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中國歷代經濟政策得失》是2009年4月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玉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治通鑑:中國歷代經濟政策得失
- 作者:劉玉峰
-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4月
- 頁數:410 頁
- 定價:4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6347249
《資治通鑑:中國歷代經濟政策得失》是2009年4月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玉峰。
《資治通鑑:中國歷代經濟政策得失》是2009年4月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玉峰。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中國歷代經濟政策得失》一部政治史,既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史,又是治國安邦的執政史。長期以來,對於革命史的研究昌盛不...
《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 《資治通鑑》這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鑑》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張國剛潛心研讀《資治通鑑》數十載,以縱橫東西文化的視野廣度、貫通古今歷史的思維深度,精心選取《資治通鑑》中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二十三個關鍵點,以現世眼光審視傳統文化精髓,追尋政治得失、王朝興衰之跡,探究修身齊家、經世治國之道。《〈資治通鑑〉與家國興衰》從《資治通鑑》文本出發,觀照影響...
《資治通鑑:中國歷代王朝崛起檢討》是2009年4月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朴民。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中國歷代王朝崛起檢討》從“制定正確的國家安全戰略”、“大一統理念與歷代王朝崛起的關係——以秦漢王朝為例”、“逆取順守:妥善處理功臣問題——從劉秀與趙匡胤的氣度與識見說起”等九個方面闡述了“中國...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鑑》。《中華傳統文化精粹:資治通鑑(經典珍藏)》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文化精粹:資治通鑑(經典珍藏)》是北宋...
其原因蓋在於革命者的身份總是正方,而執政者往往被冠以反方之名。至於今日,革命者們值得敬仰,但執政者的教訓與得失亦當引起應有的關注。基於此,我們就中國歷代王朝執政史上的重大問題,邀請國內知名學者逐一論述,成此《資政通鑑》。對於九百年前的《資治通鑑》,我們不敢高攀,唯師法其精神,略效一二而已。圖書...
《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
《資治通鑑》是中國最偉大的編年體歷史巨著,由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耗時十九年編撰而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記載了我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總結了從中國歷代君臣治國得失、朝代更替等重大歷史進程中得出的經驗教訓,受到歷代最高統治者的高度評價。《中國...
《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
對於九百年前的《資治通鑑》,我們不敢高攀,唯師法其精神,略效一二而已。圖書目錄 緒論 (一)中國古代鄉村的變遷 (二)中國農民的歷史特性 (三)歷代王朝農民政策之本來 一 農民問題是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 (一)農民問題是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 (二)對歷史上農民問題的研究 二 “以農立國”與古代農耕經濟的發展 (...
上述“三通”在中國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後來有“續三通”、“清三通”等,合稱為“九通”。加上清人劉錦藻的《清朝續文獻通考》,稱為“十通”。十通再加上彙編某一朝代各項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的會要,如《唐會要》、《西漢會要》等,統稱為典志。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自戰國初...
《資治通鑑》是中國最偉大的編年體歷史巨著,由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耗時十九年編撰而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記載了我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總結了從中國歷代君臣治國得失、朝代更替等重大歷史進程中得出的經驗教訓,受到歷代最高統治者的高度評價。本書共...
《讀通鑑論》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著的一部史論。王畢其一生心血,從69歲開始動筆寫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借引司馬光《資治通鑑》所載史實系統地評論自秦至五代之間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分析歷代成敗興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總結經驗引古鑒今探求歷史發展進化規律,尋求中國復興的大道。全書約60餘萬字,分...
03、《中國歷代經濟政策得失》,泰山出版社2009年版 04、《隋唐史教研叢稿》,山東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05、《唐代經濟結構及其變化研究——以所有權結構為中心》,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06、趙文潤主編《隋唐文化史》第五章《哲學思想與宗教》,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版 07、教育部部頒教材《中國古代史》(新版...
范祖禹在仁宗嘉祐年間,中進士甲科。司馬光修撰《資治通鑑》,范祖禹負責唐代部分的撰寫工作。在洛陽十五年,一心撰寫《資治通鑑》,不事進取,贏得司馬光的稱讚。司馬光認為他“智識明敏,而性行溫良,如不能言;好學能文,而謙晦不伐,如無所有;操守堅正,而圭角不露,如不勝衣,君子人也。”品行高潔 《資治...
