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代釋慧皎所著《高僧傳》有東漢靈帝主政之末(大約在188年前後),西域沙門安世高入贛弘法,並在豫章(今南昌)城東肇建東寺的記述,是為迄今佛教在江西出現的最早。此後,入贛的西域僧人和華僧增多,佛寺、佛塔也由沿贛江兩岸而擴展至全省各縣。到東晉,釋慧遠駐錫廬山,倡導彌陀淨土,成立蓮社,實踐念佛修持,聲名遠播,使廬山成為當時與長安(今陝西西安)遙相呼應的南方佛教交流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州市青秀山古庵
- 文獻:《高僧傳》
- 地點:贛州市
- 級別:南方佛教交流中心
簡介,歷史,
簡介
歷史
隋唐時期,江西是全國佛教傳播弘揚之要地。釋智顓數度駐錫廬山,弘揚天台教義。禪宗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等先後入贛弘法。贛僧釋行思在六祖釋惠能座下承法後,回住廬陵安隱寺(即今吉安青原山淨居寺),光大南宗宗風,史稱“七祖”。早在開元年間(713~741)之前,已有新羅(今韓國)僧入贛求法。天寶年間(742~756),釋道一人贛,由東而南,再北上至鐘陵開元寺(今南昌佑民寺),弘揚南宗禪法,創立叢林,門下徒嗣甚眾,代相傳承,形成“洪州宗”。其徒釋懷海,駐錫新吳百丈山(今屑奉新縣),實踐農禪,制訂叢林清規(人稱“百丈清規”),風行天下。釋智藏光大洪州宗風於龔公山(今屬贛縣),新羅(今韓國)僧道義、洪陟等專程前來參學求法,傳至海東(指今韓國)。唐代末年,釋慧寂承師說,創溈仰宗於袁州仰山(今屬宜春)。釋良價和釋本寂,開法新昌洞山(在今宜豐)與撫州曹山(今屬宜黃),共唱“五位君臣”之道,創立曹洞宗風。釋義玄在新昌(今宜豐)黃檗山承釋希運之法,至河北鎮州(今鎮定)開創臨濟宗風。雲門宗師釋文偃、法眼宗師釋文益相繼在贛參訪弘法。唐代,釋鑒真和尚等過化江西,同時江西禪風已傳至海東(今韓國)和交趾(今屬越南)等地。
人宋以後,禪宗在江西的弘傳尤為興盛。臨濟門下有釋方會在楊岐山(在今萍鄉)創立楊岐派,釋慧南在黃龍山(在今修水)創立黃龍派,以“三關”之法接引後人。楊岐、黃龍兩支對於臨濟宗的弘傳,建樹不凡。淨土、律宗、賢首諸宗在江西仍有傳承。元代時間雖然不長,但藏傳佛教在江西弘傳,其勢不小,就連有曹洞宗祖庭之尊的建昌雲居山真如禪寺(今屬永修),也一度改弘藏傳佛教。
到了明代,禪宗臨濟久傳不衰,曹洞宗在江西得以中興。釋常忠法承嵩山少林寺(今屬河南)釋小山座下,返贛後嗣法釋慧經,而後開法新城(今黎川)壽昌寺與信州博山能仁禪寺(今屬廣豐),代相傳承,形成曹洞門下壽昌法系。釋洪斷諸緣於少林釋常潤座下得法後,振興雲居山真如禪寺,座下法嗣甚眾,弘傳於贛北、贛西一帶,形成曹洞宗下雲居法系。明亡後,一大批官宦名士,遁入空門,聚集於贛中。廬陵青原山與安福武功山便成為佛法興盛之地。其中突出的有釋大然、釋藥地等人。釋戒顯則弘法雲居山真如禪寺,所著《禪門鍛鍊十三篇》,至今仍有“禪門兵法”之譽。
在清代,江西佛教弘傳其勢較衰,但廬山一帶香火仍盛。棲賢、秀峰諸寺得朝廷重視,疊加賞賜。豫章(今南昌)佑清寺3萬斤銅鑄佛像矗立,名震江南。然而,鹹豐年間(1851~1861)的戰火,贛江兩岸,長江南畔,寺院被毀,甚至僧眾星散。到光緒年間(1875~1908),不少寺院仍處衰敗之境。民國時期,雖戰亂頻仍,但1920年至1937年前後,廬山佛教一度興盛。1924年,釋太虛主持在上大林寺舉行世界佛教聯合會會議,日本、英、美及中國佛教徒數十人蒞會。抗日戰爭期間,日寇鐵蹄,毀寺院,砸文物,殺僧眾,罪惡累累,罄竹難書。入贛日寇,在廬山歸宗寺設立偽江西佛教會,在南昌組成偽南昌日華佛教會,利用漢奸,殺害教徒和其他信眾。抗戰勝利後,江西佛教略有復甦,但總不如戰前。與此同時,居士護法、弘法很為興盛。清末民國初年之際,桂伯華、黎端甫就在贛域宣傳佛教,歐陽竟無、梅光羲、李證剛則以講學、著述、修持出眾而名震江西,聲聞全國,有“民國佛教居士三傑”之譽。唐生智以建佛殿慶母壽,別具特色。民國時期,諾那與貢噶活佛先後在贛弘法,推進密宗在江西的傳播。
