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賽力克提牧場
- 行政區類別:牧場
- 所屬地區:塔城地區烏蘇市
- 人口:1424人(2010年)
牧場簡介,牧場產業,畜牧產業,絨山羊養殖,文化及旅遊服務,江格爾文化,旅遊服務,
牧場簡介
賽力克提牧場位於烏蘇市區以西南36公里處,場部距市區43公里,東隔奎屯河與巴音溝牧場相望,南與尼勒克縣接壤,西與塔布勒合特蒙古民族鄉以四棵樹河為界,北鄰西大溝鎮, 南北長61.6公里,東西寬37.4公里,總面積達2303.84平方公里。牧場地處天山山脈,境內波狀起伏,高山矗立。草原千里,自古就是理想的牧場,得天時而占地利,享政通而悅人和。海拔800---4600米之間,境內自然資源豐富,風景秀麗,牧草茂盛。珍貴的野生動物有雪豹、熊、黃羊、馬鹿等;名貴的藥草有黨參、當歸、貝母、雪蓮等品種;礦產資源有石膏、石炭、鐵、硫酸、金、煤等。
牧場管轄有四個牧業隊,一個農業隊,一個查乾奧娃牧民定居新村,有獸醫站、草原站、衛生院、中心學校、治安聯防辦等場直單位,有人口1424人(2010年),其中蒙古族占63%,哈薩克族占28%,漢族占5%,維吾爾族占4%,是一個牧業為主,農牧結合的農牧企業單位。
全場可利用草場面積為152萬畝,其中圍欄草場3.5萬畝,人工草場2500畝,有耕地4800多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豌豆、土豆和少量的棉花、蕃茄、油葵等。
牧場黨委下設8個黨支部,其中農牧業隊生產隊黨支部5個,機關黨支部1個,站所黨支部1個,中心學校黨支部1個,現有黨員97名,其中漢族9名、哈薩克族28名,蒙古族56名,維吾爾族4名
牧場產業
畜牧產業
按照烏蘇市“四區一線”產業布局調整的發展思路,搞好畜群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以薩福特、托塞特、德美等優良品種為主,改良現有綿羊;控制絨山羊數量,提高絨山羊品質;繼續引進新疆褐種公牛,改良現有的土種黃牛。
絨山羊養殖
經過15年的培育改良和發展,從遼寧蓋縣引進的絨山羊和地方土種山羊進行雜交改良,現絨山羊業成為我場的一個支柱產業,全場現有絨山羊l.5萬隻,絨山羊平均單產絨500多克,種公羊單產1100克,最高個體達1270克,核心群母羊單產758克,最高個體1030克,牧民收入中50%來自絨山羊業,絨山羊產業是實現我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一項支柱產業,同時以明顯的經濟效益帶動了烏蘇地區絨山羊產業的發展。
文化及旅遊服務
江格爾文化
《江格爾》那達慕大會是土爾扈特部落的一個盛大的節日,每年一到水草茂盛,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牲畜膘肥體壯季節,蒙古族同胞們聚集在一起,穿著本民族的盛裝,唱歌跳舞,舉行敖包祭、賽馬、摔跤、射箭以及邀請江格爾奇來演唱《江格爾》等活動,這已成為時代相承的傳統。1988年8月,中國舉辦的《江格爾》國際討論會在賽力克提牧場舉行,蘇聯、美國、芬蘭、匈牙利、聯邦德國、法國、蒙古人民共和國等9個國家的學者、專家近70餘人專程前來觀賞賽力克提牧場舉辦的《江格爾》那達慕大會。1989年、賽力克提牧場的江格爾奇黃格爾等人到北京參加了《江格爾》研討會。我場為加大《江格爾》文化的重視,2005年成立了賽力克提牧場“江格爾”文化民間藝術領導小組,建立了“江格爾文化活動中心”。《江格爾》史詩已經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賽力克提牧場黨管委抓住這一契機,努力把開發、研究《江格爾》史詩的內涵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結合起來。
近幾年來,賽力克提牧場堅持加強經濟基礎的同時,進一步重視文化、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體系,甚至多次舉辦了大型的“江格爾”演唱會,豐富了各族民眾的文化生活,引導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相互團結、和諧相處,為構建和諧賽力克提牧場打好了深厚的基礎。
憶往事,甜蜜的歲月,信心百倍。賽力克提牧場廣大農牧民在牧場黨管委和上級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我們深信、勤勞的賽力克提牧場人民一定能夠取得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偉大勝利,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旅遊服務
1.距離場部以東8公里處是烏蘇市有名的待甫僧旅遊風景區,也是自治區林業局重點苗圃配育基地,待甫僧風景迷人,景色秀麗,是夏季旅遊的理想之地。
2.距場部以東20公里處的溫泉是烏蘇市總工會、獨山子廠區制定的職工療養所,每年有上千人來此療養,溫泉水溫達40℃左右,經過洗澡以後可專治關節炎和各種皮膚病。
3.距場部以西4公里處的氣泉是主要治關節炎和各種皮膚病。
4.場部以北6公里處有世界上有名的泥火山,被稱為姊妹山,每年來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
5.東面有風景秀麗的滴水溝旅遊度假村,南邊有電力職工療養站,每年接待遊客上萬人。場部以南40公里處有烏蘭薩得克湖,被以位是天山深處的“小天池”等旅遊風景區等待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前來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