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支河是古代羌人所居地區的一段黃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賜支河
- 所屬水系:黃河
- 地理位置: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賜支河是古代羌人所居地區的一段黃河。
古代羌人所居地區的一段黃河。《書・禹貢》稱為“析支”。《後漢書・西羌傳》:“濱於賜支,至乎河首。”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內。又名賜支河曲,賜...
西羌出自三苗,是羌族的別支,三代以後居於河西、賜支河和湟河之間。戰國時,羌族興盛,有蓖中種(即越錨羌)、白馬種(即廣漢羌)和參良種(即武都羌)等等。...
西羌,出自三苗,是姜族的別支,三代以後居於河西、賜支河和湟河之間。戰國時,羌族興盛,有蓖中種(越錨羌)、白馬種(廣漢羌)和參良種(即武郡羌)等等。...
從而可知,漢代時對貴德縣以西的黃河稱賜支河,在貴德至失扎縣之間的黃河稱逢留大河。關於歸義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西寧兵備道僉事楊應據修《西寧府新志...
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三)第349章 大捷(一)第349章 大捷(二)第349章 大捷(三)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一)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二)...
389年2月,呂光自稱三河王(指黃河、湟河、賜支河,源頭都在青海省境內),改元麟嘉,設定百官,立妻子石氏為王妃,石氏所生之子呂紹為太子。為了向東方和南方...
西羌,出自三苗,是羌族的別支,三代以後居於河西、賜支河和湟河之間。戰國時,羌族興盛,有蓖中種(即越錨羌)、白馬種(即廣漢羌)和參良種(即武郡羌)等等。...
又西南有賜支河,又城北有西寧河,皆流入大河。又西北有浩亹水,西南有宗哥川,俱流合於湟水。又西有西海,亦名卑禾羌海,俗呼青海。西北有赤海。又有烏海鹽池...
後得逃歸,遇劓女於野,結為夫妻,遂俱亡入三河(指黃河、湟水、賜支河)間。諸羌見爰劍被秦軍焚而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為豪。時河、湟間少五穀,多...
愛劍曾孫忍及弟舞仍留在湟中,其叔向南越賜支河西遷數千里,以牧為業,很是興旺。當時貿易是以物易物,牛在以物易物貿易中作用突出。冶銅技術的傳入,改進了...
《後漢書·西羌傳》:“忍 季父 卬畏秦 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 賜支河 曲西數千里,與眾 羌 絕遠,不復交通。”中文名 附落 類型 詞語 注音 ㄈㄨ...
三河究系指漢河東、河內、河南三郡之“三河”,抑或指呂光所置三河郡(治今青海循化北)境內之金城河、賜支河、湟河三河,或者泛指其他河流,尚待考。 [1] ...
護羌校尉周鮪和金城太守侯霸,率兵三萬,打敗迷唐,燒當羌瓦解,六千餘人投降,迷唐勢力於是變弱,部落人數不滿千人,越過賜支河源頭遠逃, [1] 。多年以後,迷...
101年,迷唐率兵回到賜支河曲,接近漢朝邊塞。侯護羌校尉周鮪和金城太守霸,率兵三萬,打敗迷唐,燒當羌瓦解,六千餘人投降,迷唐越過賜支河源頭遠逃,投靠發羌。多...
侯護羌校尉周鮪和金城太守霸,率兵三萬,打敗迷唐,燒當羌瓦解,六千餘人投降,迷唐越過賜支河源頭遠逃,投靠發羌。多年以後,迷唐病死,他的兒子來隆前來歸降,...
迷唐由此衰弱,部眾不滿千人,只好遠徙賜支河首(今青海瑪多一帶),依附發羌留居。迷唐病死後,其子歸降,種人僅數十戶。詔緣邊郡舉孝廉永元十三年(101)十一月...
曹風屯田,東漢時期在青海黃河流域的屯田活動。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秋,漢軍平定燒當羌迷唐起義,迷唐餘眾不足千人,遠逾賜支河首,依發羌居。次年,俞糜相曹...
東漢時期在青海黃河流域的屯田活動。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秋,漢軍平定燒當羌,羌酋迷唐率餘眾不足千人,遠逾賜支河首,依發羌居。次年,東漢隃麋相曹鳳向和...
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秋,漢軍平定燒當羌,羌酋迷唐率餘眾不足千人,遠隃賜支河首,依發羌居。次年,東漢隃麇相曹鳳向和帝建議恢復西海郡縣,廣設屯田,生產...
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秋,漢軍平定燒當羌迷唐起義,迷唐餘眾不足千人,遠逾賜支河首,依發羌居。次年,喻麋相曹鳳向和帝奏稱,燒當羌所居大、小榆谷(約今...
到了秦厲公嬴利執政時期(公元前476~443年),大舉出兵伐渭首,震動湟中,當時唐旄羌、發(亳)羌隨羌王卯被迫南出賜支河(今青海境內黃河河曲),西徙數千里進入...
侯霸允川敗迷唐,永元十年(98)冬,迷唐降漢,入居金城郡,並率種人詣闕貢獻。十二年,漢和帝令迷唐將種人還居大、小榆谷。迷唐不肯,於是復叛,還賜支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