新中國成立後,50年代初期,江西佛教得到應有保護。1953年夏,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釋虛雲人贛。同年秋,卓錫雲居山,以百餘歲高齡,率眾勤事農禪。數年之後,使雲居山真如禪寺重現千年祖師道場雄姿,同時創辦佛學研究苑,禮請名僧來寺講經說法,培養造就釋一誠、釋傳印、釋體光等一大批僧伽人才。1959年農曆9月13日,釋虛雲在雲居山圓寂。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江西佛教慘遭摧毀,南昌佑民寺萬斤銅佛像、雲居山千年貝葉經、靖安寶峰寺“馬祖道一禪師舍利塔”等珍貴文物悉遭破壞。眾多僧眾受到迫害,冤假錯案屢有出現。寺院被占,佛事活動亦被禁止。儘管這樣,佛教徒中堅持信仰不移,暗中修持者仍是為數不少。釋演成憂國憂民,直言上書,要求停止“文化大革命”,竟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判處無期徒刑。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黨的宗教政策重新得到落實,僧人陸續回住寺院,恢復宗教生活。1980年後,廬山東林寺、雲居山真如禪寺、南昌佑民寺、吉安青原山淨居寺、九江能仁禪寺等相繼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相繼收回寺產,其中廬山東林寺收回山林350多畝,雲居山真如禪寺收回田地200多畝、山林近4千畝。同時,“文化大革命”及其前的釋演成、釋寬鑒等人的冤假錯案得到平反。各寺院相繼恢復僧團組織與叢林規制。在海內外四眾弟子及信眾的資助下,廬山東林寺、雲居山真如禪寺、九江能仁禪寺、廬山諾那塔院、石城如日山普照禪寺、吉安青原山淨居寺、廬山西林寺等數百座寺宇殿堂得到較為全面、完整的修復。經過修復重建,雲居山真如禪寺規模更盛於“文化大革命”前,建築面積達萬餘平方米。廬山東林寺也重現淨土宗祖庭之雄姿。其中廬山諾那塔院,在海峽兩岸僧眾弟子的共同努力下,修復、重建進展較快。1992年6月重新落成開光,批准開放,成為內地最早恢復的密宗道場。與此同時,全省各寺院廣大僧眾愛國愛教,實踐“農禪並重”,積極開展生產自養,湧現出雲居山真如禪寺、廬山東林寺等一大批先進集體和釋果一、釋達定等先進個人,多次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雲居山真如禪寺恢復當年釋虛雲主持創辦的僧伽農場之後,進一步加強管理,實施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僧眾的生產積極性,農禪並重進一步深化。同時,嚴肅道風,禪堂習禪悉遵唐代祖規,以剋期悟證,造就僧材。每年夏有安居,冬有禪七,聲名遠播,並引來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地四眾弟子專程前往。正是這樣,真如禪寺以農禪好、道風正、規矩嚴得好評。全國政協副主席兼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曾於1989年譽之為與福建莆田廣化寺、四川成都昭覺寺並列為“樣板叢林”,號召全國各地叢林學習。與此同時,全省各地寺院都在農禪並重方面下大力氣。廬山東林寺舉辦念佛七,剋期精進。全省各寺院積極開展生產自養,成果斐然。年底,全省寺院80%以上達到生產自給有餘,其餘的也基本上做到生產自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