帶動全鄉絨山羊的改良和發展;鼓勵和支持廣大農民自願聯合,整合資金、集中建舍,在會松溝、龍家莊、松溝新建了三個千隻羊規模的養殖示範小區;在往年引進4000餘只遼寧蓋州市優種絨山羊分配到戶的基礎上,再引進優種絨山羊894隻,重點扶持小區養殖戶。全鄉絨山羊養殖範圍履蓋所有村,基本實現了村村有規模,戶戶搞養殖,全鄉養羊總量已發展到3萬餘只,人均達到3隻以上,培養200隻以上規模養羊戶近20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養羊在1000隻以上。
把獺兔、肉兔養殖作為全鄉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在全縣“雙幫扶雙促進”活動中,縣級領導積極出資幫助農戶發展養殖,其中縣委書記、縣長、紀委書記每人出資5000元各幫扶了一戶貧困戶,縣級機關熱情參與、積極捐資,有力促進了我鄉兔業發展。全鄉獺兔、肉兔存欄5000餘只,全鄉培育50隻以上規模的養殖戶17戶,發展小型散養戶60餘戶。為進一步推動全鄉兔業發展,我們引進了飼料加工設備,種植苜蓿4000畝,配備了防疫、技術人員,定期組織專業培訓,並與襄汾縣樂龍晉安兔業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回收契約,為全鄉養殖戶提供系列服務。並組建了獺兔專業合作社,使獺兔、肉兔養殖走上了規範化道路。預計今年全鄉獺兔、肉兔能發展到3萬隻。

林業

根據全鄉自然地理條件,我們在氣候相對適宜而又相鄰的赤泥窪、下馬城、家條嶺、羊圈坪、天窪、安子上、橫山以及龍家莊區城所屬的7個村,規劃建設仁用杏、肉用杏、棗樹等千畝以上的乾果經濟林帶。
在水源條件較好的龍家莊村建成60畝油松、落葉松和風景樹育苗基地。

工業

結構調整示範工程。本著示範、引導的原則,在龍家莊村建設2座溫室大棚,在任家莊村建設了兩座魚池,總面積2000平方米,投放了近5000條小魚,發展池塘活水養魚,引導民眾更新觀念、調整產業結構。來看,示範效果明顯。而且我們正在積極建設投資近百萬元的特色小雜糧加工廠,開發綠色農副產品,加工廠基建部分已基本完成,冷榨胡麻油生產線、莜麵豆面生產線、土豆澱粉生產線設備已經到位,爭取開春後正式投入生產。
金道明調研金道明調研
組織建設示範工程。為了方便民眾辦事,儘快解決龍家莊地區生存、生活困難的突出問題,更好地促進該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鄉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我們在龍家莊地區特別設定了辦事處和黨總支部,整修了辦公場所,配備了工作人員,辦事處運行正常。同時,為龍家莊地區五個村配備了高音喇叭,加強和促進了龍家莊地區村級工作。

發展前景

在和諧之風的吹拂下,赤泥窪鄉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一年多的時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貧困落後、封閉保守的農業窮鄉正向一個經濟繁榮、鄉風文明的和諧新鄉轉變。全鄉的工作狀況、幹部的精神狀態、民眾的思想面貌、社會的穩定局面都有了明顯的改進和加強。這些變化充分表明了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