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窪村

賈家窪村隸屬萊城區羊里鎮,在萊城西北17.5公里、鎮政府駐地西南7.5公里處。方寨公路穿其北境而過,南臨方下鎮賈官莊村,北臨寨里鎮陳大下村,東臨辛興西北村,西臨辛莊子村,人口1670人耕地面積,1300畝。

基本介紹

村莊名片,行政區劃,發展歷史,人文自然,民間文藝,歷史淵源,主要特徵,唱腔特點,相關器具,演唱方法,傳承發展,

村莊名片

村名由來。原為兩個自然村,西頭為賈家窪,因為姓賈的多;東頭有兩座廟,故稱“雙廟子”;解放初期合為賈家窪村。

行政區劃

建國前後,屬儀封區辛興鄉轄;1956年10月歸大下鄉;1958年10月歸紅旗公社;後依次隸屬羊里公社、寨里公社、羊里辦事處、羊里鎮。

發展歷史

賈家窪村歷史悠久,注重文化,在清朝年間,一位姓李的考了武舉,在他大門外豎旗桿,旗桿座剛建成不久,此人突得怪病而死,旗桿未豎僅留底座。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賈家窪村有兩大道會門,黃沙會和天主教。天主教系德國人舉辦,在村東頭修了一個教堂,在此傳經布道。
黃沙會開始發展旺盛,參加者數百人。入了會120天不在家睡覺,每天晚上集合一次,一跪就是三個時辰,起初學道門,後來為防禦外來騷擾,他們造了紅纓槍。1941年,受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影響,黃沙會與八路軍山東縱隊四支隊合作抗日,支持八路軍擴軍。
賈家窪村有十大姓,即:賈、李、王、丁、郝、許、鞏、高、井、張。鞏、高兩姓早在1927年(民國十六年)前後相繼而絕。
圍牆始建無考,據傳說大約是在明朝時,全村只有姓李的一家是大富戶。土匪(俗稱“毛子”)常來搶劫,李家損失嚴重,為防禦“毛子”來搶劫,後來以李家為首組織全村人修圍牆,以此抵擋“毛子”的搶劫,全村也受了益。
傀儡戲是本村歷史悠久的傳統戲曲。劇種是“萊蕪梆子”。解放前由十幾人組成小劇團,曾多次到博山、蒙陰和鄰近鄉村演出,喜聞樂見的小戲,深受廣大民眾歡迎。此劇的“小人頭”、服裝、樂器直到現在完整無缺。原來沒有劇本,為更好地保留這一傳統劇目,現又有專人整理成整套劇本。
來到賈家窪村,隨處可見百年老屋,圍牆舊址,隨處可有傳說與故事,這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的村莊。
1996年村幹部與全體村民協商,將東西大街拓寬取直,硬化了路面,整街全長800米,中間修有兩處路函。兩邊商品房買賣紅火。現安裝了路燈,既大大方便了民眾,也美化了村莊面貌。
賈窪村原先是個窮村,文化也較落後,以前連個大學生也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相應的文化水平也大大提高。近幾年來,該村大學生層出不窮,並有了碩士生、縣級幹部和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如李貞峰現任萊蕪市委辦公室副主任;李俊海現任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李軍是醫學碩士;李牧是工程專業技術員。
賈家窪村的明天更美好!

人文自然

村中有三座廟宇。村中間大廟,解放初期神像俱全,廟內有古鐘一口,重約千餘斤,院內立有三座石碑,記載著整座廟況,後因戰亂石碑被毀。1948年,在此設國小一處,至1964年,國小搬遷村南。東頭一廟稱關帝廟,西頭一廟稱小廟子。
原村北面有一株油梗古樹。傳說此樹大概是在明朝時栽的,距現在大約有幾百年。多年以來,樹幹中空,可鑽進人去。此樹很奇,無樹皮,上面的枝條總是彎上幾個彎,結的果子有蘋果大小,裡面的“仁”有十餘個,全是水泡,至今沒聽說其它地方有此樹。樹的南面有高家胡同,胡同頭有兩面鼓子石,據說是高家的花園,後來無人保護,加之小孩糟蹋,1983年被風颳折。
村東頭有一黃瓜形大灣,20多年前,灣深6米多,長30多米,寬15米多。相傳,一家姓黃的犯了抄,將此宅挖成黃瓜樣大灣,現將近淤平。
江溝:村南有一條常年流水的小河,上游發源於羊里鎮戴家莊村東北部,流經辛興東北村、東南村、西南村、賈家窪村、辛莊子村北面,最後流入匯河。30多年前,河深1人多,寬約20多米。傳說伍子胥帶領一部人馬渡過此江,由此得名江溝。
在河的上游有一個大灣,叫木頭灣。以前人們在灣中挖泥時曾挖出船板,很多木頭,下面很深,木頭灣由此而得名。解放後,隨著土地的開發,現已成為一條小河溝。
圍子牆繞村一周,大約有一里路之餘,牆底厚3.5米左右,高4米之多,上寬90厘米,上面有兩層台階,每隔5米,有一垛口,垛口下面是瞭望口和放射口。武器稱台炮、土火藥,下一層供人站著觀察情況。有三大門即:南門、北門、東門。南門稱朝陽門;東門稱應旭門;北門稱對山門;三門建築牢固,門板厚約二寸多(白布尺),全用鐵腰子捆成,解放後將門拆除。
村南有一大路溝,原先道路平坦,後因兩邊的崖頭塌陷,兩邊高中間低遂叫做“大路溝”。
此村是泰安至博山的交通要道。所有客商必從此經過,那時道路繁華,路經此村有兩座大橋,村南一橋叫廣濟橋,東頭一橋叫江路橋(因建於江溝之上)。
賈家窪村還有兩大石壩子,鋪建無證。南面一壩長約百餘米,中間一壩長約20米,全是方石鋪成。因村處低洼,從村向外,不管朝哪個方向走,都得上崖頭,人們估計是本村名的由來。

