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音注》是宋朝人胡三省在1256年開始編著的,幾經波折,最後終成書。
書中引文超過一萬條,還包含大量的佚書,歷史價值很高。
基本介紹
- 書名:資治通鑑音注
- 作者:胡三省
- 類別:史書
- 卷數:294卷
成書過程,特色,錯誤,
成書過程
南宋末年,在逃難新昌時,將97卷《資治通鑑廣注》書稿裝進木箱,掩埋在村旁的山野里。亂過之後,返回家中,發現書稿全被竊賊盜劫。
胡三省毫不氣餒,又重新寫起,時年已四十六歲,閉門絕客,日夜疾書,“孜孜衛翼,拾遺補誤,亦幾乎司馬氏之忠臣而無負”,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資治通鑑音注》全部成編,公認是對《資治通鑑》的注釋最佳者。
有學者對胡注《唐紀》部分所引用書目進行了全面的統計,並對其中的佚書進行輯考,發現胡三省光是《唐紀》即引用102位學者之論點,引文超過一萬條,可謂旁徵博引,還包含大量的佚書,皆遠超過司馬光的《通鑑考異》。
胡三省另撰有 《資治通鑑釋文辨誤》十二卷,是針對史照的《通鑑釋文》三十卷進行訂正工作。
不過胡三省在注《通鑑》時又有意無意地襲用了史照《釋文》的成果。
特色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六十一》載:侯景攻城,“城內擲雉尾炬,焚其東山,樓柵盪盡,賊積死於城下。”胡三省註:“死於城下者,豈能賊哉?侯景驅民以攻城,以其黨迫蹙於後,攻城之人,退則死於賊手,進則死於矢石。”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四》記載,開元二十二年“鑿漕渠十八里,以避三門之險。”胡三省註:“參考新、舊志,乃是鑿山開車路十八里,非漕渠也。”
錯誤
自然胡注難免也會有某些錯誤。例如:胡三省在《資治通鑑》中“實編戶,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一文,注釋白籍為:“時王公庶人多自北來,僑寓江左,今皆以土著為斷,著之白籍也。”胡三省將鹹和二年的土斷當成了第一次土斷,因此誤解了“實編戶”與“皆正”二字的含義,成了解釋上的大問題。