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反“圍剿”,是指1930年11月至1931年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紅10軍反擊國民黨軍對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圍剿”的作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反“圍剿”
- 發生時間:1930年11月 至 1931年
- 參戰方:紅軍與國民黨軍
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反“圍剿”,是指1930年11月至1931年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紅10軍反擊國民黨軍對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圍剿”的作戰。
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反“圍剿”,是指1930年11月至1931年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紅10軍反擊國民黨軍對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圍剿”的作戰。事件經過1930年11月,敵軍調4個師對贛東北蘇區進行“圍剿”。28日,紅十軍在萬年縣珠...
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是指1930年11月至1931年2月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紅10軍反擊國民黨軍對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圍剿”的作戰。事件經過 1930年11月,國民黨調集4個師的兵力,企圖消滅紅10軍於根據地中心的葛源地區。中共贛東北省委、軍委以地方部隊襲擾敵人,集中紅軍主力尋機殲敵。12月18日,...
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是指1931年7月至1932年3月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紅軍反擊國民黨軍對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圍剿”的作戰。事件經過 1931年7月,國民黨軍先後調集6個師的兵力,對贛東北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圍剿”。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中共贛東北省委命令紅軍向敵兵力集中的地區進攻,...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閩浙贛蘇區紅軍在福建、浙江、江西3省邊界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閩浙贛蘇區是由贛東北蘇區逐步發展形成的。1930年11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一次“圍剿”的同時,以約4個師的兵力,對贛東北蘇區進行第一次“圍剿”,企圖殲滅紅軍第10軍於蘇區中心葛源地區。中...
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是指1931年3月至1931年6月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軍民反擊國民黨軍對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圍剿”的作戰。事件經過 1931年3月中旬,國民黨軍對贛東北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其第4師第10旅一部進占葛源,在赤衛軍和地方武裝打擊下,被迫向上饒撤退,被紅10軍截擊,殲其一...
反“圍剿”背景 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圍剿”初期失利後,準備對中央蘇區發動更大規模的“圍剿”,同時調集兵力,進攻湘贛、湘鄂贛、贛東北等蘇區,企圖先掃清外圍,再全力“圍剿”中央蘇區。反“圍剿”經過 1931年11月初,敵集中10個正規師連同地主武裝約8萬人,開始對湘贛革命根據地“圍剿”。敵人企圖...
西路軍總司令何鍵所部9個師又3個旅,和浙贛閩邊守軍5個師又4個保全團分別“圍剿”湘贛、湘鄂贛和閩浙贛蘇區紅軍,並阻止紅一方面軍向贛江以西和贛東北機動。第19路軍總指揮蔡廷鍇指揮6個師又2個旅,負責福建防務,並阻止紅軍向東機動。空軍5個隊配置於南昌、臨川、南城等地,支援作戰。中央蘇區取得第四次反“...
贛東北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時期創建的革命根據地,1928年6月,以磨盤山為中心的贛東北根據地初步建成。1928年1月,在以方誌敏為書記的中共弋橫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發動了江西東北地區弋陽,橫峰地區的農民起義,成立了弋陽縣工農民主政府和工農革命軍第二軍。1928年6月粉碎了弋陽等縣靖衛團的進剿,工農革命軍...
歷史評價 贛東北蘇區(以後發展成為“閩浙贛蘇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六大蘇區之一,也被譽為中央蘇區有力的右翼和東北屏障。這塊根據地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項建設上曾顯示出生氣勃勃的景象,所以被毛澤東譽為“蘇維埃模範省”,因而也被蔣介石列為重點軍事“圍剿”的地區之一。
第十八師第五十二旅旅長戴岳在貴溪、餘江、弋陽等地進行了更大的嘗試,在蘇區的外圍交通要衝地勢較高處修建碉堡,堡內儲備好糧食、柴、水等生活必需品,並搭建廠棚,收容逃亡地主,對贛東北紅軍的發展起到極大的限制作用。實施 國民黨第一次“圍剿”失利後,軍政部長何應欽取代魯滌平,主持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
12月14日,任中共贛東北特委常委。 [48] 方誌敏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授軍旗(蠟像情景再現) [55] 1931年1月中下旬,方誌敏領導贛東北根據地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勝利。3月8日,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成立,方誌敏當選為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兼文化委員會主席,贛東北根據地成為中共土地革命時期早期六大戰略地區之一...
