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捐,漢語詞語,拼音是zhèn juān,意思是捐助以賑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賑捐
- 拼音:zhèn juān
- 注音:ㄓㄣˋ ㄐㄨㄢ
- 出處:《代李伯相復沉太史書》
賑捐,漢語詞語,拼音是zhèn juān,意思是捐助以賑災。
賑捐,漢語詞語,拼音是zhèn juān,意思是捐助以賑災。解釋1.清末因國用不足,許人出錢捐官,其中用於賑災所開的捐例,稱為“賑捐”。2.泛指捐助以賑災。1出處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復沉太史書》:“賑捐減成核獎,其例既已...
附收賑捐郵票是為賑濟黃河缺口災民,我國於1920年12月1日首次發行的附捐郵票附收款作為救濟災民之用。附收賑捐郵票:為賑濟黃河缺口災民,我國於1920年12月1日首次發行的附捐郵票附收款作為救濟災民之用。該票全套3枚,用北京老版帆船票二分、四分、六分票加蓋“附收賑捐一分”字樣出售,票面上方分別加蓋的金額...
賑捐 zhènjuān [relieve with donated funds] 賑濟捐助 賑恤 zhènxù [succour] 賑濟撫恤,如:振恤遺孤。賑災 zhènzāi [relieve the people in stricken areas] 賑濟災荒,如:賑災義演。賑貧 救濟貧困,如''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以賑貧窮...''.---唐.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章忍切《集韻》《...
《定期停收賑捐》是經元善所著作品,出自於《經元善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公啟者:前因展期籌募豫賑,曾於前月初九日合蘇揚同人續布公啟列報,想蒙照鑒。惟兩旬以來,收數愈微,且年關近逼,同人各有本務,株收日久,公私兩無所益,現定於十二月十五日一概停收,如有遠道寄來捐款、在...
《陳家木橋山東賑捐公所同人啟》是經元善所著作品,出自於《經元善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啟者:潘君振聲催取賑款,昨已刊登新聞,懇請發棠。茲又接嚴君佑之來電,準於十六起程,攜款萬餘,深恐到東後又嫌短少,不能開放,約計時日,立刻電匯揚州,尚可帶去。如有輸捐善士,或各處經收賑捐...
中國也是較早發行賑災附捐郵票的國家。早在中華郵政時期,就曾發行過水災附捐郵票。為救濟因黃河決口無家可歸的災民,中華郵政於 1920年在原北京一版帆船郵票上加蓋“附收賑捐壹分”字樣,全組共 3種,用紅色或藍色加蓋,每票多出的 1分作為附收的賑捐 1991年 新中國第一套賑災郵票是1991年發行的《賑災》...
於酒食之間,猝難下咽,請以一半作賑捐,以一半少置數餚,聊酬佳節,暫分口腹之餘,以造無窮之福,統計城廂內外,以及租界各商,節此一日之費,可得數十元,各交各行司董,轉託善堂寄去,想亦不無小補。未識有當同人之意否?如他省能仿而行之,即三省饑民之福,亦同人之願也。有心世道者,盍共襄之...
隨著營業收入的增長,賑捐的數額不斷增加。如1870年代末期每年的捐款不過1萬餘兩,1878年為1.8萬餘兩,1879年為1.5萬餘兩,到了1890年代以後,數額成倍增加。這是招商局例行的對社會的賑助捐款。遇到災年,招商局總局、分局和員工都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積德行善”,積極參與賑災活動。1876—1879年華北...
中國最早的附捐郵票是1920年北京一版帆船加蓋“附收賑捐”郵票,所得捐款用於救濟黃河決口區的災民。新中國成立後,發行過多次附捐郵票。1984年2月16日我國發行的《兒童》和1985年3月15日發行的《中國殘疾人》兩套郵票是建國後發行的附捐郵票,每枚郵票由當時的8分郵資和2分捐資組成,捐資由郵電部門統一撥付給兒童...
較大程度地豐富和深化了明清捐納制度的基本內容,如報捐、印結、賑捐、明代捐納,以及商人在捐納實施中的角色等,既有研究不夠或不足的部分,均有推進。作者伍躍積十數年研究之力,蒐集和徵引了大量一手材料。全書除了引用大量大陸和台灣之已刊未刊檔案,引用政書近50部,捐納資料2 7種,登科錄、縉紳錄、職官...
介紹幾款中華民國郵政附捐郵票,包括圖片,非常精美,值得珍藏。“附屬檔案賑捐”郵票 Relief surtax Issue 發行日期:1920.12.1(民國9年)加蓋:北京財政部印刷局 賑濟難民附捐郵票 Refugees Relief Surtax Issue 郵票介紹:發行日期:1944.10.10(民國33年)齒孔度數:12 印刷版別:雕刻版 圖幅:38.5x28.5 全張枚數:...
《救災法律與清代社會》是2011年11月1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曉華。本書主要探討了清代救災立法的內容及特點、清代的賑捐制度、因災恤刑制度、因災禁酒制度、災荒中的婦女買賣及其法律救治等。內容簡介 《救災法律與清代社會》在利用大量的歷史檔案、實錄、方誌、文集、報紙等史料的基礎上,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