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村(廣東省普寧市流沙西街道下轄村)

赤水村(廣東省普寧市流沙西街道下轄村)

赤水村因地處大南山北麓,有三溝四溪之水匯流,山洪暴發時呈赤色,故名。赤水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流沙西街道南面,市區環城南路與普寧大道平行貫通轄區,玉華路、廣達東路縱向連線以上兩道,村交通便捷。

村道全部水泥化,排灌溝硬度化,轄區面積約2.6平方公里;總戶數2449戶,人口2萬餘人。有集體企業1家,個體企業15家。是普寧重點僑區之一,僑民旅居泰國等11個國家和地區。是革命老區。境內湖底庵屬市環境保護區。村現已建成6000平方米中心廣場,配套戲台、球場、小花園;配套完善了老年人活動中心等一批文化活動設施;建成占地46畝,建築面積15000多平方米,配套齊全,構築新穎,蔚為壯觀的赤水學校;改建了2400平方米的村政辦公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普寧二中實驗學校、粵東菸草物流中心、普寧商業街、尚堤中央花園高檔住宅區、晉軒園(在建)、玉湖名城(在建)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投資建設。赤水村成為普寧新的發展區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赤水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普寧市
  • 下轄地區:自然村9個(包括自然村共29個角落)
  • 電話區號:0663
  • 郵政區碼:515300
  • 地理位置:位於廣東省普寧市流沙西街道南面
  • 面積:面積約2.6平方公里
  • 人口:現人口約2萬餘
  • 方言:潮汕話
  • 火車站:普寧站
  • 車牌代碼:粵V
行政區劃,姓氏派系,陳氏派系,黃氏派系,

行政區劃

赤水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流沙西街道南面,明中期以前有王、許、呂、曾、藍、卓等姓在此聚居,明嘉靖年間陳、黃、朱、鄒、沈等姓氏居民相繼遷入,後王、許、呂、卓等姓又陸續他遷,其中呂氏遷居鄰村華市。因地處大南山北麓,有三溝四溪之水匯流,山洪暴發時呈赤色,故名。聚落呈塊狀分布,有自然村9個。轄區面積約2.6平方公里,有耕地1987畝,農業主種水稻、甘薯。現人口2萬餘,60%的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有集體企業1家,個體企業15家。是普寧重點僑區之一,僑民旅居泰國等11個國家和地區。是革命老區。境內湖底庵屬市環境保護區。市區環城南路與普寧大道平行貫通全村,玉華路、廣達東路縱向連線以上兩道,交通便捷。村道現全部水泥化,排灌溝硬度化。已建成6000平方米中心廣場,配套戲台、球場、小花園。有完善的老年人活動中心等一批文化活動設施。有建成占地46畝,建築面積15000多平方米,配套齊全的赤水學校。普寧二中實驗學校、粵東菸草物流中心、普寧商業街、尚堤中央花園高檔住宅區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於此投資建設,是普寧新的發展區域之一。
普寧赤水村總有29個角落(包括9個自然村),湖底、溝邊、壇頭、東湖、缶窯、缶身、西山埔、樟坪新村、石鏡新村、下山墘、中山墘、頂山墘、馬厝溝、坡仔頭、祠堂腳、光遠里、竹篙厝、大路頂、老灰埕、糖房埕、坽仔埕、柑園、下鄉、宮後園、後厝、寨內、新書齋、西園、兩順。

姓氏派系

陳氏派系

據最新赤水陳氏族譜所載,一世興潮公(1525-1566),;公原籍福建詔安縣霞葛鎮坑河樓霞村,於明嘉靖年間偕妻兒“擔經籃”一路南下,遷來普寧果隴村定居,卒後葬果隴雞籠山(近代已遷葬赤水山);嘉靖四十七年(1568),二世仰巒公同母親再移居赤水下鄉角落,開創赤水陳氏。 普寧赤水陳氏,湯征公→文晦公→景肅公→肇公→植公→泰奐公謚元隆→郡壽公→正公謚得山→伯宗公→十郎公→興潮公→仰巒公→賡明公→鳳瑞公

黃氏派系

黃氏實吾公原由福建蒲田遷居饒平東山紅峰鄉(原小榕坑尾),隨後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再遷來普寧赤水村,後裔居西山埔、下山墘、中山墘、頂山墘、東湖、宮後園等處。清雍正五年(1727)裔孫天會公向白沙隴村胡姓買下林地創平湖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