翌年2月,景德鎮城鄉黨組織遭到破壞,余金德受贛東北特委安排,暫避餘干縣老家並協助中共餘干縣委開展工作。5月16日,五雷地區公開建立餘干縣蘇維埃政府,以及區、鄉、村蘇維埃政權,余金德參與這些政權的創建工作。1930年5月,方誌敏得知余金德在餘干,便派王永興把他接到信江蘇區。從此,余金德便和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
1931年冬被選為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任省政府內務部部長兼省法院院長。1932年春任贛東北省蘇維埃政府第一副主席,不久兼任省政治保衛局局長。參與領導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各項建設和歷次反“圍剿”鬥爭,成為方誌敏的得力助手。1933年3月改任中共贛東北省委組織部部長,兼紅軍新十軍某師政治委員。同年秋,贛...
一九三〇年,贛東北的紅軍已發展到近萬人,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張麒麟參加紅十軍後,階級覺悟提高得很快,作戰十分勇敢,當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通信排長。一九三三年一月,他隨紅十軍奉調到中央革命根據地,部隊被改編為紅七軍團。一九三四年七月,黨中央決定由紅七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張麒麟在先遣隊...
1930年,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形成,並建立了紅十軍,黃道任贛東北蘇維埃主席團委員兼秘書長,贛東北特區委常委、組織部長。1931年7月,黃道調任中共閩北分區區委書記後,致力於重建紅軍,成立了閩北獨立團,他兼任閩北軍分區政委,領導閩北蘇區軍民打退了數萬國民黨正規軍的多次“圍剿”,擴大了蘇區,保衛了人民政權,使...
獨立團為保衛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多次反擊白軍的“圍攻”,作戰頻繁。洪濤在戰鬥中衝鋒在前,非常勇敢,不久便升任為連長。獨立團也擴編為江西紅軍獨立師。1929年8月,獨立師根據中央指示擴編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洪濤先後任紅十軍四旅十團一營營長,十團副團長。在方誌敏領導下。為建設、保衛贛東北根據地英勇鬥爭...
(1)中央蘇區一、五軍團主力應先與河西三軍團配合解決入贛粵敵,在可能條件下占領梅嶺關,再沿江北上占領贛州、吉安、樟樹,以爭取南昌為目的;(2)紅十二軍應向閩北發展,使閩西與贛東北蘇區打通;(3)贛東北蘇區首先要與閩北蘇區連成一片,並向皖南發展;(4)湘贛蘇區紅軍除與三軍團配合擊破入贛粵敵外,應積極...
宣錫華,(1901~1934)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又名仕民,別名宜毅。江西弋陽人。上饒廣信中學畢業。個人經歷 1924 年夏入黃埔軍校第二期(一說是第一期)學習,畢業後參加平定滇桂軍閥的叛亂和東征作戰,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連、營、團長1931年返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參加工農紅軍,任紅軍新兵團團長。第五次反“圍剿”開始...
這一時期,廣東省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海南島工農紅軍、贛東北革命根據地、湘鄂邊工農革命軍都有“紅色戲劇”萌發。許多革命領導人很重視革命戲劇的教育作用,如彭湃在海豐縣親自領導組織了白話劇(即廣東方言話劇)劇團,方誌敏在贛東北主持創作並登台主演了大型話劇《年關鬥爭》。1932年9月,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成立了工農...
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三軍團某部三連戰士,參加了閩贛邊區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中央蘇區反“圍剿”作戰。1934年7月編入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團十九師)長征北上,皖南失敗後編為工農紅軍挺進師轉戰閩浙贛邊區,參加了閩東、浙南革命根據地和閩北、贛東北、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三年游擊戰爭。...
