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中)》是司馬光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治通鑑(唐紀中)
- 作者:司馬光
- 類別:中國史
- 著作權方:公共著作權
《資治通鑑(唐紀中)》是司馬光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
《資治通鑑(唐紀中)》是司馬光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圖書簡介《資治通鑑》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約300多萬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
《資治通鑑·唐紀·中宗復辟》是指武則天在唐高宗去世之後掌握了政權,最後改國號為周,從太后變成了皇帝。隨著年紀增長,武則天開始考慮身後事,心目中的繼承者在兒子李顯和武氏諸侄中搖擺不定。經過朝臣的勸說,她立李顯為嗣,將他召回京師。但是又擔心李氏家族和武家的矛盾尖銳,在自己身後會互不相容,所以讓他們...
《資治通鑑·唐紀·貞觀治道》是北宋司馬光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資治通鑑》。原文 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後,...
《資治通鑑·唐紀·唐昭宗和朱溫》是司馬光創作的作品。原文 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王摶,明達有度量,時稱良相。上素疾宦官樞密使宋道弼、景務修專橫,崔胤①日與上謀去宦官,宦官知之。由是南、北司②益相憎嫉,各結藩鎮為援以相傾奪。摶恐其致亂,從容言於上曰:“人君當務明大體,無所偏私。宦...
《資治通鑑·唐紀·玄武門之變》是中國的一部古文,屬於文言文,作者是司馬光。原文 初,齊王元吉勸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①,曰:“當為兄手刃之!”世民從上幸元吉第,元吉伏護軍②宇文寶於寢內,欲刺世民;建成性頗仁厚,遽止之。元吉慍③曰:“為兄計耳,於我何有!”建成擅募長安及四方驍勇二千餘人為...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王叔文、王伾用事》為其中一篇 作品原文 (貞元十九年)初,翰林待詔王伾①善書,山陰王叔文②善棋,俱出入東宮,娛侍太子。伾,杭州人也。叔文譎詭多計,自言讀書知治道,乘間③常為太子言民間疾苦。太子嘗與諸侍讀及叔文等論及宮市④...
《資治通鑑·唐紀·中宗和韋後之死》出自《資治通鑑》,講述的是中宗和韋後之死的故事。作品原文 (景雲元年)五月,丁卯,許州司兵參軍偃師①燕欽融復上言:“皇后淫亂,干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②圖危宗社。”上召欽融面詰之。欽融頓首抗言③,神色不撓;上默然。宗楚客矯制令飛騎④...
《資治通鑑·唐紀·馬嵬事變》是北宋司馬光創作的一篇文言文。原文 (天寶十五載六月九日),及暮,平安火①不至,上始懼。壬辰,召宰相謀之。楊國忠自以身領劍南②,聞安祿山反,即令副使崔圓陰具儲偫③,以備有急投之,至是首唱幸蜀之策。上然之。癸巳,國忠集百官於朝堂,惶慷④流涕;問以策略,皆唯...
在《通鑑》的記載中,李林甫就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這基本上可以代表傳統史學的觀點。李林甫在玄宗時期長居相位十九年,舉凡玄宗後期的種種舉措都和他有關。從太子瑛的廢黜,張九齡的罷免,天寶時期目標指向太子亨的數次大獄,也包括了當時相關的政治經濟軍事措施。當然,李林甫的排除異己和忌賢妒能也都相當著名...
《資治通鑑·唐紀·甘露之變》是一篇講述了唐代後期的宦官專權的文章。原文 (太和四年)上患宦官強盛,憲宗、敬宗弒逆之黨①猶有在左右者。中尉王守澄②尤為專橫,招權納賄,上不能制。嘗密與翰林學士宋申錫③言之,申錫請漸除其逼。上以申錫沉厚忠謹,可倚以事,擢為尚書右丞。秋,七月,癸未,以申錫同...
《資治通鑑 (後唐紀 )》是司馬光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約300多萬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
《資治通鑑》是2018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司馬光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以“為君親政、賢明之道”為出發點所編寫的一部巨著,其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
《資治通鑑》是2016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是宋代史學家司馬光和助手劉恕、劉攽、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19年編纂而成的史學巨著,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規模空前。全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其所記載的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涵蓋了...
《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
《資治通鑑》是2018年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瑋。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無障礙閱讀國學經典》是***部編年體通史,其內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並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共有294卷。其中數隋唐五代的部分所占比重大。《資治...
書中描繪了戰國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資治通鑑》仍是一本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之書。圖書目錄 ...
《資治通鑑》是201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司馬光。內容簡介 《國學經典:資治通鑑》是古典史書中的一部巨著,司馬光畢生心血,凝聚成了這樣一部浩大卻精緻的作品。《資治通鑑》實際上是一部中國政治史,按年編次,條陳始末。它著重記述朝代的興衰、宮廷內部派系紛爭、政治軍事鬥爭、重要大臣的活動...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及其助手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
《資治通鑑(唐紀上)》是司馬光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約300多萬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
《資治通鑑無障礙閱讀精裝版》是2017年11月1日北京教育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敬余。圖書目錄 第一編 周紀 (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56年)滅智氏三家分晉 002 秦商鞅變法圖強 004 馬陵道孫臏巧計殺龐涓 006 燕昭王築黃金台以求賢 009 田單復國 011 完璧歸趙 013 將相和 015 秦趙長平鏖戰 018 信陵君竊符救趙...
資治通鑑全本(文白對照 原文精校 精注全譯 名家匯評 套裝共20冊 第一冊)版權資訊 前 言 卷第一 周紀一 卷第二 周紀二 卷第三 周紀三 卷第四 周紀四 卷第五 周紀五 卷第六 秦紀一 卷第七 秦紀二 卷第八 秦紀三 卷第九 漢紀一 卷第十 漢紀二 卷第十一 漢紀三 卷第十二 漢紀四 卷第十三 漢...
《中華傳統文化精粹:資治通鑑(經典珍藏)》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書名的意思是:“鑒於...
新譯資治通鑑(三十三):唐紀五十七~六十三 《新譯資治通鑑(三十三):唐紀五十七~六十三》是一本圖書。
新譯資治通鑑(三十二):唐紀五十~五十六 《新譯資治通鑑(三十二):唐紀五十~五十六》是一本圖書。
《資治通鑑(最新經典珍藏)》是2012年6月陝西出版集團、三秦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司馬光。內容簡介 本書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鑑(精讀本)》是2020年4月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伍成泉。內容簡介 《資治通鑑(精讀本)》是名師導讀系列叢書中的一種。《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
《資治通鑑(唐紀下)》是司馬光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圖書簡介 《資治通鑑》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約300多萬字。《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
唐太宗論舉賢,出自《資治通鑑》,內部推薦已成為企業引才的常見方式。原文 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翻譯 唐太宗讓封德彝推薦有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