資治通鑑·漢紀(節選)官箴(節選)通鑑紀事本末·漢通西域(節選)夢溪筆談·雁盪山 讀通鑑論·敘論·不言正統 明儒學案·王陽明守仁(節選)日知錄(節選)文史通義·史德(節選)史諱舉例·避諱所用之方法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敘論(節選)中國文化史·清談與講學(節選)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漢代(節選)唐代...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己亥),呂思勉赴江陰應小試,考入陽湖縣學。呂思勉父親叮囑多讀書,不該兢兢於文字之末;是年始讀正史,及《資治通鑑》《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通典》《通志》和《昭明文選》等,並寫有史札和史論數本;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呂思勉始記日記,取名為《測晷錄》,每歲一易名,冠...
《中國經濟史長編》的編撰者從群經、正史、雜史、諸子百家、專集、合集、政書、類書、叢書、方誌、碑刻、稗官小說、石室遺蹟、報章雜誌、外國學者著者等兩千餘種典籍中廣泛蒐集與歷代經濟理論、經濟制度與事實變遷相關的史實史料,仿《資治通鑑長編》《通典》、《通志》之例,究其前因後果、旁徵博引,排比貫穿,分...
3.是資治教育的需要 觀今宜鑒史,元史不成今。先賢們都重視歷史的資治借鑑作用。唐太宗講以史為鑑,可以見興替"。司馬光寫《資治通鑑).就是為了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歷代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理財家元→不重視歷史的資治教育作用。毛澤東強調古為今用鄧小平強調:採用歷史文明的成果為現代化建設服務。
十五歲,入縣學,教之存六德、行六行,講究經世濟民之道,讀《資治通鑑》及古文。習禮樂、騎射、六書、九數,作策論。聰穎者可涉獵九經、廿一史。二十歲,教成者進之郡學,教之三學,察試德行學藝。再經藩學、成均,察試後即謂之太學生。然後,分科以為士,共分禮儀、樂律、天文、農政、兵法、刑罰、...
《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鑑》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
毛澤東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自青年時代起他就博覽群書,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他曾反覆閱讀過《二十四史》、《資治通鑑》、《左傳》、《呂氏春秋》等歷史典籍,注意以古為鏡和以人為鏡,明辨歷代王朝帝王、宰相、文臣、武將的治國方略及得失,注意研究各個朝代興替的原因,並從中汲取政治營養,擴展自己的政治胸懷和...
六卷、 《資治通鑑》中華書局版 《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司馬光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
中國史學的鑑戒功能,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從孔子撰《春秋》、司馬遷寫《史記》、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到今天出版的各種史鑑之類的歷史書籍,莫不鮮明地顯示出史學在政治方面的借鑑作用。清代學者顧炎武說得好:“夫史書之作,鑒往所以知今。”[1]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著名的論著中,也有名言:“...
後來他只好拿著90多封來信向劉寶軍和縣政府求援(縣政府當時列印了趙長源的綜合覆信並給他了足夠的信封和郵票,後來還支持了他一些生產資金),引起縣政府領導的重視,《灤南快訊》以兩個整版的篇幅專題刊發了題為《90多封來信引起的思考》的政府專論,對當時制定經濟政策、指導農民發展多種經濟、確定經營思路起到了...
上述“三通”在中國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後來有“續三通”、“清三通”等,合稱為“九通”。加上清人劉錦藻的《清朝續文獻通考》,稱為“十通”。十通再加上彙編某一朝代各項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的會要,如《唐會要》、《西漢會要》等,統稱為典志。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自戰國初...
754年,安祿山奉命入長安,玄宗由是更信任安祿山《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上嘗謂力士:“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復何憂!”力士答曰:“邊將擁兵太重,陛下將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不可復救,何得謂無憂也。”又言“自陛下以權假宰相,賞罰無章,陰陽失度,臣何敢言。”就如...
《2006年高考名師大串講歷史》是2004年8月1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興。作品簡介 專題一 古代中國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專題二 古代中國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改革 專題三 古代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專題四 中國歷代經濟政策的調整和賦役制度 專題五 古代中國的民族關係 專題六 古代中國的對外關係 專題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