信江軍政學校於1931年3月遷往橫峰葛源。同年秋,為紀念農民運動領袖彭湃和工人運動領袖楊殷兩烈士,學校易名為“彭、楊軍事政治學校”。1933年初,贛東北蘇區與中央蘇區連線後,“彭、楊軍事政治學校”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五分校。1934年10月,贛東北紅軍反五次“圍剿”失利,紅軍離開根據地北上,軍校結束最後...
10月,中原大戰結束,率第五師一部進攻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在磨盤山、眾埠街、株山橋、芳家墩、漆工鎮等地與紅軍激戰。爾後,升為第五師中將師長,移駐宜黃。 1931年1月熊式輝離任後,接任陸軍第五師師長,兼任贛北“剿匪”司令部司令,1931年4月,胡祖玉率部參加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圍剿”。5月,...
1932年改任閩北軍分區司令員、中共閩北特委委員;1933年初閩北獨立團擴編為獨立師,任政治委員;同年秋調任閩贛軍區參謀長;同年冬改任福建軍區司令部參謀、作戰科科長;1934年秋調任江西軍區參謀長,率部參加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各次反“圍剿”作戰及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作戰。
這次暴動,是繼弋(陽)橫(峰)暴動之後,在贛東北持續時間最長、起義範圍最廣、參加人數最多、革命聲勢最大的一次暴動。它不僅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對弋橫蘇區的“進剿”,而且開闢了縱橫百餘里的紅色區域,增添了信江工農紅軍的力量,促進了“方誌敏式”的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成功創建。它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永遠矗立...
後來汪克明找到湘鄂贛東北軍分區,隊伍編為游擊第三大隊,汪克明任政委。汪克明率領游擊第三大隊到華林山,建立了根據地。有一次,一個土豪給汪克明的部隊送來一擔銀圓,汪克明一問,才知道這個土豪是準備將銀圓送給另一個游擊隊,錯送到汪克明的部隊。汪克明得知附近還有游擊隊,非常高興,想法找到了他們。兩支部隊合...
紅軍總司令兼第一方面軍總指揮朱德、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等人率領下,抓住國民革命軍大舉進攻之前的時機,一方面在根據地內消滅白點(指國民革命軍占據的地點),鞏固根據地;一方面集中紅軍主力1、3、5軍團,到外圍作戰,向東北出擊,擴大中央革命根據地,打通中央蘇區與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聯繫,爭取第四次反“圍剿...
吳嘉民(1909年~1995年6月15日),湖北陽新中豐樂里石吳村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陽新縣福豐區自衛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陽新縣福豐區自衛隊中隊長,鄂東南自衛軍司令部特務營副營長,湘鄂贛軍區平瀏游擊大隊政治委員,贛東北軍分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江西省地方工委宣傳部...
”對蘇區中央局的管轄範圍也重新作了明確規定:“江西蘇區的中央局,他的管轄範圍是包括江西省委,閩粵贛省委,湘東南省委,湘鄂贛省委,贛東北省委各蘇區;在有些蘇區省委(如湘鄂贛,贛東北)還沒與中央局所在地打通以前,中央須派中央代表去直接指導該區省委工作或直接歸中央指導。”這樣,就明確規定了蘇區中央局...
5月上旬,閩贛省工農兵臨時代表大會在湖坊召開,正式宣布閩贛省革命委員會成立。意義 閩贛省是中央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線贛東北根據地的通道和紐帶,是中央根據地的東北大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等曾在此地從事革命活動,功勳卓著。中央根據地及反“圍剿”的一些...
5月上旬,閩贛省工農兵臨時代表大會在湖坊召開,正式宣布閩贛省革命委員會成立。意義 閩贛省是中央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線贛東北根據地的通道和紐帶,是中央根據地的東北大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等曾在此地從事革命活動,功勳卓著。中央根據地及反“圍剿”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