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贛縣雲燈
- 主題詞:傳統舞蹈,雲燈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贛州市贛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保護措施,
簡介
贛縣雲燈起源於清嘉慶年間,距今200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贛縣田村、白鷺、南塘等東河片一帶。與田村東河戲“凝秀班”有著緊密聯繫。每年春節期間,大家都會敲鑼打鼓,舉著燈籠去拜年。為了恭候新年,人們拿著寫有“恭喜發財、四季平安”等字樣的牌子,化妝成“八仙”到各家拜年,深受村民的喜愛。各姓祠堂每年春節都要邀請戲班唱大戲,按田村的風俗,戲班沒有燈彩是不能進祠堂演戲的,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凝秀班”老藝人們根據東河戲傳統劇目《白蛇傳》的“水漫金山”一場水族舞中的“水旗”變“雲牌”,由此“雲燈”這一獨特的燈彩藝術形式就正式形成。
歷史淵源
雲燈是贛縣上路片(即貢江上游東河沿岸)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燈彩藝術形式,起源於田村的東河戲,流傳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據謝禮迎老藝人記述,清順治十一年(1655)贛縣田村組建了東河戲班社“凝秀班”,清嘉慶年間(1769—1820)“凝秀班”老藝人根據新春之際戲班沒有燈彩不能進祠堂演出的民間習俗,便從東河戲演出劇目《白蛇傳》中“水漫金山”的水族舞表演形式變“水旗”為“雲牌”,“雲牌”上畫有“八仙”和”八寶天官“等仙人形象,柔合燈彩藝術特點,創作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的《雲燈》舞。後來,各東河戲班社爭相傳學,成為東河戲班社的“班燈”。
基本內容
表演隊人員雙手各持一塊雲牌,分左右兩隊出場(雙龍出水)。表演一:出雲、跳雲、點斗(嗩吶吹奏《萬年歡》曲牌;表演二:擺字“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人壽年豐”等(吹奏曲牌《飄海》),每擺一字後“穿花”交替進行,每擺一字嗩吶吹奏一段音樂,曲牌相同。起初“雲燈”表演隊是跟隨東河戲班社至鄉村演出,每年正月為演出期。進村前先敲鑼打鼓,並由兩盞方形燈籠引路,後隨“鑼鼓亭”(兩人抬鼓架,司鼓者立架內)和樂隊、燈籠隊,後面是一副“鑾駕”(即皇涼傘)。主人鳴爆竹迎接後,即在村坪和祠堂表演,演完後主人送上“利是”(即紅包),正月演完後妥善保管,來年再用。後來,由於東河戲班大多數解散,人們仍以村坊姓氏組成雲牌到各家各戶演出。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雲燈的圖案造型藝術為我們提供了古為今用的藝術基礎。
基本特徵
“雲燈”有其獨特的風格。首先是“雲牌”的組合造型。“雲牌”是“雲燈”的主要道具,天空中各種雲彩,地上花鳥蟲魚的形象以及各種文字圖案,都由“雲牌”的造型來完成。舞蹈造型有“跳雲”、“點斗”、“團雲”、“洗雲”、“結雲”及“擺字”等,歌詞的內容也用“雲牌”來表達,即“雲牌”擺字,大多為吉慶、祝願之語,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人壽年豐”、“九州昇平”、“人財興旺”等。其次是“雲燈”舞的演出特點。初為6至8人,後逐漸發展成12至24人以上的大型舞隊。原來只舞不唱,後發展到配以東河崑腔詞曲,到清朝末年,還在“雲燈”舞隊之前加上兩盞方形燈籠。“雲燈”通常是隨東河戲班到各處演出,每年正月為演出期,“雲燈”進村前,先由兩盞方形燈籠引路,燈籠後隨兩人抬著的、司鼓者站於內的“鼓架”。其餘樂隊隨後,樂隊後為燈舞,最後是一副“鸞架”。“雲燈”進村前先敲鑼打鼓,主人鳴放鞭炮以示迎接。三是“雲燈”的音樂特點。以古老的戲曲音樂(崑腔)與民間地方音樂(吹、打曲牌)緊密結合,融為一體,並配以“輕而緩、細而密”的舞蹈動作。另外,“雲燈”的道具、服裝都繪製成“雲鉤”圖案,所有服裝、頭飾的裝扮都為傳統的古裝戲曲形式。
保護措施
自改革開放後,“雲燈”這一優秀的民間燈彩又得到了恢復、重視。一九八四年省、地群藝館還進行了專題錄像,分別在2001年、2009年還參加了贛州地區民間民俗調演,分別獲得了表演獎、導演獎、音樂獎、優秀民間燈彩獎等獎項。尤其是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精神需求更加迫切,“雲燈”這一獨特的燈彩藝術更進一步地得到發展壯大,如今不僅限於在農村有雲燈表演隊,縣城的幾個社區都成立了雲燈表演隊,凡喜慶節日、開張慶典、大型節日活動等等都有“雲燈”表演隊的出現,從而這一民間燈彩得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