民間文藝

歷史淵源

賈家窪村有個傀儡戲班子,當地也叫“搓古儡子”,其歷史悠久。據賈家窪村業餘戲班的老藝人王傳江講:他們曾聽上輩藝人代代傳說清朝乾隆年間,大約在1806年的冬天,南方一演出小戲班子肩挑傀儡戲道具一路賣藝來到了賈家窪村,當時,村莊較大,人口較多,村里也有個戲班子,他們就住在該村演出。每演出一場戲,觀者就送給他們食物或錢幣,看戲付費。由於那一年氣候異常,幾乎天天下雪,他們無法到別的村演出,只能在賈家窪村住下來,由於無法演出,時間久了,資費花完了,又沒有經濟來源,只好在村里賒欠以餬口度日,臨近年關,需回家過年,欠下的許多債無法償還,他們就把演出道具作為抵押留在賈家窪村戲班子的藝人手裡,許諾說明年開春帶錢來贖回道具,可他們走後就一直沒有再回來。後來賈家窪村戲班子的藝人便憑著他們的記憶印象來模仿表演,並加入了自己本地的唱腔-萊蕪梆子,由於當地的梆子粗獷豪放,更接近於當地農民的性格和口味,很快便贏得當地人的喜愛,融入地方腔的這種傀儡戲很快就迅速地在本地流傳開來,並流傳至今。

主要特徵

賈家窪村傀儡戲班子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歷經二百餘年,古時演出頗受村民喜愛,但因戰亂、貧困等原因演出漸少,更因某些老藝人的亡故等諸多原因,時演時停,曾一時難以傳承,處於瀕危。1933年,賈印江、賈義貴父子又招集演員和戲曲愛好者重打鑼鼓再開戲,又重新組建起了傀儡戲表演班子。
傀儡戲屬杖頭木偶,木偶戲仿製各種戲劇人物的頭像和能活動的木製軀體、四肢,並綴以服飾,做成各種不同戲劇情節所需的人物形象。演出設施比較簡單,用一塊幕布圍罩住演出區,幕頂做成一小型舞台狀。演出時,表演者在幕後用雙手操縱木偶,做出各種表演動作,樂隊及演唱者均在帷幕內根據劇情進行伴奏、伴唱。配合默契,引人入勝。其特點是說唱、表演、伴奏緊密配合,行之有序,假而不露,優美自然,能夠達到天衣無縫的效果。常使民眾在幽默的歡笑中大獲其益,故而很受當地民眾的喜愛。
傀儡戲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該戲在藝術表演及造型上顯示了強有力的生命力和對其他藝術形式的兼收並蓄的吸納能力,該戲種表演的特徵與別的戲種表演大不相同。所謂傀儡戲,就是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各種人物角色偶頭的構造是用硬紙殼、泥等特殊材料製作而成。人物的臉譜是根據戲曲里擔任的角色用各種顏色塗抹而成,頭髮、鬍子用具等用人發製作,傀儡是由戲劇演員來操縱,戲偶內部分為頭、身及雙手三部分,偶頭用一根木棒撐住,手則是用木頭刻制而成,胳膊是用兩根木棒穿在衣服里,一頭綁在手上,另一頭在操縱人手裡,表演時一手拿頭頂棒和胳膊,另一隻手做摸頭、擦淚、打仗、拿兵器等動作。木偶面具行當種類有四生、四旦、四花臉。現有20多個仗頭。人物的裝飾:官員頭戴烏紗帽,將官身穿袍子,背後四桿小旗,小生頭戴相公帽,旦角身穿青衣或紅衣,頭戴鳳冠;藝人藏在帷幕之中,手、口、腳並用,以嫻熟的技巧一邊操作,一邊演唱,活靈活現,很有生命力。
賈家窪村

唱腔特點

傀儡戲的唱腔是萊蕪梆子,也稱萊蕪“謳”,屬於“梆子系統”的分支,主要是“梆子腔”,調式與梆子系統各劇種的調式基本一致,屬於“5”調式,即“徵”調式。其主要唱腔板式有大板(4/4拍),二板、三板(2/2拍),調鑼(2/4拍),慢四虎頭(1/4拍),快四虎頭(1/8拍),乍黃(散板),另外還有金鉤掛,呱噠嘴,一串鈴、火力炮、洋黃、劈迷子(活迷、死迷)等十幾種。

相關器具

樂器主要有提琴、月琴、笛子、板胡、二胡、笙、鼓、鑼、梆子等,主要伴奏樂器為提琴,也叫“大胡琴”,椿木做筒,梧桐木做板,弦軸是杜梨木,琴桿是棗木或檀木、粗而短,內弦用皮弦,外弦用老弦,6、3(正工四)定弦。身高約為45厘米,琴筒直徑8厘米左右,以G調為主,傳統的打擊樂器很富有特色,大鑼是低音鑼,手鑔較一般的面片大且音低,兩片相擊發出“撲”的聲音,小鑼是高音、音尖而明脆,輔助樂器主要有月琴、笛子、板胡、二胡、笙、鼓、梆子等組成。輔助樂器有八棱月琴,不帶品,2、5(反尺合)定弦;小股三弦,1、5、1(上合上)定弦;梆子用實心蘇木製成。
其主要曲牌有絲弦曲牌,笛子曲牌和嗩吶曲牌,主要以絲弦曲牌為主,如大金錢、愁相思、苦中樂、一字開門、二字開門、桃紅、憂愁曲、怨恨曲、思念曲、四季歌、殺妲己等等;還有嗩吶曲牌,如五馬、二犯、一枝花、江兒水、風入松、石榴花等;笛子曲牌,如揚州、揚州開門、五六五、清江引、點絳唇等,

演唱方法

它的演唱方法,不論是男唱腔還是女唱腔均以真聲(大本嗓)為主,假聲(二本嗓和小嗓)為輔,真假聲結合使用真假聲分別使用的演唱方法。由於萊蕪梆子的行當有“三大門頭十三行”,三大門頭是:生、旦、淨;十三行當是:生門的紅臉、老外、幫生、大小生、二小生;旦門的正旦、小旦、二旦、老旦;淨門的大花臉、二花臉、副花臉、三花臉之分,而且各類行當的唱法又大有差異。
其中生角的唱法主要以真聲為主,假聲為輔,真假聲結合使用。由於男女同腔同調,男唱腔只用大本嗓比較吃力,所以在唱腔的高音區就得用二本嗓,在低音區用大本嗓,在聲腔中,有一種特殊的唱法叫做“力嗓”,它的唱法是用極高的假聲倒吸氣唱出,唱時不是呼氣而是吸氣,尤其是男聲的“力嗓”唱出的音堅實、高亢、行腔清亮、舒展流暢、餘音縈繞、氣勢宏偉。
旦角的唱法以真聲為主,假聲為輔,真假聲明顯分開使用演唱,旦角中也有一種特殊的唱法叫“小嗓”,就是按原音符翻高八度用假聲唱出,所發之音細膩圓潤娓娓動聽。
花臉的唱法也是以真聲為主,個別情況下使用假聲。

傳承發展

賈家窪村最早的傀儡戲是專人操縱表演,專人演唱,現在由於業餘劇團的人手不夠,操縱表演者也用來演唱劇中的人物唱腔。
傀儡戲在它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中,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其傳統劇目也具有諸腔並陳,絢麗多姿的特色,但是由於流傳年代較久,前人的病故,因而也失傳不少。傳統劇目由初建時的百餘出,到六十年代山東省戲曲工作調查統計時,老藝人記憶的傳統劇目還有二十餘出,如《小清潭》、《小姑賢》、《小毛元》、《南陽關》、《單刀赴會》、《周奇送女》、《轅門斬子》、《韓信算卦》、《桑園會》、《斬黃袍》、《燒窯》、《王登雲休妻》、《包公賠情》、《亂潼關》、《觀花》、《汗衫記》、《鋸大缸》等等,所以對這一劇種的挖掘保護,已刻不容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